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冬瓜,中藥名。為樺木科植物尼泊爾榿木 Alnus nepalensis D.Don 的樹皮。分布於西南及廣西等地。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瀉,接骨續筋之功效。常用於腹瀉,痢疾,水腫,瘡毒,鼻衄,骨折,跌打損傷。
基本介紹
- 中藥名稱:旱冬瓜
- 別名:蒙自赤楊、冬瓜樹皮、蒙自榿木、水冬瓜樹、水冬瓜、榿木樹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殼斗目
- 科:樺木科
- 屬:榿木屬
- 種:尼泊爾榿木
- 分布區域:西南、廣西
- 採收時間:全年均可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
入藥部位
樹皮。
性味
味苦、澀,性平。
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止瀉,接骨續筋。
主治
用於腹瀉,痢疾,水腫,瘡毒,鼻衄,骨折,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1、治水腫:冬瓜樹皮煎水,熏洗患處。 (《貴州民間藥物》)
2、治無名腫毒,瘡瘍:旱冬瓜樹皮、楊梅樹皮、多依樹皮、錐栗樹皮、山胡椒樹皮各等量。以上各藥鮮皮煎煮3次,濃縮至稠膏狀,外敷,每日或隔日換藥1次。(《中草藥通訊》1977,(11):28)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剝,切片,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15m。樹皮灰色或暗灰色,平滑;枝條紫褐色,無毛,有棱;小枝疏生短柔毛;芽有柄,卵形,芽鱗2枚。葉柄長1-2.5cm;葉片近革質,寬卵形、卵形或倒卵圓形,長4-16cm,寬2.5-10cm,先端驟尖或銳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全緣或具疏細鋸齒,上面無毛,下麵粉綠色,密生腺點;沿脈生黃色短柔毛,脈腋簇生髯毛,側脈8-16對。雄花序多數,排成圓錐狀,下垂。果序多數,呈圓錐狀排列,長約2cm,直徑7-8mm;果苞木質,宿存,長約4mm,有5枚淺裂片;小堅果寬卵圓形,長約2mm;膜質翅寬為果的1/2,稀與果等寬。花期6-10月,果於次年3-5月成熟。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00-3600m的河岸、山坡林中及村落附近。分布於西南及廣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