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青少年蟄居的社會文化透視(師艷榮創作社會學著作)

日本青少年蟄居的社會文化透視(師艷榮創作社會學著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日本青少年蟄居的社會文化透視》是師艷榮創作的社會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21年1月。

該書以二戰後日本社會變遷為背景,按照時間順序考察日本社會轉型與青少年蟄居問題的演變過程;從核心家庭化、“父職缺失”等家庭結構變遷帶來家庭社會化功能弱化的視角,分析蟄居的家庭因素;從管理主義、學歷主義、考試競爭及偏差值教育等教育病理,以及校園欺凌、不登校等校園問題多發的角度,探討蟄居的學校教育因素;從依賴心理、恥感文化下“不給別人添麻煩”的行事準則、集團主義文化下自我的缺失等方面,挖掘蟄居的心理文化因素。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日本青少年蟄居的社會文化透視
  • 作者:師艷榮
  • 類別:社會學著作
  • 字數:259千字
  • 首版時間:2021年1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首先對日本青少年蟄居問題的概況進行了綜合分析,並用具體案例微觀解讀蟄居的要素、類型及其生活狀況,在此基礎上梳理了日本青少年蟄居問題的發展演變過程,詳細論述了產生蟄居問題的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及心理文化因素,進而闡述了日本政府及民間組織對蟄居問題的應對措施。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日本青少年蟄居問題概觀
第三章 社會轉型與蟄居的社會因素
第四章 家庭結構變遷與蟄居的家庭因素
第五章 校園問題頻發與蟄居的學校因素
第六章 日本青少年蟄居的心理文化因素
第七章 日本應對蟄居問題的對策
第八章 終章

創作背景

蟄居,本來是指冬眠的動物長期隱藏在一個地方,不出頭露面。在日本,有較多的年輕人選擇蝸居在狹小空間,自我封閉地生活,由於這種生活方式很像動物的蟄居,故這部分人被稱作“蟄居族”。蟄居這種喪失社會行為、自我封閉的消極生活狀態,已經成為當代日本比較突出的社會問題之一,因而引起廣泛的關注。基於此,《日本青少年蟄居的社會文化透視》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重要觀點有:第一,蟄居問題是二戰後日本社會病理的產物。其產生的社會機理在於社會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私性化”的社會環境,核心家庭中“父職缺失”與母子(女)為中心的家庭養育環境,學校教育病理及頻發的校園問題等。日本社會富裕後,以追求自我為代表的社會私性化趨勢進一步增強,個人化、自我中心主義及個體發展等價值觀受到推崇和張揚,人際關係隨之出現了危機。青少年的個人主義意識增強,逐漸表面化的人際交往成為青少年社會化的障礙。家庭中父親角色的缺失容易使孩子出現柔弱、社交恐懼等性格問題,而母子(女)為中心的育兒方式引發的過度保護和過度干涉等問題妨礙了孩子自主性和獨立性的形成。學校教育中存在的學歷主義等教育病理帶來激烈的考試競爭,校園欺凌、不登校等問題愈演愈烈,蟄居人數隨之增多。從校園欺凌到不登校,從不登校到蟄居,青少年們逐漸走向自我封閉。
第二,蟄居問題是青少年社會化中斷的突出表現。青少年社會化的過程是通過學校、家庭、同輩群體等社會教化機構完成自立的過程,既包括經濟的自立,也包括人際關係、挫折應對能力的培養。二戰後日本社會轉型中,伴隨著社會私性化和個人化的不斷發展,從家庭到學校,從價值觀到生活方式等與青少年社會化密切相關的社會文化環境都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一些青少年在正常的社會化中斷或受挫後,切斷了自我與他者之間的聯繫,喪失了與社會環境的互動和人際關係,逐漸出現了溝通困難和社會化障礙,最終走上蟄居之路。
第三,蟄居問題的本質是人際關係危機。蟄居並非單純的空間上的閉居,其迴避的是人際關係,實質是對社會交往的恐懼以及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的缺失。二戰後日本伴隨著城市化、社會私性化、家庭結構變遷帶來的人際關係危機是蟄居問題的本質。蟄居者不僅無法自立,其面臨的更大問題是因迴避社交活動、拒絕與人交往引發的人際關係危機。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日本青少年蟄居的社會文化透視》
2021年1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7896-3

作者簡介

師艷榮,女,1978年生,河北保定人。先後就讀於河北大學人文學院、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2001年、2004年、2018年先後獲得河北大學歷史學學士學位、南開大學歷史學碩士學位和歷史學博士學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