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語言文字脫亞入歐之路

日本語言文字脫亞入歐之路

“言文一致”是對日本自明治維新開始直到“二戰”結束的語言變革過程的統稱,其內容包括文字(“國字”)、文體(“國文”)以及通用語(“國語”)和文學等諸多方面,所波及的對象包括日本的民俗社會和國家形態等諸多層面,可以說,近代日本國家的形成是與言文一緻密不可分的,因此,對言文一致內容的揭示和深入研究是研究日本近代國家和社會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步驟。

日語語言文學上的言文一致的過程與日本建立新的國家模式以及“脫亞入歐”的理念相輔相成,言文一致的主旨是脫離原有的漢文、漢文表達模式並增加表音文字的比重,從而趨近歐洲的語音文字,因此研究言文一致發生的歷史背景和原因,對研究日本如何實施“脫亞入歐”戰略並最終成為一個具有擴張性質的國家,也會起到重要的參考作用。由於日本的言文一致過程與中國從晚清開始的白話文運動有著很大的相似性,中日兩國以漢字為基礎的文化同源性注定為日本的言文一致和中國的白話文運動以及中國近代語言文學的變革提供了同質性的變革和進化平台,因此,對日本言文一致過程的揭示和研究,又自然地構成了進一步理解和研究中國白話文運動的“擴展研究”,在這個意義上,日本的言文一致是中國白話文運動研究不可或缺的比較和參照對象。

基本介紹

  • 書名:日本語言文字脫亞入歐之路
  • 作者:齊一民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07月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從齊一民“言文一致”解讀日本國家演變,

出版信息

書名:《日本語言文字脫亞入歐之路》
ISBN:978-7-5130-2815-8
定價:40.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圍繞“國字—國文—國語”三個有機聯繫的問題核心,展開近代日本對漢字、漢文和國語變革的內容和原因分析,力求從巨觀的、比較的、發展的視域把握研究的對象,同時將當代國際關係中錯綜複雜的矛盾和互動納入研究的問題意識,做到語言文化的理論研究和現實的有機結合,為解讀當代日本的國家文化形態特徵提供參考和借鑑。
本書共由六個章節構成,除了第一章“緒論”之外,第二章是對言文一致現象發生的原因和背景的分析;第三到第五章是從“國字”到“國文”再到“國語”的逐級演變;第六章是日本近代文學和言文一致的關係。

作者簡介

齊一民,筆名齊大天。1962年生於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士(1984),加拿大卡爾頓大學公共管理碩士(1991),2013年7月獲得北京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博士學位。曾在海外學習、工作十餘年,並從事過多種職業,包括中國國家公司駐日本商務代表、北美五金跨國公司亞洲市場經理等,任北京語言大學客座講師。已出版《媽媽的舌頭——我學習語言的心得》《爸爸的舌頭——天大談藝錄》《美國總統牌馬桶》《四十而大惑》《自由之家逸事》《走進圍城》《誰出賣了西湖》《雕刻不朽時光》等十餘部文學作品。

