龍門,位於三清閣南面,包括北由三清閣"別有洞天",石洞門起,南至達天閣止的整個在千仞削壁上的石雕工程。在羅漢山與掛榜山之間,削壁上由北向南原有四個岩洞,明嘉靖年間,北面*三清閣的一個岩洞已開發,建了"穴石小樓",當年登這個洞需攀鐵索過棧道危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昆明龍門
- 地址:三清閣南面
- 傳說:魁星的傳說
- 交通:乘公車5路或6路均可到達
- 門票:40元
- 開放時間:8:00-19:00
- 別名:西山龍門
簡介,傳說,交通,門票,食宿,開放時間,小貼士,人文歷史,景區熱度指數,
簡介
登臨西山,總是要到龍門一游,過了三清閣,便到了龍門,龍門位於西山頂部,羅漢峰的懸崖峭壁上,從龍門可沿棧道到達山頂,但那狹窄的棧道,卻僅容兩人來回擦肩側身而過。
昆明龍門
龍門迂迴棧道的開鑿,不僅增加了龍門出口,使遊人如流水般暢通無阻,增加了安全感,而且增加了新的風景遊覽點。飽覽了龍門精湛的石刻藝術,可穿過龍門隧道,沿石階而上,即達龍門新平台。
傳說
有關龍門勝景的傳說中最為著名的便是魁星的傳說,相傳在鑿成龍門時,石匠不小心將魁星手中的石筆鑿斷,他心痛不已,縱身跳下懸崖以身殉藝。
交通
前往西山公園,可在市內乘公車5路或6路均可到達。如果,從市中心租車前往需40分鐘,約需30元。另外,雲南民族村至龍門口有纜車往返海埂與西山,全程往返約50元,單程30元。
門票
40元
食宿
如果遊客打算在西山上住一晚,可以在聶耳墓旁的太華山莊或太華別墅山莊借宿,也可自帶帳篷與食物自行進行食宿,在山上,最好便是在山莊內或華亭寺用餐。
開放時間
8:00-19:00,遊覽西山約需半天。
小貼士
每年三月三,昆明人結伴來西山郊遊,屆時這裡非常熱鬧。
人文歷史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生於下漁村的貧窮道士吳來清,一錘一鑽,先開鑿由"別有洞天"至舊石室的通道,這條石道"徑折路旋",到舊石室豁然開朗。吳來清在石室檐上浮雕彩鳳銜印圖,雲騰鳳舞,所以這個石室稱鳳凰岩。石室外北側刻有"攬海處"三個大字;南側刻有明末傅宗龍草書聯:"一徑飛紅雨;千林散綠蔭。"石室內南北壁上刻"雲海"、"石林"四個大字。正壁上嵌"提滇池餞別圖",等詩碑六方。
鳳凰岩石室偏南上方,有一小石洞,貼洞建有小閣,稱老君殿。接著吳來清又由鳳凰岩繼續向南開鑿石道。入口處,在岩洞口建"普陀勝景"坊,入坊"螺旋蛇行",石道僅容一人通行,兩人相遇需側身相讓。沿石道鑿有臨絕壁石窗,"憑以望湖"。石道長40餘公尺,達新石室慈雲洞。吳來清雕鑿的慈航真人,神像、神台、香爐、門楹等全部都是就原生石鏤空雕鑿。室內柱上,刻楊長春所書對聯:鑿石現普陀,將五百里滇池,都歸佛海;援人登彼岸,願一千雙聖手,盡化慈航。
吳來清十四年茹苦含辛,嘔心瀝血。打開頑石,工程艱巨。
清道光庚子年(1840年),楊汝蘭繼吳來清之後,為"俯瞰滇池,極山水之勝",又以慈雲洞向南開鑿"雲華洞","共歷九載,始刻告成。"雲華洞"規劃之巧,刻鑿之奇……均嘖嘖稱讚焉。"楊汝蘭組織打通雲華洞以後,其子進士楊際泰,主持在險峻的懸崖石洞裡,完成"達天閣"工程,直到清鹹豐三年(1853年)竣工。
龍門、達天閣上接雲霄,下臨絕壁。石閣兩側,清末民初書法家趙鶴清撰刻對聯:舉步艱危,要把腳跟立穩;置身霄漢,更宜心境放平。整個龍門石雕、石室、崖壁上,歷代文人留下不少題詠,是書法和摩崖石刻藝術珍品。龍門石窟被列為昆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清閣,在太華山南面羅漢山,距太華寺兩公里,羅漢山北連美女峰、太華峰,南接掛榜山千仞峭壁,峭壁下是浩瀚滇池。這裡山崖險峭,石峰嶙峋,其間松柏蒼勁,山花爛漫。三清閣九層十一閣建築群高低錯落,建築在羅漢山與掛榜山之間的懸崖絕壁上,它高出滇池水面三百多米,置身於此,有"海市蜃樓"、 "空中樓閣"之感。
明宣德年間,沐氏捐資,無邊禪師重建。明正德年間,了純和尚在此結庵卓錫,稱海涯寺,一名妙定寺。擺渡村民李應舉捐資擴建海涯寺,建彌勒殿。因峭壁半空懸石如羅漢,海涯寺又稱羅漢寺。明嘉靖年間,羅漢寺傾圮,道士趙煉在羅漢山辟道觀。明末,徐霞客《游太華山記》詳細記載了羅漢寺南北庵的盛況:北庵有靈官殿、純陽樓、玄帝殿、玉皇閣、抱一宮,"皆東向臨海,嵌懸崖間。"清乾隆55年(1790年),道士楊來祥、何來昆募緣增修,改稱"玉皇閣"。清道光年間,重修靈官殿、玉皇閣,增建斗母殿、太清宮。清至民國年間,三清閣屢次修葺,均保持了原有的道觀建築風格。 1966年"掃四舊"期間,三清閣個殿閣內的神像,多數被搗毀,至今僅存靈光殿王靈官及侍從塑像。 1972年以後,清閣各殿宇均進行過維修。1984年新鑿羅漢崖回車隧道。1999年又新修了三百多米的三清閣迂迴游步道。
景區熱度指數
- 近30天
- 近一年
近30天熱度指數均值為171.39近一年熱度指數均值為12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