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民族主義(1868~1895)

本書在國內首次從理論上探求了日本民族主義的文化根源;首次系統地運用“民眾統合”的政治學理論與方法,從根源上探求了日本近代軍國主義形成的歷史過程;從民族主義的角度,在國內首次論述日本近世與近代之間在政治上的內在關聯,即與中國的對抗及天皇權威的樹立是兩個時代之間的重要紐帶。

基本介紹

  • 書名:日本近代民族主義(1868~1895)
  • 別名:中國省會經濟圈藍皮書
  • 作者:向卿
  • 出版時間:2007年09月
  • 頁數:496 頁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作者簡介,目錄信息,

作者簡介

向卿,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歷史學博士,執教於湖南師範大學日語系。

目錄信息

緒 論…………………………………………………………………………………………/1
第一章 日本民族主義的文化根源…………………………………………………………/29
第一節 近代民族國家與民族主義……………………………………………………/29
第二節 日本民族主義的思想根源……………………………………………………/52
第三節 近世日本的文化民族主義……………………………………………………/70
第二章 日本早期民族主義的形態及其實踐………………………………………………/104
第一節 海防論…………………………………………………………………………/106
第二節 富國強兵論……………………………………………………………………/108
第三節 尊王攘夷論……………………………………………………………………/112
第四節 天皇的復活與尊王倒幕運動…………………………………………………/124
第五節 幕末民眾的民族意識…………………………………………………………/166
第六節 小結……………………………………………………………………………/175
第三章 明治的官方民族主義………………………………………………………………/180
第一節 近代天皇絕對主義體制的確立………………………………………………/182
第二節 近代天皇制意循拘阿獄識形態的確立…………………………………………………/216
第三節 近代天皇制國家的經濟統合…………………………………………………/252
第四節請全鑽 明治日本與它的他者…………………………………………………………/258
第五節 天皇制絕對主義國家的支配原理……………………………………………/265
第四章 明治前半期的民族主義思潮………………………………………………………/269
第一節 語言民族主義…………………………………………………………………/271
第二節 天皇制民族主義………………………………………………………………/286
第三節 民族擴張主義…………………………………………………………………/298
第四節 明治二十年代的民族主義思潮………………………………………………/319
第五節 個案考察:福澤諭吉的民族主義思想………………………………………/343
第五章 自由民權運動與民族主義……設灶估……………………………………………………/380
第一節 自由民權運動的民族主義性格………………………………………………/381
第二節 植木枝盛與中江兆民…………………………………………拒拜殼………奔蘭………/413
第六章 甲午戰爭與近代民族國家才槳趨虹的確立…………………………………………………/429
第一節 知識分員朽頁子與甲午戰爭——以內村鑒三和植村正久為例……………………/431
第二節 民眾與甲午戰爭………………………………………………………………/442
第三節 民族國家的確立與帝國的“自覺”…………………………………………/452
結 論…………………………………………………………………………………………/457
參考文獻………………………………………………………………………………………/465
後 記…………………………………………………………………………………………/485
第五節 個案考察:福澤諭吉的民族主義思想………………………………………/343
第五章 自由民權運動與民族主義…………………………………………………………/380
第一節 自由民權運動的民族主義性格………………………………………………/381
第二節 植木枝盛與中江兆民…………………………………………………………/413
第六章 甲午戰爭與近代民族國家的確立…………………………………………………/429
第一節 知識分子與甲午戰爭——以內村鑒三和植村正久為例……………………/431
第二節 民眾與甲午戰爭………………………………………………………………/442
第三節 民族國家的確立與帝國的“自覺”…………………………………………/452
結 論…………………………………………………………………………………………/457
參考文獻………………………………………………………………………………………/465
後 記…………………………………………………………………………………………/48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