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帚菊

昆明帚菊

昆明帚菊(學名:Pertya bodinieri Vaniot)是菊科帚菊屬植物,莖圓柱形,無毛,莖皮易開裂,總苞圓筒形,長13-15毫米,直徑4-5毫米,花柱長達20毫米,頂端無顯著分枝,冠毛乾時雪白色,略粗糙,長約15毫米,生長於海拔1930-1950米的山谷溪畔,分布在雲南富民、昆明、易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昆明帚菊
  • 學名:Pertya bodinieri Vaniot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帚菊木族 Mutisieae
  • :帚菊屬 Pertya
  • :帚菊組 Sect. Pertya
  • :昆明帚菊
  • 分布區域:中國雲南
  • :圓錐花序系 Ser. Paniculatae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亞灌木,高0.6-1.5米。莖圓柱形,無毛,莖皮易開裂;幼枝纖細,被短柔毛。花枝下部的葉於花期早謝,僅殘存葉柄基部,銀白色的護芽絹毛與小枝並存於葉腋內;花枝的葉小,有互生和簇生之別,長枝的互生葉長圓形,長10-12毫米,寬5-6毫米。頂端圓,但中脈延伸呈刺尖狀,基部略狹,邊緣顯著背卷,兩面疏被基部粗腫的短糙毛,背面通常僅沿中脈上有之,有細緣毛;中脈在背面顯著凸起,側脈1對,極細弱,僅背面可見,無網脈;葉柄短,具關節,長1-3毫米,基部外側疣狀增粗,內側腋芽密被白色絹毛;短枝的簇生葉小,近橢圓形,長2-4毫米,寬1-3毫米,1脈,其餘性狀與長枝的葉無異。頭狀花序僅有1花,無梗或具長約2-5毫米被毛的短梗,腋生或生於腋生小枝之頂,復組成開展、具葉的大圓錐花序;總苞圓筒形,長13-15毫米,直徑4-5毫米;總苞片5層,背部被柔毛,頂端帶淡紅色,外1-2層卵形,長2-3毫米,寬1.4-1.8毫米,頂端短尖,中間3-4層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4-8毫米,寬約2毫米,頂端漸尖,最內層狹長圓形,長約12毫米,寬約1.5毫米,頂端長漸尖;花托狹,無毛,直徑不足1毫米。花兩性,花冠管狀,長約19毫米,花冠管纖細,檐部擴大,5深裂,裂片狹長圓形,約與花冠管等長,寬僅1毫米;雄蕊5枚,花葯長約8毫米,頂端漸尖,基部具長約2毫米被毛的鈍尾;花柱長達20毫米,頂端無顯著分枝。瘦果倒錐形,長約6毫米,密被白色粗長毛。冠毛乾時雪白色,略粗糙,長約15毫米,基部聯合。花期1-3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930-1950米的山谷溪畔。

分布範圍

分布在雲南富民、昆明、易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