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掘
1972年發現,1975年、1984年武威地區文物部門先後進行了發掘、清理。
1985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戒采漿訂了發掘。
墓葬時代分別為東漢、魏晉、十六國前涼等。漢墓部分地表無封土,部分有圓形小土堆。大部分為帶有斜坡墓道的土洞墓,磚墓較少。漢墓中1972年曾出土醫藥漢簡92枚(即“武威醫簡”),1988年在東漢土洞墓中出土了完整的鳩杖一根,同時出土17枚王杖乘院律令漢簡及其他文物;魏晉和前照說判涼墓地表均有封土,而且墓道部分亦有封土,圓形封土頂部和墓道口均埋有石塊,標誌明顯;結構有土洞和磚室兩種,均帶斜坡墓道。有單室墓,也有雙室墓,規模普遍比漢墓較大。隨葬器物以灰陶為主,木器次之。畫像磚墓少見。其中一座前涼昇平三年(369年)武威厲將軍都戰帥駙馬都尉姬紋葛承瑜夫婦合葬墓中出土文物非常豐富,有木俑、紀年木牘、木蓮枝燈、絲織物等大批珍貴文物。
發掘狀況
旱灘坡墓群具有豐富的漢代文化遺存。1972年在興修水利工程時發現了1座漢代土洞淚戲淋墓,出土醫藥
漢簡92枚,是國內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方面的原始文物,對研究我國古代醫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經整理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成
《武威漢代醫簡》,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其它研究成果發表於《文物》雜誌1973年第12期,為我國古代醫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1974年1月在這裡又發現了1座漢代土洞墓,出土了陶器、
木牛車及彩繪屏風架等
木器,特別在木牛車兩側的
欄板上,發現有書寫文字的紙。經研究這是我國現觀存最早的寫有文字的紙,為此在《文物》1977年第1期上發表了《甘肅武威縣早灘坡東漢墓發現古紙》、《談旱灘坡東漢墓出土的麻紙》等文章,對我國造紙的歷史提出了新的論斷。1975年和1984年武威地、市文博單位先後在這裡清理漢代墓葬10餘座出土了一批木器、陶器、貨幣等文物,為研究這一時期的歷史、
喪葬儀式提供了資料。1988年又發現1座東漢土洞墓,出土完整的“鳩杖”1根和一批漢簡及其它文物10餘件。這批漢簡共17枚,保存完整,計270餘字,記載了東漢
光武帝劉秀建武年間贍養老人制度、刑律條款等,涉及內容甚廣。
前涼時期
位於蓮花山腳下的旱灘坡古墓群也是
前涼時期的墓地。
前涼在武威建都長達76年(30l一376),但明確作為
前涼這一時期的墓發現得極少。1985年甘肅省考古研究所在這裡發掘了這一時期的墓葬30餘座,出土一大批重要文物,其中在一座晉墓中發掘出彩繪木俑20個,每個高約24厘米,他們為
侍女、馭奴等,有的拱手而立,有的吆馬揮鞭,造型生動逼真。木俑上采繪的服飾清晰,再現了當年的衣著打扮。同時還發現面制
花捲,這個乾如石塊的花捲與如今武威的麵食花捲形狀無異。與木俑一起出土的還有
木雕彩繪馬1匹,木牘4塊,斗筆1管,蓮枝燈1架以及絲綢衣物謎龍臭懂等。木雕彩繪馬由9塊組成,與1969年
武威雷台漢墓出土的
銅奔馬造型完全一樣。斗筆長31厘米,毫長6厘米,製作工藝精良,保存良好。蓮枝燈高117厘米,分12枝,分枝上有彩繪鏤空龍雀和木雕燈盞及
火苗,色澤艷麗如初。而4塊墓牘記載著墓主人的身份和生平,系武威厲將軍都戰帥駙馬都尉姬瑜夫婦的合葬墓,死者衣服均為絲綢,分刺繡和印花兩種。這些墓葬的發現,為研究
前涼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喪葬儀式、社會制度提供了難得的實物依據。
出土文物
1957年7月,在古涼州城西南15公里處旱灘坡墓群發掘了編號為6號的一座夫妻合葬墓,在墓中出土了480枚木簡。除11枚簡為日忌、雜占內容甩設民外,其餘469枚均為《儀禮》簡。這批簡出土時未有散亂,極少有破損的殘簡零札,而是九篇總計27298字完整的《儀禮》文章。像這樣完整的《儀禮》簡是迄今出土漢簡中空前的發現,這是西漢經書的樣本,另外,此簡字型已擺脫了篆書框架,筆勢流暢,工整秀麗,具備了成熟漢隸的氣質,被當今書法家奉為奇珍異寶,也是研究書法藝術的第一手資料。
1972年底,原武威縣柏樹公社下五畦大隊旱灘坡漢墓出土《醫藥簡》,計木簡78枚,簡牘內容涉及臨床醫學、藥物學、針灸學等。這些醫藥簡牘是研究中國古代醫學,特別是漢代醫藥學的重要資料。
據1973年《文物》第12期發表的《武威漢代醫簡的發現與整理》一文記載,該墓葬中共發現木簡78枚,木牘14枚。簡系松木和楊木所制,簡長一般為23厘米至23.4厘米,簡寬為1厘米和0.5厘米兩種規格。1厘米簡共41枚,考古標記為第一類簡;0.5厘米簡共37枚,考古標記為第二類簡。簡文系單行墨書,每行20字至40字不等,字型為隸書兼草;牘均系松木所制,略殘損,部分字跡模糊不清,牘長22.7厘米至23.9厘米,厚度為0.2厘米至0.6厘米不等。牘文也是墨書,正反兩面書寫,每面行數不等,一般為2行,但亦有多達6行者。簡牘中可識別文字共3097個,字種數588個。92枚珍稀醫藥簡牘中,有78枚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歷史意義