從齊一民“言文一致”解讀日本國家演變

2014年是甲午戰爭120周年,齊一民博士的新作《日本語言文字脫亞入歐之路》由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該書受到了專家、讀者的青睞和有關部門的重視。
一、日本的“言文一致”運動
日本“言文一致”是指日語使口語和書面語一致的文體,亦指日本近現代為此目的的運動。“言文一致”最初是於幕府末期由受西歐影響的洋學者們提出的。之後福澤諭吉採用寫文章讀給他人聽而修改的寫作方法,於明治時期形成風氣。
在《日本語言文字脫亞入歐之路》一書中,齊一民博士寫道:“言文一致”是對日本自明治維新開始直到“二戰”結束的語言變革過程的統稱,其內容包括文字(“國字”)、文體(“國文”)以及通用語(“國語”)和文學等諸多方面,所波及的對象包括日本的民俗社會和國家形態等諸多層面,可以說,近代日本國家的形成是與“言文一致”密不可分的。對近代日本的社會文化來說,發生於19世紀晚期直至20世紀中期的那場“言文一致”運動,對日本的影響是巨大的。社會的變革和語言的變革相互作用,其變革的力度和深度,都是前幾個世紀所未有的。
二、“言文一致”與近代日本國家演變的關係
齊一民認為,對“言文一致”內容的揭示和深入研究是研究日本近代乃至當代國家和社會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步驟。在研究中,他發現:日語語言文學上的“言文一致”的過程與日本建立新的國家模式以及“脫亞入歐”的理念相輔相成,言文一致的主旨是脫離原有的漢文、漢文表達模式並增加表音文字的比重,從而趨近歐洲的語音文字,因此研究“言文一致”發生的歷史背景和原因,對研究日本如何實施“脫亞入歐”戰略並最終成為一個具有擴張性質的國家,也會起到重要的參考作用。
齊一民在書中進一步闡述了他在對“言文一致”研究中所產生的寫作動機與問題意識。
(一)尋找日本近代文學“之本”。“語言是存在之家”,在本書中,我們試圖用研究載體——近代日本語言的革新作為研究的“內容”本身,或者說我們將語言變化過程以及原因的研究作為研究的核心,通過勾勒從明治維新直至“二戰”結束後的重大“語言事件”——包括廢除漢字、羅馬字、拉丁化運動等,以其作為主軸來展現近代文學史的“內容”,來描述近代日本社會的發展和變化。若能以這樣一種新的語言本體觀的眼光來重新關照日本現代文學形成初期的言文一致文學語言觀,我們便可以發現,它不僅僅是單純的語言工具的革命或文學形式上的革命,更是思維方式的革命,是深刻的思想運動。因此可以說,近代日本文學革命是通過現代白話語言系統的確定來實現的。
(二)從日本在漢字表中增加數量的爭論中看研究問題的“當下性”。2010年,日本《朝日新聞》上刊登了一篇對前日本語學會會長、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野村雅昭的採訪,標題是《莫要再增加漢字,日本語或將滅亡》(常用漢字を増やすな 日本語が滅びる)。野村雅昭在採訪中極力反對正在醞釀並即將付諸實施的對“常用漢字表”的修改。日本政府擬於在2011年內通過內閣發布作為日本社會漢字使用指南的新版“常用漢字表”。新表將在現有基礎上增加196字,刪除5字,總計2136字。這是自1946年“當用漢字表”(1850字)、1981年“常用漢字表”(1945字)之後,日本時隔29年進行的二戰後第三次漢字改革。此次總計增95個漢字,大幅超過1981年。作為日本語言的著名學者,野村雅昭反對進一步增加漢字的數量,他說:“我們應該限制漢字的數量,如果不那么做的話,日語就會滅亡!”“制定‘常用漢字表’的目的是為了讓全體國民無障礙地讀寫漢字,是為了幫助‘疏通’字義,成為社會生活中套用漢字的依據,但這次修訂違背了這個宗旨。”野村雅昭對修編《常用漢字表》的反對是明治維新以來“言文一致”運動在當下日本的餘波。這篇報導所圍繞的所有核心議題:關於日本語言的國際性、關於漢字數量的多少、關於漢字筆畫的繁瑣、關於表音的日本假名和表意的漢字元號的功能以及孰優孰劣等等,我們幾乎都能夠在本書中尋找到它們的蹤跡,或者說這個日本21世紀文字的又一個“小小變動”,完全可以被視為明治維新之後開始直到二戰結束後的1946年才最終完成的言文一致路程在65年過後的“未完成敘事”的有一個組成部分,是同一個“故事”的新時代續寫。這個時代的“新”和中國崛起後漢語的地位有關;這個時代的“新”也和東亞漢字圈在世界版圖中的重新定位有關。變換一種說法就是,“言文一致”的話題在21世紀還仍然是個“活著”的話題,可以在新的背景,用新的姿態、新的視覺、新的視野、新的心態進行研究的課題。
