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谷蟾蜍(Bufo microscaphus californicus),蟾蜍屬,無尾目,蟾蜍科,是一類無尾巴的兩棲動物。
基本介紹
我們說的蟾蜍一般主要是指蟾蜍科的300多種蟾蜍,它們分屬26個屬。分布在除了澳大利亞、馬達加斯國、玻里尼西亞和兩極以外的世界各地區。不過,澳大利亞和一些南太平洋島嶼引進了一些種類的蟾。
美洲中部和南部主產斑蟾蜍,它們的特點是頭成正方形 ,後腿比較大,身體的色彩鮮艷,黑色上面襯有黃色、紅色或乾綠色。產於烏干達的一種毒蟾蜍在受到騷擾的時候,會伸展出它的頭和有著明這的橘黃色彩的四肢,用這種辦法警告騷擾者:不要自找麻煩,否則就是自繳獲絕路。
美洲蟾和歐洲蟾身體粗壯結實,四肢較短,所以移動起來只能跳來跳去。它們的體長大約在2—25厘米左右。背上又厚又乾的皮膚常有頭緒,呈現出斑駁的褐色。毒腺一般藏在背上和疣里,但大部分儲藏在眼睛後面突出起來的腮腺里。美國科羅拉多河蟾蜍和巨蟾蜍的毒液對像狗那么大的動物也能產生作用 ,有時候中毒者會暫時癱瘓甚至死亡。中醫很久以膠就有用蟾蜍毒治病的藥方。蟾蜍主要是夜行性地棲動物,它們通常在比較狹窄的地方活動,食一切能夠捉到的昆蟲和小動物。冬天和季節,它們多數呆在地下。蟾蜍在水中繁殖,有時為了尋找合適的繁殖地,會遷徙1,2公里甚至更遠,雌蟾蜍一次可產下600—3000個卵,視咱的不同而定。卵在幾天之內就能孵出蝌蚪,1—3個月以後就成成體。旱谷蟾蜍等幾種蟾蜍屬瀕危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