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聊齋·普魯士勒作品典藏:午夜鐘響

日耳曼聊齋·普魯士勒作品典藏:午夜鐘響

《日耳曼聊齋·普魯士勒作品典藏:午夜鐘響》講述不得安寧的可憐的靈魂、等待拯救的幽靈……有成百上千個這樣的傳說故事。所有這些故事的基礎是對人的靈魂不死的信仰,是對超越肉體死亡的靈魂的繼續存在的信仰。而所有這些故事都篤信,人的靈魂定能在上帝的和平中找到永恆的安寧——倘若不發生什麼意外。可惜,正如人們將聽到和看到的那樣,有時會有意外。

基本介紹

  • 書名:日耳曼聊齋•普魯士勒作品典藏:午夜鐘響
  • 出版社: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 頁數:188頁
  • 開本:32
  • 品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 作者:奧得弗雷德•普魯士勒
  • 出版日期:2012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916629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日耳曼聊齋·普魯士勒作品典藏:午夜鐘響》編輯推薦:這個世界上總是充滿了秘密、謎語和驚喜。在人們的生活中,總會出現那么一些無法用智力或邏輯取得理解的神秘事件,這些事件往往發生在午夜鐘響以後。奧得弗雷德·普魯士勒所著的《日耳曼聊齋·普魯士勒作品典藏:午夜鐘響》收集了三組共三十九個德國民間傳說,它們都涉及虛無縹緲的、在午夜發生的種種怪事,堪稱德國的“聊齋志異”。

作者簡介

作者:(德國)奧得弗雷德·普魯士勒 譯者:衛茂平 王濱濱

奧得弗雷德·普魯士勒1923年10月20日生於蘇台德地區伊塞爾山區。1953年大學畢業以後在慕尼黑擔任教師,後在羅森海姆任中學校長。1970年離開教育界從事專業寫作。曾先後四次獲德意志青少年圖書獎,一次獲歐洲青少年圖書獎,一次獲國際安徒生文學大獎提名獎。1973年被授予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勳章。其主要作品有《午夜鐘響》、《山妖傳》、《鬼磨坊》、《大盜賊》、《萬亞歷險記》、《出埃及新記》等。
衛茂平,1954年11月生於上海。1982年7月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1989年11月獲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德語文學)博士學位。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教授、博導、系主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德語文學研究會副會長,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等職。已發表德語文學譯作(包括歌德、萊辛、霍夫曼、莎米索和茨威格等人的作品)約15部。

圖書目錄

別忘了最重要的東西
在累根斯堡橋上
來得容易去得快
別忘了最重要的東西
黑母雞
上帝打算送給我的東西
異教徒國王的墳墓
十二個兒子
一個瓦倫人的故事
金母雞
命中注定要在一起
食品兄弟的寶藏
被埋的東西求見天日
別抓我,別抓我
只要一個簽名
只要一個簽名
多了一道刻痕
不合時宜的大笑
秘密作戰會議
殿下的駝鹿角
基特爾博士的召魔咒語書
一個賊,一個賊
履行諾言
最最神聖的花押字
一個黑髮女人,一個紅髮女人
嗖地出去一而且什麼地方部碰
沒有頭腦,運氣卻好
一個糾纏不休的傢伙
拿這塊石頭怎么辦
基督降臨節時的晨禱
凱菲爾奏起樂來
九個全中
沒有忘記,沒有原諒
拿這塊石頭怎么辦
睡帽小販
把小帽還給我
十二或十三
貓頭鷹和蝙蝠
藍阿格奈斯
年輕貴族漢斯的酒徒幽靈
運向白色奧蘭島的貨物
胡得爾瓦赫,過來
譯後記

後記

與英、美、法、俄等國文學相比,德語文學在中國的譯介稍遲,勢頭也弱。這抑或同它長於哲理,遜於形象有關。這有違中國大眾的閱讀趣味。大概正是如此,第一部較完整地被譯成中文的德語小說,是一部少兒作品。許是少兒天性使然,各國少兒文學在題材選擇、形象塑造和描寫手法上差別稍小。瑞士德語作家威司的冒險小說《小仙源》,一九0三年分七次連載在《繡像小說》上。這部原名為《瑞士的魯濱遜》的小說反響頗佳。一九。五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推出此書單行本,以後又一版再版,足以為證。隨後,萊辛寓言,豪夫童話和格林童話在中國少兒文壇上不脛而走。流傳最廣的該是格林童話。但它往往難脫王子公主歷經磨難後終成眷屬的套路,讀多了讓人產生倦意。近年來在中國登堂入室的普魯士勒的童話則大異其趣,他常常把目光投向精怪、幽靈,把故事的發生地遷往古堡、森林、荒山和磨坊,替生活在日益逼仄的城市中的小讀者打開了一片雲譎波詭和大為廣闊的r天地。
這次翻譯的普魯士勒的兩本童話,一本題為《午夜鐘響》,講掘寶傳奇,巫婆、魔法師和幽靈的故事。另一部《山妖傳》,以波西米亞和西里西亞之間巨人山脈的山妖、俠義心腸和懲惡助善的“蘿蔔數字”為中心。譯書期間無意中發現,這座山脈本世紀初已在中國文人筆下出現。一九一一年六月至七月,中國傑出的翻譯家、教育家馬君武留德期間遊歷此山,並寫下《辛亥六月至Riesengebirge為地質旅行》一詩。詩中出現的“雪峰”,“鬼目”和“狐鳴”等詞已透出一股此山的冷峭陰森之氣。
中國的《聊齋志異》“敘畸人異行”,卻常能“出於幻域,頓入人間”,“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親,忘為異類”(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並用談狐說鬼的形式批判現實,寄寓理想。而普魯士勒的作品從真入幻,幻而似具,人鬼融和,銜接無痕,大體上也用前暗後明的敘述手法。所以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的編輯給此書冠以《日耳曼聊齋》之名,有其道理。
本文開頭曾提及德語文學總體上講有長於哲理思辨,拙於形象塑造的特點。眼前的這幾十篇普魯士勒的童話,雖然具有很強的娛樂性,但其背後的哲理文化背景實際未減。看一下近二十多年來西方文壇上後現代主義中對工具理性的批駁和對宏大敘事的反叛以及重評童話的呼聲,大致可揣摩出普魯士勒這些童話作品可能的寓意和指歸。
書譯完後,本應一如常例,對照原文和脫離原文再各看一遍,可惜旁事干擾,已無暇再顧。幸虧同行王濱濱老師鼎力相助,糾錯潤色,代我完成了這最後兩道工序。是以為謝。
衛茂平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