(三)從語言文字中尋找日本近代國家的嬗變性和侵略性質之本。近代日本是個嬗變性和擴張性兼具的國家。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躍上“文明”台階之後,在福澤諭吉“脫亞入歐”思想的指導下走上了一條“脫亞”之路。1894-1895年,甲午海戰日本取勝之後東亞原本以中國為核心的“華夷體制”進一步崩潰,1900年日本重兵參與鎮壓義和團運動,《辛丑條約》之後華夷體制全面解體而日本卻一躍成為亞洲強國。1902年日本和英國締結同盟,跨出了“入歐”的第一步。之後,日本通過1904年的日俄戰爭等一系列戰爭崛起,並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續行其“脫亞入歐”的戰略,直至“二戰”日本徹底戰敗之後,這個從明治維新之後開始的企圖憑堅船利炮獨踞亞太、“開拓萬里波濤,布威於四方”的野心才被徹底擊破。
那么,在“脫亞入歐”的國家整體戰略之下,日本內部的語言和文化又走過了怎樣的“脫亞入歐”之路並與之配合呢?其答案就是日本從明治維持開始探索的“言文一致”之路。“言”和“文”一致就是“口語文”和“文語文”的統一。在儒教為主的意識形態統治下,直至明治維新,日本的“文”都是以“漢文”為正統的“文”,“文”和民間口語嚴重脫離,而大量漢字的存在是使“言”、“文”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因此,實現言文一致之路就演變成一條“脫離漢字、漢文”之路,就是從當時以漢字、漢文為主要載體的東亞“漢字文化圈”逐步脫離出去的道路。由此,“脫亞”的實質變成了“脫漢”,“入歐”的內容變成了模仿歐洲在語言中增加表音文字(假名)的比重。正因為如此,我們將“言文一致”的道路表述成一條“語言的脫亞入歐”、“脫離華夷體制”、“建立日夷體制”之路,是一條和日本近代國家體制的轉變並行和相輔相成的道路,而研究日本“國家的脫亞入歐”和“語言文字的脫亞入歐”二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對我了解日本國家的演變至關重要,這也正是本書的主要目的之一。
(四)、以史為鑑,從日本“脫離漢字圈”以及近代與中國的矛盾的研究中探尋中日兩國當代關係的處理方法。自從日本19世紀“脫亞入歐”開始,中日兩國的關係從近現代直到當代都是始終在“冷熱交替”中徘徊,21世紀初開始的島嶼問題上的紛爭會使中日在未來的很長時間內進入另一次難於化解的新的對峙狀態。那么我們怎么從日本在歷史上對華的“舉措”的研究中尋找應對日本的方法呢?或許我們能從日本在近代文字改革的過程尤其是背景因素中里得到局部的有用的答案,因為我們發現,雖然是“言文一致”為最終目標的文字改革,但日本近代的文字改革是和日華關係密切相關的,尤其是中日甲午戰爭對日本在語言文字上走上一條“脫漢入歐”的道路作用極大,可以說日本的語言改革是和中國在世界的地位以及中日兩國之間實力的漲落密不可分的。本書要做的就是再次回到一百多年前中日之間的關係糾葛中,再次尋找國家關係在兩國文字文化之間發生的作用以及最終產生的結果、再次梳理矛盾糾葛之中的偶然、必然的原因,並將其按照邏輯化、條理化的方法處理和歸類,從而尋找出一組組中日間文字文化上的基因的譜系以及順變、裂變的痕跡,進而嘗試著將其解讀以及解釋,據之,我們就或許可以獲得對解決處理21世紀中日新“嬗變”和新糾結的有參考意義的方案。
三、《日本語言文字脫亞入歐之路》的社會價值與現實意義
《日本語言文字脫亞入歐之路》出版後,相關專家對該書給予首肯。
