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從中午開始(路遙所著書籍)

早晨從中午開始(路遙所著書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早晨從中午開始》是路遙平凡的世界》創作隨筆。通篇寫了他在《人生》獲得巨大成功後,沒有在榮耀面前沾沾自喜,而是自勉自勵,相信自己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相信《人生》不是自己難以逾越的橫桿,繼而萌生了創作鴻篇巨著的偉大構想,那就是後來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平凡的世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早晨從中午開始
  • 作者路遙
  • 性質:創作隨筆
  • 內容:50個小節5萬多字
  •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 出版年:2010-1
  • 頁數:510頁
  • 定價:32.00元
  • 裝幀:精裝
  • 叢書:路遙全集
  • ISBN:9787530210154
作品簡介,創作背景,作者簡介,作品賞析,目錄,

作品簡介

《早晨從中午開始》是一篇路遙去世前躺在醫院病床上寫的《平凡的世界》創作隨筆,50個小節5萬多字,凝聚了一位平凡而偉大的作家生命中最後的心血。路遙在文中記錄了他寫作《平凡的世界》時的生活經歷、思想經歷和感情經歷。從萌發寫《平凡的世界》的念頭到1988年5月25日寫完,十年磨一劍,路遙用他十年的青春和生命換來《平凡的世界》的美麗綻放,用他十年的苦難(精神和身體備受折磨)雕琢了一顆晶瑩璀璨的明珠。路遙拿《早晨從中午開始》來祭奠那十年的苦難歲月。

創作背景

在小說《人生》獲得巨大成功後,路遙本可以高枕名利,但他心中仍有一個夢想,準確說是使命:四十歲之前完成一部百萬字的長篇小說。這個使命如此艱巨,卻讓他熱血澎湃。
接下來他如同陷入茫茫沼澤,背負巨大的艱難和痛苦,向文學創作的更深層掘進。然而嚴肅的文學創作不是遊戲,消耗的不光是體力,更是心力,而後者所承受的壓力更大。路遙的創作時間主要是在晚上,困極就靠香菸和咖啡提神,一直伏案寫作至天明,別人起床,他才入睡。早餐不吃,中午醒來,吃點饅頭米湯鹹菜,又開始閱讀和寫作,多數日子一天只吃中午這一餐,有時晚上吃點麵條。繁重的寫作和糟糕的生活摧毀了他的健康,致使創作多次難以為繼。他曾產生過中途放棄的念頭,但使命未竟,又無法割捨……第一部寫完,身體透支;第二部寫完,大病一場,險些死去;第三部寫完,雙手成了“雞爪子”,兩鬢斑白,滿臉皺紋。待到寫《早晨從中午開始》時,他躺到了醫院的病床上。寫完這篇創作隨筆,那一年路遙就去世了。令人欣慰的是,就在路遙去世前一年,他用青春和生命換來的巨著《平凡的世界》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路遙的創作生活中幾乎沒有真正的早晨,他的早晨都是從中午開始的,通常情況下他都是在凌晨兩點到三點左右入睡,有時甚至延伸到四點到五點,天亮以後才睡覺的現象也常常有。用他自己的話說:當生命進入正午的時候,工作卻要求我像早晨的太陽一般充滿青春的朝氣投身於其間。
在《人生》獲得巨大成功後,面對榮譽和鮮花,短暫的高興後,他又陷入深深的思索:儘管創造的過程無比艱辛而成功的結果又無比榮耀;儘管一切艱辛都是為了成功,但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在創造的過程,而不在於那個結果。雖然我不拒絕鮮花和紅地毯,但我更渴望重新投入一種沉重,只有在無比沉重的勞動中,人才會活得更為充實。在創作《人生》時他每天工作十八個小時,分不清白天和夜晚,五官潰爛,深更半夜在住所外轉圈行走,以致讓人懷疑他要尋“無常”。
路遙是偉大的,這緣於他有一個偉大的心胸,一個遠大的社會使命感,他時刻提醒自己不能把人生之船長期停泊在某個溫馨的港灣,應該重新揚起風帆,駛向生活的驚濤駭浪中,以領略其間的無限風光。他說:人,不僅要戰勝失敗,而且還要超越勝利。
他做到了,他最終跨越了《人生》的高度,這個在外人眼中他已經無法超越的藝術極限,他用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用九死一生的辛勞,歷經六年終於把《平凡的世界》呈送在讀者面前。

