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當代佛教與政治

日本當代佛教與政治

《日本當代佛教與政治》是1995年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洪。

基本介紹

  • 作者:高洪
  • ISBN:9787506005494
  • 頁數:196
  • 定價:8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5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根據博士論文修訂。
內容提要
研究日本佛教是我國的世界宗教研究領域中一項重要工作,也是日本研究領域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本文以論述現代日本佛教及其由傳統佛教派生的新興宗教為重點,考察了佛教同日本社會政治事務的種種關聯形態,試圖通過剖析兩者間的內在聯繫,闡明當代日本佛教的地位、作用和影響。不難想見這對於加深認識日本社會乃至日本民族文化,拓寬我國的日本研究領域將不無裨益。
公元6世紀,佛教作為大陸文明的載體經朝鮮半島傳入日本。在千百年的漫長歲月中,佛教完成了日本民族化過程,深深融入日本民族文化、習俗之中。明治維新後,在日本民族急起直追,學習西方,努力實現文明開化。時代的巨變使傳統佛教面臨嚴峻挑戰,開始了近代革新運動的艱難探索。進入本世紀以後,日本社會中超國家主義抬頭,在軍國主義的高壓統治下,佛教 其它宗教一樣,被強行納入“戰時體制”,成了侵略戰爭的犧牲品。
戰後,隨著軍國主義的敗亡,日本社會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在盟軍占領後,通過一系列民主改革措施,廢除了禁錮人們精神的國家神道,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保障,佛教也由此獲得了自主發展的正當權利。《日本國憲法》和《宗教法人法》中,又進一步明確了信仰自由、政教分離等項原則。此後,佛教同其它宗教一樣,擺脫了政權力量的羈絆,朝著脫離世俗的方向邁進。從形式上看,今天的日本社會中政治再無干涉宗教的可能,佛教也真的成了超凡脫俗、與世無爭的精神淨土。然而,這一切並不能徹底割斷佛教同社會政治生活的複雜聯繫。首先,佛教作為特定的宗教意識形態必然要同包含政治在內的其它社會意識形態相互影響,意在追求來世解脫的虛無飄渺的教義理念,說到底仍不外是社會存在曲折的反映。當代社會中,經濟、政治、文化的變遷,難免要投射到佛教之中,給佛教的存在、嬗變乃至發展走向打上時代的印記。其次,佛教信徒無非是現實中的人,龐大的教團終竟要立足於世俗之中,對於物質世界的依賴決定了佛教超塵拔俗的相對性和局限性,無論僧眾或是信徒可謂概莫能免。再次,政治作為經濟的集中表現,總是要反映各個階層的利益,這自然包括公民、教徒一身二任的佛教群體的利益,絕對的政教分離,只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最後,在日本歷史上佛教曾長期高踞社會意識形態頂端,其教義理念經過千百年積澱,對日本民族風俗習慣、思想方法、價值觀念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間接地作用於廣大信徒的政治是非標準。而佛教系統的新興宗教更在宗教理想的感召下,直接左右信徒的選票投向,成為政黨在選舉中“理想的票田”。至於一些廣泛涉及全社會的重大政治問題——如靖國神社問題、環境保護、和平運動等問題,又往往牽動佛教界各宗派,似乎在提醒人們:即使在資本主義經濟、技術高度發達現代日本社會中,佛教這一歷史久遠的特殊意識形態依然發揮著活的社會功能。