旱灘坡墓群具有豐富的漢代和前涼時期文化遺存,不僅為研究漢及前涼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風俗、喪葬制度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而且為河西地區的漢晉墓分期斷代提供了有力依據。
保護範圍
| |
| 東經102°32′38.5″,北緯37°52′22.0″,高程1707米,位於柏樹鄉橋兒村七組村道與西營五支三斗渠交匯處。 |
| 東經102°31′44.6″,北緯37°53′34.5″,高程1675米,位於白石頭溝金塔西乾七支渠泄洪渠西側。 |
| 東經102°30′06.6″,北緯37°54′28.0″,高程1687米,位於蓮花山塔東北3200米處,西營一乾渠與西營一乾十一支渠分水閘。 |
| 東經102°26′27.0″,北緯37°56′41.9″,高程1852米,位於王家沙溝,西營一乾渠泄洪壩西沿。 |
| 東經102°19′58.8″,北緯37°57′54.4″,高程1869米,位於西營總乾渠與武威至九條嶺公路交匯處。 |
保護範圍:自墓群東界點向西偏北方向延伸5800米至蓮花寺塔南側,復折向西北延伸4800米至墓群西界點,再沿西營總乾渠西營一支渠南沿向東延伸11000米至西營鎮與松樹鄉界點,復沿西營一支渠南沿以北300米,延伸8700米至松樹鄉東段和西段界點之沿村道東北方向300米處,復沿村道向東北延伸2000米後,折向東南延伸1200米至柏樹鄉與松樹鄉界點,繼續向東南延伸2600米至墓群東界點沿村道東北方向170米處,再沿村道折向西南,止於墓群東界點。 |
出土文物
1957年7月,在古涼州城西南15公里處旱灘坡墓群發掘了編號為6號的一座夫妻合葬墓,在墓中出土了480枚木簡。除11枚簡為日忌、雜占內容外,其餘469枚均為《儀禮》簡。這批簡出土時未有散亂,極少有破損的殘簡零札,而是九篇總計27298字完整的《儀禮》文章。像這樣完整的《儀禮》簡是迄今出土漢簡中空前的發現,這是西漢經書的樣本,另外,此簡字型已擺脫了篆書框架,筆勢流暢,工整秀麗,具備了成熟漢隸的氣質,被當今書法家奉為奇珍異寶,也是研究書法藝術的第一手資料。
1972年底,原武威縣柏樹公社下五畦大隊旱灘坡漢墓出土《醫藥簡》,計木簡78枚,簡牘內容涉及臨床醫學、藥物學、針灸學等。這些醫藥簡牘是研究中國古代醫學,特別是漢代醫藥學的重要資料。
據1973年《文物》第12期發表的《武威漢代醫簡的發現與整理》一文記載,該墓葬中共發現木簡78枚,木牘14枚。簡系松木和楊木所制,簡長一般為23厘米至23.4厘米,簡寬為1厘米和0.5厘米兩種規格。1厘米簡共41枚,考古標記為第一類簡;0.5厘米簡共37枚,考古標記為第二類簡。簡文系單行墨書,每行20字至40字不等,字型為隸書兼草;牘均系松木所制,略殘損,部分字跡模糊不清,牘長22.7厘米至23.9厘米,厚度為0.2厘米至0.6厘米不等。牘文也是墨書,正反兩面書寫,每面行數不等,一般為2行,但亦有多達6行者。簡牘中可識別文字共3097個,字種數588個。92枚珍稀醫藥簡牘中,有78枚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歷史意義
旱灘坡墓群具有豐富的漢代和前涼時期文化遺存,不僅為研究漢及前涼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風俗、喪葬制度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而且為河西地區的漢晉墓分期斷代提供了有力依據。
保護範圍
| |
| 東經102°32′38.5″,北緯37°52′22.0″,高程1707米,位於柏樹鄉橋兒村七組村道與西營五支三斗渠交匯處。 |
| 東經102°31′44.6″,北緯37°53′34.5″,高程1675米,位於白石頭溝金塔西乾七支渠泄洪渠西側。 |
| 東經102°30′06.6″,北緯37°54′28.0″,高程1687米,位於蓮花山塔東北3200米處,西營一乾渠與西營一乾十一支渠分水閘。 |
| 東經102°26′27.0″,北緯37°56′41.9″,高程1852米,位於王家沙溝,西營一乾渠泄洪壩西沿。 |
| 東經102°19′58.8″,北緯37°57′54.4″,高程1869米,位於西營總乾渠與武威至九條嶺公路交匯處。 |
保護範圍:自墓群東界點向西偏北方向延伸5800米至蓮花寺塔南側,復折向西北延伸4800米至墓群西界點,再沿西營總乾渠西營一支渠南沿向東延伸11000米至西營鎮與松樹鄉界點,復沿西營一支渠南沿以北300米,延伸8700米至松樹鄉東段和西段界點之沿村道東北方向300米處,復沿村道向東北延伸2000米後,折向東南延伸1200米至柏樹鄉與松樹鄉界點,繼續向東南延伸2600米至墓群東界點沿村道東北方向170米處,再沿村道折向西南,止於墓群東界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