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第四師團,是日本帝國主義陸軍常備主力師團之一,於1884年組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軍第四師團
- 組建時間:1884年
日軍第四師團,是日本帝國主義陸軍常備主力師團之一,於1884年組建。
日軍第四師團,是日本帝國主義陸軍常備主力師團之一,於1884年組建。發展歷史1884年在日本大阪組建。日軍常備師團的建制編制為兩個步兵旅團,共4個步兵聯隊及騎兵、工兵、炮兵、輜重聯隊等,全師團共2.2萬人,裝備有四一式山...
日軍戰車第四師團,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日軍機械化部隊之一。1944年7月6日由日本陸軍千葉坦克學校為主改編而成。師團長為名倉刊中將,師團司令部駐在日本國內千葉縣。下轄戰車第七旅團、戰車第八旅團等部隊,全師團共13800餘人。1945年...
甲種師團是日軍的一種師團編制,主要為二戰前日軍的17個常備師團,採用四四制編制,戰鬥人員約15,000至20,000人,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鬥人員共28200人。由於其組成為歷經日俄戰爭以及一戰並未裁徹的部隊,成軍時間久且歷經...
師團 日軍的師屬單位主要有:25000~30000人左右,3個步兵聯隊,一個野戰炮兵聯隊,一個偵察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運輸聯隊,通訊隊。野戰炮兵聯隊編制2322人,有3個688人的炮兵大隊,各裝備12門75mm野炮或山炮,只有一些師團將其中一...
百團大戰期間,日軍華北方面軍僅有第一一〇師團屬於四單位制師團。三聯隊制師團 三聯隊制師團也稱三單位制師團,就是師團基本部隊為三個步兵聯隊,取消了旅團一級編制。1937年9月30日,由獨立混成第十一旅團擴編而成的第二十六師團,是...
在抗戰爆發時,日軍有十七個常設師團是日軍的常備軍。編制為四單位制,即師團下轄二個旅團。旅團下轄兩個步兵聯隊。抗戰中期 抗戰中期,隨著正面和敵後兩個戰場展開,日軍為適應不同戰鬥規模的需要,把師團分為甲、乙、丙、丁四種等級:...
第一師團:師團長 河村恭輔中將 第二師團:師團長 岡村寧次中將 第四師團:師團長 松井命中將 第十二師團:師團長 山天乙三中將 獨立混成第一旅團、獨立混成第十一旅團等 “台灣軍”序列 侵華日軍艦隊序列 第二艦隊(1937年7月28日...
特設的馱馬制師團人數為28200人、挽馬制為24400人。同時在做戰時日軍給各師團配屬特種兵及補充人員等,可使一個師團指揮的人馬達四萬人以上(比如板垣征四郎指揮的第五常設師團就特地取消一零五特設師團,用一個師團的人員裝備作為補充...
13.侵華日軍第22軍 14.侵華日軍第23軍 15.侵華日軍第30軍 16.侵華日軍第32軍 17.侵華日軍第34軍 18.侵華日軍第40軍 19.侵華日軍第43軍 20.侵華日軍第44軍 21.侵華日軍機甲軍 第五章 侵華日軍陸軍師團 1.侵華日軍第1師團 2....
1940年2月9日由日軍大本營下令組建,司令官為後宮淳中將,該方面軍於7月1日脫離日軍中國派遣軍戰鬥序列,調歸日軍大本營直轄,管轄印度支那派遣軍、第十八、三十八、四十八、一○四師團和近衛師團等部,1941年7月5日由日軍大本營下令撤銷...
1943年底,關東軍的主力師團:第1師團、第8師團、第9師團、第10師團、第11師團、第12師團、第14師團、第23師團、第24師團、第25師團、第27師團、第28師團、第29師團、第57師團、第71師團。1945年1月,日軍大本營再次抽調關東軍13個...
民國29年2月9日撤銷第二十一軍後,組建華南方面軍,領率機關駐廣州,隸屬於日軍大本營,司令官為後宮淳中將。下轄印度支那派遣軍,第十八、三十八、四十八、—O四師團,近衛師團,獨立混成第十九旅團,獨立第二十一飛行隊。以廣東占領區為...
入秋以後,又沿湘桂鐵路竄抵桂林、柳州,入冬並以一部沿黔桂鐵路進入貴州境內,之後日軍沿粵漢鐵路分頭竄犯。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部,由長沙退到未陽,再節節退避,最後退到湘贛交界之桂東附近。兩軍情況 日軍集中4個師團、兩個獨立旅團,...
至月底,日軍攻擊受挫,坂西一良於5月4日下令停止進攻,向洞口、山門、花園市附近集結。中國軍隊趁勢發起反擊,相繼奪回武陽、新寧,並進占高沙。與此同時,第四方面軍對進至放洞、水口之日軍第116師團發起攻擊,殲其一部,相繼攻克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