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鱵魚

日本鱵魚

日本鱵魚H.sajoriTemmincketSchlegel;Sajor’shalfbeak,Halfbeak,Needlefish 又稱為吻鱗鱵、塞氏鱵、大棒。 生活在近岸淺海,游泳敏捷,常躍出水面逃避敵害。夜間趨光性特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日本鱵魚
  • 拉丁學名:H.sajoriTemmincketSchlegel;Sajor’shalfbeak,Halfbeak,Needlefish
  • 別稱:吻鱗鱵、塞氏鱵、大棒
  • :動物界
背鰭2,12—15;臀鰭2,14—15;胸鰭1,10—12;腹鰭1—5。側線鱗102—112。鰓耙5—9+22—25。體長為體高9.8—13.5倍;為頭長3—4.4倍。體細長,略呈圓柱形,背、腹緣微隆起,奇鰭基部向後漸細。頭較長,頂部及兩側平坦,近腹部變窄,幾呈三角形。眼較大,側上位。口中等大。上頜呈三角形薄片。高大於底邊,中央具1稍微隆起線;下頜延長呈扁平針狀的喙。齒細小,呈狹帶狀排列。體被圓鱗。側線低位,近腹緣。奇鰭相對。胸鰭寬。腹鰭小。尾鰭叉形。體背呈青綠色,腹部銀白色。體側有1銀灰色縱帶,下頜前端具1紅點。體長357mm。系海洋暖溫性上層魚類。每年4月至7月為產卵期,游向岸邊的海藻中產卵,或有時進入江河河口淡水中產卵。卵粒較大,仔魚期下頜甚短,到了稚魚時則迅速增長。以浮游甲殼類為食。產卵後成魚分散覓食,有時集成小群在港灣、河口、碼頭附近水域遊動。分布於中國渤海、黃海和東海;國外見於日本、朝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