本文結構上分為六章。第一章,作為全文的鋪墊,對佛教傳入直至二戰以前的歷史作了鳥瞰式的介紹,透過諸宗派遞嬗軌跡,勾勒出現代以前日本佛教的基本面貌。第二章,以戰後社會變化為中心,試圖分析促使佛教在新形勢下轉變的法制環境和外部條件。其中劃分為盟軍占領時期、《日本國憲法》制定前後和《宗教法人法》頒布後的三個階段。第三章,分述了傳統佛教宗派在當代的基本狀況。從戰後教團的重建和發展入手,探討各派教化活動的,兼及佛教界超越宗派的統一行動,用意在於分析舊有佛教在當今日本的地位和影響力量。第四章,著重論述佛教系統的新興宗教,對其中在社會政治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作用的靈友會、立正佼成會等幾個超級教團進行剖析,同時也對阿含宗、OM真理教這類參政欲望熾烈的“新新宗教”作了觀察,並儘可能從政治方面尋找新興宗教如火如荼的原因。第五章為創價學會與公明黨問題的專章。這個擁有近千萬會員,組建並支持著日本第三大政黨的跨國宗教文化團體,實為日本乃至當今世界上的一個特例。近年來,創價學會同自己的教義母體日蓮正宗間暴發了“宗門之爭”,並將公明黨以及其它社會政治力量裹挾進去,成為引人注目的社會政治問題。最後的第六章,循著政教分離的歷史脈絡,去認識日本社會中政黨與教團的諸種關係。從分析政治勢力將教團作為“選舉票田”的功利主義態度和原因出發,闡述政黨“參與宗教”的種種表現。又從教團組建政治團體、推舉候選人參政以及支持與自己達成默契的黨派間接參與政治生活等三個方面,認識現代佛教在政治生活中謀取利益的途徑,並就“靖國神社”、“和平運動”等具體問題說明佛教宗派投身社會政治運動的實際狀況。
目前,當代日本佛教這一課題在國內尚無專著問世,而日本學術界由於種種原因,對佛教與政治這類敏感問題大多採取迴避態度。加之,不少新興宗教組織帶有神秘性和封閉性,使研究頗為困難。更由於筆者學術水平和時間上的限制,本文在論述上難免掛一漏萬,對問題的分析也必然留有許多值得商榷的餘地。作為結論,筆者在吸收前人學術成果的基礎上,力求不泥舊說,指出即使在資本主義經濟技術高度發達,政教分離原則得到貫徹的現代日本社會中,佛教依然同政治保持著多種聯繫。其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1、僧侶集團同政治事件的聯繫;2、佛教系統新興宗教影響信徒直接參與的政治活動;3、傳統佛教教義理念通過社會倫理道德、民眾價值取向對政治是非標準的間接的、潛在的影響;4、基於佛教教義的某些政治性社會運動。當然,這些聯繫因時代和教派不同還存在許多差異,之於具體教團還必須作具體而中肯的分析。但只要宗教賴以存在的根源和條件尚未消失,佛教便可在日本社會中找到實現自己價值的途徑,不斷發揮出社會功能並長期存在下去。
懇請中日雙方指導教師、各位專家學者指教。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系90級博士生高洪1993年5月

作者介紹

1993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學位:歷史學碩士、哲學博士專業領域:日本政治研究方向:政黨制度
現任職務: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學術兼職:中日關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日本政治研究中心秘書長、佛教研究中心副秘書長。

作品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戰前日本佛教概況
(一) 古代日本佛教沿革
(二) 近代日本佛教的衰落與復興
(三) 戰爭時期的日本佛教
第二章 戰後宗教制度的變革與佛教
(一) 戰後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宗教改革
(二) 《日本國憲法》的宗教條款
(三) 《宗教法人法》的立法過程及主要特徵
第三章 當代日本傳統佛教宗派
(一) 戰後教團的重建與發展
(二) 傳統宗派的教化活動
(三) 超越宗派的佛教界統一行動
第四章 經濟重建與新興宗教崛起
(一) 新興宗教發展概觀
(二) 佛教系新興宗教源流
(三) 新興宗教昌盛的社會政治原因
第五章 創價學會與公明黨
(一) 創價學會建立的歷史過程
(二) 創價學會的教義及政治主張
(三) 公明政治與公明黨
第六章 佛教與日本社會政治
(一) 政黨與教團
(二) 佛教宗派的參政形式
結束語
附錄1、當代日本佛教宗派一覽表
附錄2、當代日本佛教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