有專家認為,一方面,本書將“言文一致”“脫亞入歐”從語言文字層面的研究推進到了文學層面,進而拓展到思維方式、社會文化、國家戰略、國家體制的層面,通過對歷史、哲學以及社會等方面的關照,立體地展開論述,提示了“語言研究”的哲學和意識形態意義。同時,本書還將這一發生在明治維新之後的語言文字變革延伸到21世紀的當下語境中,使問題的探討更具現實意義。
另一方面,本書作者力圖從語言文字中求證日本在近代歷史的發展中形成的國家嬗變性和侵略性質,並追問這種嬗變性和侵略性質的本質原因,並希望能夠通過日本的“脫離漢子圈”現象,討論中日兩國當代關係的處理方法。我們不難看出,作者不僅把自己的研究視域交集於中日相關歷史與文化的共有領域,也希望為當下的中日關係處理建設有意義的參考背景,對當下有關部門處理中日關係問題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信息與思維取向。
書評人任玲則認為,日本人天然的慕強心理,大約是脫亞入歐的潛在基礎,也是最根本的“言文一致”活動興起的源頭。西方經濟文化得到日本人的推崇乃至膜拜,明治維新實則為日本逐漸偏向西方文化的年代分界線,無論是政治上還是文化上,日本人都需要走“脫亞入歐”之路,因為島國的局限性,日本更擅長文化上的學習和效仿,因此“言文一致”成為日本向西方靠攏的第一步。“國家的脫亞入歐”和“語言文字的脫亞入歐”二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從本書對日本文字脫亞入歐,乃至日本國家脫亞入歐的研究和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國家關係在兩國文字文化之間發生的作用以及最終產生的結果,從而閱讀中日間文化基因譜系錯綜複雜的關係,這些都有助於我們從不同角度讀懂中日間忽冷忽熱的雙邊關係背後的深層原因。言文一致,既是日本擺脫舊日的宗主國的明確信號,也是它仍舊無法割除自身文化根源的證明,日本“白話文”運動的影響直至今日,仍舊存在,不過隨著中國的強勢崛起,漢字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也許還將發生不同的變化。然而無論如何,言文一致活動,與明治維新一起,推倒了日本人心中隔離西方文化的圍牆,成為西方文化強勢入侵的一個鮮明例證。
四、“言文一致”問題研究的必要性與方法論
如上所述,日本“言文一致”和“脫亞入歐”體現了日本文化、社會思維、國家戰略、國家體制某些本質特徵與根源。而了解這些對處理中日關係至關重要,知己還要知彼。因此,加強對日本“言文一致”和“脫亞入歐”的研究十分必要。
由於日本的言文一致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歷史性的語言變革,因此我們的研究方法是在大量與原始現象有關的資料中,通過整理歸納和考證構建起“現象”的結構和框架,然後返回來用被勾勒出的、新的“整體結構”構成的新的理解,來反觀那些原本零碎分散的元素和現象,賦予其新的意義和“說法”並對其做出新的解釋和判斷。齊一民認為,本書中所體現的研究方法或許可以算作通過日本案例對東亞19世紀末、20世紀初“漢字文化圈”整體變化進行的一次“現象關聯分析”的嘗試。在具體研究中,本書在處理語言學、歷史學方面的資料方面,首先是儘量不做理論上的“預設”,而是小心地考證和求證史實,但又不停留在“求證”本身,而是適度地展開分析,一切判斷都是建立在小心細微的“文本精讀”的基礎之上。
針對以往這一領域研究在“微觀”上的不足,本書將微觀研究和巨觀研究相結合,立足於豐富的原始材料——尤其是日本“言文一致”歷史方面的,將研究建立在近百年來與研究問題相關的充足和詳實的日文原文的史料上進行。微觀的史料考證是巨觀結論評判的基礎,但只有微觀的考證而沒有巨觀的判斷也會讓微觀研究變得沒有意義。尤其是在處理歷史問題——哪怕是文化方面的,巨觀和意識形態上的把握既敏感也必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