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鑄雪芽茶

日鑄雪芽茶

日鑄雪芽,簡稱日鑄茶,該茶經開水沖泡後,雪芽直豎,茶芽細而尖,遍生雪白茸毛,如蘭似雪,故又稱“蘭雪”。日鑄雪芽產於浙江紹興會稽山日鑄嶺,日鑄嶺在紹興縣東南五十里,這裡古木交蔭,野竹叢生,接近嶺顛處有上祝、下祝兩村,為該茶的主要產地。其中下祝村御茶灣所產之日鑄雪芽為日鑄茶種絕品。

基本介紹

  • 品名:日鑄雪芽
  • 別名:日鑄茶
  • 產地:浙江紹興
  • 種類:綠餅茶/散茶
特點,簡介,制茶歷史,

特點

【品名】日鑄雪芽
【產地】浙江紹興
【種類】綠餅茶/散茶
【特點】
日鑄雪芽的產區終年雲霧繚繞,土質肥沃,年均氣溫16.5攝士度,年均降水量1418毫米,全年無霜期在230天左右,給茶樹的生長創造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鑑賞】
日鑄雪芽的成品茶條索緊細略有鉤曲,形狀好似鷹爪,芽身滿披白色茸毛,並帶有蘭花芳香,香氣醇厚,湯色呈乳白色,味甘而滋,經泡耐飲,經5此沖泡後,香味依然存在。
【工藝】
日鑄雪芽,簡稱日鑄茶,又有“蘭雪”之名,屬綠茶類名茶。日鑄茶產於浙江省紹興縣東南會稽山日鑄嶺。因其茶芽細而尖,遍生雪白茸毛,故名蘭雪。
日鑄雪芽的工藝特徵:由其萌發期較遲,一般於穀雨後採摘一芽、二葉初展,經炒青精製。

簡介

日鑄雪芽又名日鑄茶、日注茶。產於浙江紹興會稽山山麓王化鄉的日鑄嶺,日鑄嶺下分上祝和下祝兩個自然村,下祝村御茶灣所產的日鑄雪芽,味醇香異,為日鑄茶的絕品。其地古木交蔭,野竹叢生。御茶灣在下祝村下,為著名產地之一。產區雲霧繚繞,土質肥沃,年均氣溫16.5℃,年均降水量1418毫米,全年無霜期230天左右。該地茶樹較其他茶園地勢低,萌芽期來得遲緩一些。該茶經開水沖泡後,雪芽直豎,茶芽細而尖,遍生雪白茸毛,如蘭似雪,故又稱“蘭雪”。
日鑄嶺上峰巒疊嶂,地勢高峻,蒼松翠竹,溪流潺潺,雲霧繚繞,氣候濕潤,烏砂壤土,土質肥沃,適宜茶樹生長。在御茶灣的山坡上,一畦畦梯田式的茶園,生長著鬱鬱蔥蔥的茶蓬,吐出細嫩肥壯的芽梢,是適制雪芽的理想原料。
始盛宋朝,因品質優異引起許多文人墨客的興趣,寫下了不少的優美詩句,載入了史冊。最早記載日鑄茶的史籍是北宋歐陽修的《歸田錄》 :“草茶盛於兩浙,兩浙之品,日注為第一”。北宋詩人晏殊《烹日注茶》詩:“稽山新茗綠如煙,靜挈都籃煮惠泉,未向人間殺風景,更持醪醑醉花前”。南宋大詩人陸游對故鄉的日鑄茶更是讚不絕口,在他吟詠的詩中曾多次高度讚賞日鑄茶,其《南堂》詩:“取泉石井試日鑄,吾詩邂逅亦已成。”又說:“日鑄貯以小瓶蠟紙丹印封之,顧渚貯以紅蘭縑囊,皆有歲貢”。可見,日鑄雪芽在宋朝已茶名極盛,譽滿全國,列為貢品。到了清朝康熙帝巡遊江南時,品嘗了醇香撲鼻的日鑄茶,讚不絕口,從此日鑄茶歲歲朝貢,日鑄嶺下採制日鑄茶之處得名“御茶灣”。更值得一提的是宋代浙江的炒青茶始於日鑄茶,清代金武祥《粟香之筆》一卷中,稱日鑄茶“遂開千古茶飲之宗”。採制工藝與茶質:由於其萌發期較遲,一般於穀雨後採摘一芽一、二葉初展,經炒青精製,其成品茶條索緊細,芽身滿披白色茸毛,帶有蘭花芳香,味甘而滋,氣厚醇永,湯色呈乳白色,經五次沖泡,香味依然存在。

制茶歷史

(一)從生煮羹飲到曬乾收藏
茶之為用,最早從咀嚼茶樹的鮮葉開始,發展到生煮羹飲。生煮者,類似現代的煮菜湯。如雲南基諾族至今仍有吃“涼拌茶”習俗,鮮葉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許日鑄雪芽許黃果葉,大蒜,辣椒和鹽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勻;茶作羹飲,有《晉書》記“吳人採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習慣。
(二)從蒸青造形到龍團鳳餅
初步加工的餅茶仍有很濃的青草味,經反覆實踐,發明了蒸青制茶。即將茶的鮮葉蒸後碎制,餅茶穿孔,貫串烘乾,去其青氣。但仍苦澀味,於是又通過洗滌鮮葉,蒸青壓榨,去汁制餅,使茶葉苦澀味大大降低。自唐至宋,貢茶興起,成立了貢茶院,即制茶廠,組織官員研究制茶技術,從而促使茶葉生產不斷改革。
(三)從團餅茶到散葉茶
在蒸青團茶的生產中,為了改善苦味難除、香味不正的缺點,逐漸採取蒸後不揉不壓,直接烘乾的做法,將蒸青團茶改造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時還出現了對散茶的鑑賞方法和品質要求。這種改革出現在宋代。
(四)從蒸青到炒青
相比於餅茶和團茶,茶葉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夠濃郁的缺點。於是出現了利用乾熱發揮茶葉優良香氣的炒青技術。炒青綠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