作者簡介

路遙中國當代作家。1949年12月3日生於陝西榆林市清澗縣一個貧困農民家庭,7歲時因為家裡困難被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曾在延川縣立中學學習,1969年回鄉務農。這段時間裡他做過許多臨時性的工作,並在農村一國小中教過一年書。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其間開始文學創作。大學畢業後,任《陝西文藝》(今為《延河》)編輯。1980年發表《驚心動魄的一幕》,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2年發表中篇小說《人生》描寫一個農村知識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經歷,引起很大反響,獲全國第二屆優秀中篇小說獎,改編成同名電影后,獲第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轟動全國。《在困難的日子裡》獲1982年《當代》文學中長篇小說獎,同年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1988年完成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冊。作者在近十年間的廣闊背景上,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這部小說以其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路遙因此榮獲茅盾文學獎。該書未完成時即在中央人民電台廣播。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時20分,路遙因肝硬化腹水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年僅42歲。
由於路遙出身農村,他的寫作素材基本來自農村生活,他始終認定自己“是一個農民血統的兒子”,是“既帶著‘農村味’又帶著‘城市味’的人”,他堅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許在於創作的過程,而不在於那個結果”。所以他認為“只有在無比沉重的勞動中,人才活得更為充實”。他始終以深深糾纏的故鄉情結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以陝北大地作為一個沉伏在他心裡的永恆的詩意象徵,每當他的創作進入低谷時,他都是一個人獨自去陝北故鄉的“毛烏素沙漠”,他在那裡審視自己,觀照社會。

作品賞析

路遙的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正讓我們穿透他的作品而進入到他的內心世界,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文學的執著和創作時的艱辛,“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正是這樣才使我們看到了鮮花和掌聲之後的艱難之路。
路遙的追求與成功,他的憂思與矛盾,都同他的心理結構有著密切的聯繫,他被稱為“土著”作家,主要受到的是農民文化的影響,作為農民的兒子,他深深地愛著他的故鄉,承襲和接受了傳統文化的影響,以農民生活作為他取之不盡的源泉。但他又是一名“文明”的作家,他立意高遠,廣納博取,時時瞻望世界文化,他喜歡《紅樓夢》 、魯迅的作品,巴爾扎克托爾斯泰肖洛霍夫的作品他更是百讀不厭。各種報紙期刊他也經常翻閱,勤奮大量的閱讀,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再參之以他獨特的生活體驗,使他的創作博大宏闊卻又情深意長。

目錄

散文
病危中的柳青
十年——寫給《山花》
致《中篇小說選刊》
這束淡弱的折光——關於《在困難的日子裡》
不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
漫談小說創作——在《延河》編輯部青年作者座談會上
柳青的遺產
嚴肅地繼承這份寶貴的遺產
答《延河》編輯部問
《路遙小說選》自序
《路遙文集》後記
《人生》法文版序
致青年近衛軍出版社
附:《人生》俄譯本後記
陝北作家書序小輯(四篇)
一、海波小說集《農民的兒子》序
二、《劉風梅小說選》序
三、《高原之星》序
四、《塞上雄風》序
藝術評論(三篇)
一、蕭煥畫集序
二、喬維新的中國畫
三、惠懷禮的攝影藝術
生活的大樹萬古長青
寫作是心靈的需要——對文朋詩友的講話
藝術批評的根基
我與廣播電視
路遙自傳
少年之夢——為《少年月刊》
杜鵬程——燃燒的烈火
早晨從中午開始——《平凡的世界》創作隨筆
在茅盾文學獎頒獎儀式上的致辭
無聲的洶湧——李天芳、曉雷著《月亮的環形山》
作家的勞動
出自內心的真誠
需要什麼
關注建築中的新生活大廈
土地的尋覓
希望“受騙”往往真的受騙
答陝西人民廣播電台記者問
答《親職教育》記者問
關於《人生》的對話
關於電影《人生》的改編
答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問
燈火閃閃
不凍結的土地
吳堡行
銀花燦燦
周總理回延安
張文遠這個人
關於《人生》和閻剛的通信
致李炳銀
致蔡葵
致劉建勛
致孟偉哉
致海波
致明春
致王蓬
致劉鳳梅
致商丘地委宣傳部
致張興元
致王寶成
劇本
第九支隊
《人生》(電影文學劇本)
詩歌
促拍滿路花(新填)
我老漢走著就想跑
歌兒伴著車輪飛
今日毛烏素
塞上柳
電焊工
老漢一輩子愛唱歌
當年“八路”延安來
老鍛工
樺樹皮書包
進了劉家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