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早登太行山應制
- 創作年代:唐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言排律
- 作者:苗晉卿
注釋
(1)應制:奉帝王之命寫作詩文。
(2)苗晉卿(684—756):唐代壺關(今山西省壺關縣)人,字之輔,唐玄宗、肅宗、代宗三代名臣,素以博學著稱。歷官吏部郎中、中書舍人,知吏部選事、侍郎、尚書侍中等職。天寶乃催主二年(743),因張 事被貶為安康太守,次年徙魏郡,充河北採訪使。居官三載,政化太行。未幾,改任河東郡守,兼河東採訪使,旋赴任扶風郡,碑探詢封高平縣男,復遷工部尚書、東都留守,後召為憲部、兼左丞。天寶末陵鍵捉年,楊國忠忌其有望,上盼霉整乃授陝郡太守,兼虢州防禦使,苗晉卿以年老固辭未就。肅宗即位,拜苗為左相,封韓國公,後遷侍中、太子太傅。代宗年間,官拜太保。永泰初年辭世,享年81歲。開元十一年正月,苗晉卿侍駕李隆基來潞州,作此詩應制(奉和李隆基的《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戶慨》)。隨行大臣張嘉貞(《奉和聖制早登太行山言志》)、張說(《早登太行山應志》)、張九齡(《奉和聖制早登太行山率爾言志》)、蘇廷頁、(《早登太行山應制》)等人也奉和應制。
(4)砥(dǐ)南:即南方,這裡指河洛一帶。
(5)關樓:城門上所建之樓。河邑,指河洛一帶的城邑設潤淚匙。
(6)輿:指帝王所乘的車輿。旆(pèi),泛指旌旗。祥風,指和風。
(7)堯、禹:指催乃驗格唐堯和夏禹。五老,神話傳說中的五星之精。百神,猶言眾神。
(8)月令:《禮記》篇名,內容為記述每年十二個月的時令,行政及相關事物。春嵬,古代帝王春時的射獵叫春嵬。
(9)后土:古時稱地神或土神為后土。后土祭即祭后土、敬鬼神。晉陽,古地名,即今太原。
(10)勞車轍:車轍即車輪經過之跡。勞,耗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