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芹斑枯病

旱芹斑枯病

旱芹斑枯病是由半知菌亞門真菌引起的病症。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旱芹斑枯病
  • 別稱:黃頁病
  • 分布區域:此物只侵害芹菜,發育溫度20—27℃
簡介,症狀,傳播途徑,防治方法,

簡介

分生孢子器埋生於表皮組織下,大小87—155.4×25—56(μm),遇水從器孔口逸出孢子角和器孢子。孢子無色透明,長線形,頂端較鈍,具隔膜。0—7個,多為3個,大小35—55×2—3(μm)。該茵分生孢子萌發時,隔膜增多或斷裂成若干段,長好好,發育適溫20—27℃,高於27℃生長發育趨緩。只侵害芹菜。

症狀

又稱葉枯病。葉、葉柄、莖均可染病。葉部染病,一種是老葉先發病,後傳染到新葉上。葉上病斑多散生,大小不等,直徑3—10mm,初為淡褐色油漬狀小斑點,後逐漸擴大,中部呈褐色壞死,外緣多為深紅褐色且明顯,中間散生少量小黑點。另一種,開始不易與前者區別,後中央呈黃白色或灰白色,邊緣聚生很多黑色小粒點,病斑外常具一圈黃色暈環,病斑直徑不等。葉柄或莖部染病,病斑褐色,長圓形稍凹陷,中部散生黑色,對產量和質量影響很大。

傳播途徑

主要以苗絲體在種皮內或病殘體上越冬,且存活1年以上。播種帶菌種子,出苗後即染病,產出分生孢子,在育苗畦內傳播蔓延。在病殘體上越冬的病原茵,遇適宜溫、濕度條件,產出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借風或雨水飛濺將孢子傳到芹菜上。孢子萌發產出芽管,由氣孔或穿透表皮侵入,經8天潛育,病部又產出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發病條件該病在冷涼和高濕條件下易發生,氣溫20 —25℃,濕度大時發病重。此外,連陰雨或白天干燥,夜間有霧或露水及溫度過高過低,植株抵抗力弱對發病重。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如津南實芹、冬芹、夏芹、津芹、天馬、上海大芹、文圖拉、美國玻璃脆、西芹3號、春豐等(2)選用無病種子或對帶病種子進行消毒。從無病株上採種或採用存放2年的陳種,如採用新種要進行溫湯浸種,即48—49℃溫水浸30分鐘,邊浸邊攪拌,後移入冷水中冷卻,晾乾後播種。(3)加強田間管理,施足底肥,看苗追肥,增強植株抗病力。(4)保護地栽培要注意降溫排濕,白天控溫15—30℃,高於20℃要及時放風,夜間控制在10—15℃,縮小晝夜溫差,減少結露,切忌大水漫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