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大竹蟶

日照大竹蟶

日照大竹蟶,山東省日照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日照大竹蟶是日照海產四珍之一。日照是中國北方沿海富水區,境內淡水資源近豐富,淺海、沿海灘涂面積大,近海有魚類近百種,是中國四大水產品苗種繁育中心之一。日照大竹蟶個體肥大,足部肌肉特別發達,兩殼合抱呈竹筒狀,殼質薄脆,殼面光滑,肉質肥滿鮮嫩,富有彈性,湯汁潔白。

2011年08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日照大竹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照大竹蟶
  • 產地名稱:山東省日照市
  • 品質特點:個大、殼薄、味美、肉嫩
  • 地理標誌: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農業部公告第1635號
  • 批准時間:2011年08月17日
產品特點,外在感官,內在品質,產地環境,氣候條件,水文底質,水質條件,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

日照大竹蟶是日照近海的一種非常珍貴的雙殼貝類,屬軟體動物門,瓣鰓綱,真瓣鰓目,貧齒亞目,竹蟶科,常棲息在潮間帶中、下區和淺海泥沙中。其個體肥大,足部肌肉特別發達。生長線明顯,沿後緣及腹緣方向排列。兩殼合抱成竹筒狀,成體殼長12—14厘米,一般殼長為殼高的4-5倍。殼質薄脆,殼表光滑,被黃褐色殼皮,殼內面白色或稍帶紫色,可見淡紅色彩帶。
日照大竹蟶日照大竹蟶

內在品質

日照大竹蟶是日照海產珍品之一,因味美、肉嫩、營養價值豐富成為竹蟶中的極品。日照大竹蟶肉中含蛋白質12—14克/100克,總磷140—160毫克/100克,鐵290—310毫克/千克,牛磺酸5.0—6.5克/千克。
日照大竹蟶和普通大竹蟶的對比
對比項目
日照大竹蟶
普通大竹蟶
外觀顏色
鮮亮黃褐色
黃色,色澤差
埋棲深度
30—40厘米
15—25厘米
成體大小
殼長16—18厘米
殼長12—16厘米

產地環境

氣候條件

山東省日照市地處北緯35度黃金緯線附近,是中國南北氣候過渡地帶,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降水豐沛,光照充足,既有南方空氣濕潤的特點,又有北方四季分明的特徵,被譽為“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最高氣溫33℃,最低氣溫-9℃,年平均氣溫12.6℃,10℃以上的天數為200多天。年均降水量885毫米。境內無霜期為210天,年平均日照時間為2540小時。常年風向冬季多為北風合東北風,夏季多為南風合東南風。

水文底質

日照市海域正處於山東沿岸流末梢,內受蘇北沿岸流發端控制,外界受黃海水團頂托,水交換活躍,海洋生態環境獨特。近海表層水溫累年平均值為14.3℃。底質由水下三角洲、水下淺灘和海底堆積平原泥沙質底質及尚有晚更新世古平原殘留砂沉積構成。海岸線長99.6公里,其中優質金沙灘64公里,近岸海域灘平沙細,水清浪穩,海灘分布廣泛,淺海水域廣闊,為中國北方沿海所少見。日照底質砂粒細,粒徑一般在0.1—1毫米,通透性好,非常適合大竹蟶生長繁育。

水質條件

日照市境內有付疃河、白馬河、繡針河等多條河流注入,帶來了豐富的營養鹽和有機物,水質肥沃,為浮游生物的繁殖和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所以日照近海浮游植物較多,已鑑定出浮游植物有47屬116種,其種群結構以大竹蟶喜食硅藻居首位。水溫、鹽度適宜,pH值適中(8.01—8.25),溶解氧含量高(8.41毫克/升),周邊無大型工業項目,各項水質指標符合NY/T5289的要求。
由於以上特殊的地理環境條件,日照市近海海域成為中國最大的大竹蟶的集中棲息地。
日照大竹蟶日照大竹蟶

歷史淵源

日照大竹蟶是日照海產品之一,屬於海珍品中的名優特新品種。
日照市沿海是大竹蟶集中棲息場所,日照沿海有句話:“蟶子滾三滾,神仙站不穩。”
據史料記載,20世紀20、30年代,韓國人經常成群來到日照近岸海域裸潛采捕當地大竹蟶和石花菜,因此,日照大竹蟶在韓國享有較高的聲譽。
1985年,胡耀邦同志視察日照港的時候,對日照大竹蟶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日照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重視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建設成立了太公島人工魚礁、國家級海洲灣大竹蟶種質資源保護區,西施舌、文昌魚、中國對蝦等海洋保護區。2012年至2015年,共投放大竹蟶苗種3000萬粒,投放西施舌苗種1800萬粒。

生產情況

2011年,日照市有國家級海州灣大竹蟶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4288公頃,該區域內約有160艘作業漁船,大竹蟶年產量100餘噸。

產品榮譽

2011年08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日照大竹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日照大竹蟶日照大竹蟶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日照市大竹蟶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範圍處於日照市兩城河口至繡針河口近岸水域,海域範圍為北緯34°55′—35°35'37.743″,東經119°17'51.400″—119°41'51.888″,面積16萬公頃。

質量技術要求

(1)苗種生產:
采捕自然海區大規格優質親貝,通過研究親貝采捕、暫養促熟、刺激排放、洗卵、選優、工廠化育苗的方法,運用“快裝二層底埋棲水產動物飼育裝置”專利技術,用於培育大竹蟶苗種,所育苗種規格整齊,殼高0.5—2厘米,無破損、健壯、活力強。
(2)捕撈方式:
由潛水員著簡易潛水服潛入水底,手持高壓水槍對準大竹蟶出水管直接噴射,大竹蟶會從潛埋的沙底露出,撿拾捕獲,當地漁民稱作“下猛子”。民間還有一種方法是用鉤釣。用一根細鐵條,一端磨出鋒利的尖,彎成鉤狀,另一端固定在木片上做把柄,趕海人在海灘用力跺腳產生振動,海灘上冒水明顯的洞穴就是埋棲蟶子的洞穴,這時釣鉤可直放進洞旋轉半個圈,釣鉤提出,蟶子便隨釣鉤出洞。人工採收所使用工具均應清潔、無毒、無污染,避免對底質環境造成破壞,以維護生態穩定。
(3)生產記錄:
內容包括漁船船名號、采捕海區、采捕人員姓名、采捕日期、產量、規格、銷售去向等。記錄要求客觀、連續、完整。

專用標誌使用

大竹蟶生產經營者使用日照大竹蟶地理標誌,須向日照市水產研究所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包裝上統一使用產品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農產品地理標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