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望江贈荀丞

《日落望江贈荀丞》是南朝宋詩人鮑照所作的一首五言詩。詩的前四句是說,詩人在江北孤身流浪,了無樂趣。日落薄暮時分,愁思倍增。引領南望,思念起生活在京城中的友人。“亂流”以下八句,寫詩人遙望江南時的所見所感。最後四句是詩人的一番想像:我在孤寂中所思念的友人,眼下正在城中與眾人揮金作樂,早巳把我忘了。詩以激昂風韻,描繪了日落望江所見之亂流注壑、霧繞高林,孤鳥遠翔等薄暮景象,表露了對舊友“方當得意不念舊交”的怨懟。全詩辭藻細緻繁複,色彩鮮明艷麗,筆法健峭,句式多變。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日落望江贈荀丞
旅人乏愉樂,薄暮增思深
日落嶺雲歸,延頸望江陰
亂流灇大壑,長霧匝高林
林際無窮極,雲邊不可尋。
惟見獨飛鳥,千里一揚音。
推其感物情,則知遊子心。
君居帝京內,高會日揮金
豈念慕群客,咨嗟戀景沉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荀丞:指荀昶之子荀萬秋,字元寶,有才學,大明三年,任尚書左丞,故稱荀丞。鮑照在江北流浪之時,他正在江南的帝京(即建康)過著奢華的生活。
②薄暮:傍晚。
③延:伸長。延頸:伸長頭頸,常形容急切盼望的樣子。江陰:江南。
④亂流:紛亂的水流。灇(cóng):水匯合,小水流人大水。大壑:指長江。
⑤長霧:濃霧。匝:繞。
⑥窮極:邊。
⑦推:推測。感物情:對於周圍景物及自身處境的感受。
⑧高會:盛大宴會。揮金:大把花錢。
⑨咨嗟(zī jiē):嘆息。景沉:太陽西下。景:指太陽。

白話譯文

飄泊他鄉的遊子本少愉悅,今又值黃昏,感物傷懷更添愁思。
日落西山,雲彩也急急地回歸山嶺,遊子不由得翹首眺望江南故鄉。
無數條水流正雜亂地向巨大的長江匯合聚攏,夜霧瀰漫開來,籠罩著兩岸高大的林木。
無邊無際的森林向天邊延伸不見影蹤。
只見空中一隻孤鳥飛過,鳥鳴傳向遠方。
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想像到遊子此刻的心情。
你居住在京城,每日揮金盛宴。
怎么能想到客居他鄉的我,面對夕陽正在長吁短嘆呢。

創作背景

這首詩當為鮑照於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年)作客江北時所作(一說這首詩作於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孝武帝大明二年(458年),鮑照由秣陵令轉永嘉(今浙江省溫州市)令。次年,因獲罪而被解職。此後一段時間內,鮑照流浪於長江北岸,作此詩以贈其友尚書左丞荀萬秋,希望荀萬秋能同情他身在異鄉,又值辭任去職的困境,予以垂顧提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一至四句,“旅人乏愉樂,薄暮增思深”,以平穩的交待總起全詩。去親為客,飄泊他鄉的遊子本少愉悅,今又值黃昏,感物傷懷,則更增其愁。這種情感,在鮑照以前詩人的詩文中已屢有所見,王粲《登樓賦》說:“獸狂顧以求群兮,鳥相鳴而舉翼。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悽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慘惻。”曹植《贈白馬王彪》說:“原野何蕭條,白日忽西匿。歸鳥赴喬林,翩翩厲羽翼。孤獸走索群,銜草不遑食。感物傷我懷,撫心長嘆息。”皆屬此類。此詩這裡暗用其意,重在點明由眼前日暮而引起的思鄉和懷人的憂愁,行文極其自然。以下二句則正面寫望鄉,照應題目,“日落嶺雲歸”,承接上文的“薄暮”,進一步補充說明憂思增深。白日西匿,在詩人眼中,不但有生命的鳥獸在歸巢索群,甚至連無生命的雲彩都在急急地回歸山嶺,感情又進了一層,更深切地引起了他飄泊孤獨、無所歸依的苦痛憂思。思鄉懷人之情,至此乃躍然紙上。“延頸望江陰”,切題之“望”。“江陰”,既交待了荀丞所在之地為江南,又暗示了自己輾轉飄泊於江北。延頸而望,表現了對家鄉和舊友的急切思念,是上文感情發展的必然結果。
五至十二句,正面寫望江所見和感受。“亂流灇大壑,長霧匝高林。林際無窮極,雲邊不可尋”,是望江所見的晚景:無數條水流正雜亂地向巨大的長江匯合聚攏,隨著暮色的漸深,夜霧瀰漫開來,環繞著兩岸無邊無際的高大林木,向天邊綿延伸展,與落日餘霞相接,渾然一體。數句寫長江日暮景色,氣象雄渾,同時又透出幾分黯淡的色彩,和詩人當時的憂愁淒涼心境頗相融合,情在景中,耐人咀嚼。此後詩人繼續寫望江所見,由無生命的林木、雲霧轉到有生命的禽鳥,“惟見獨飛鳥,千里一揚音”,日落雲歸,暮色蒼茫,鳥獸皆已回歸巢穴,可此時卻仍有孤鳥獨飛,愴然長鳴。這就自然地引起了詩人的連翩浮想。曹植《雜詩》之一說:“孤雁飛南遊,過庭長哀吟。翹首慕遠人,願欲托遺音。”此詩二句暗用其意,孤鳥哀鳴,猶雲遊子的悲鳴,都是在“求其友聲”(《詩·小雅·伐木》語)。這就自然過渡到下二句。“推其感物情,則知遊子心。”詩人由孤鳥獨飛,進而推想到和它命運類似的自己,從而表現出了對故鄉的懷念和對舊友的無限思慕。
十三至十六句,切題之“贈荀丞”。“君居帝京內”,轉入贈友正題,交待荀丞及其所居地點乃京都建康。“高會日揮金”,寫荀丞的優越處境:日日置酒高會,揮金如土。元嘉末,荀萬秋在京任尚書左丞,是當時執政的徐湛之一派中的重要人物,《宋書·徐湛之傳》載湛之豪奢,“伎樂之妙,冠絕一時”,“以餚膳、器服、車馬相尚”,荀赤松的生活,恐怕亦復如此。結尾二句則承此而說,謂荀丞只顧自己享受,卻不知道失群離居的故友,面對著江心即將沉沒的一輪夕陽,正在長吁短嘆呢。這二句感嘆荀丞不能援手於自己,有希望得到朋友幫助之意。而態度則不卑不亢,顯示了詩人人格的自尊。
此詩由日暮而引起的戀土懷鄉發端,進而轉到望江,又由望江的所見引至的懷鄉慕友,過渡自然,層次清楚。結句“景沉”,又照應開頭的“薄暮”,首尾呼應,形成整體和諧的美。暗用前人詩句而不露痕跡,含義深刻而不隱晦難讀。採用比物象徵手法,以獨飛鳥擬孤獨飄泊的遊子,表現也很有形象感。此外,此詩遣詞造句精煉警策,如“日落嶺雲歸”,“亂流灇大壑,長霧匝高林”都是典型的例子,體現了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力。

名家點評

明末清初王夫之古詩評選》:古今之間,別立一體!全以激昂風韻,自致勝地。終日長對此等詩,即不足入風雅堂奧,而眉端吻際,俗塵洗盡矣。鮑集中此種極少,乃似劍埋土中,偶爾被發,清光直欲徹天。
鹽城師範學院文學院教授丁福林《謝靈運鮑照集》:本詩由戀土懷鄉起,以懷鄉慕友結,首尾呼應緊密。暗用前人詩意而不露痕跡,含義深刻而不艱深晦澀。採用比物象徵的手法,以獨飛鳥比喻漂泊的遊子,極具形象感,表現了詩人深厚的藝術功力。

作者簡介

鮑照(約414~466年),字明遠,南朝宋文學家。本籍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一說上黨(今屬山西)。他的青少年時代,大約是在京口一帶度過的。26歲時曾謁見臨川王劉義慶毛遂自薦,初不得重視,後終得賞識,獲封臨川國侍郎,後來也做過太學博士、中書舍人之類的官。後因宮廷內部鬥爭,死於亂兵之中。鮑照一生沉淪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詩文,在生前就頗負盛名。詩、賦、駢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則是詩歌,其中樂府詩所占的比重很大,且多名篇。還擅長寫七言歌行,能吸收民歌的精華。感情豐沛,形象鮮明,並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對唐代的李白高適岑參等人的創作有一定的影響。他與謝靈運顏延之合稱“元嘉三大家”。有《鮑氏集》、《鮑參軍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