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永代藏

《日本永代藏》刊行於1688年(日本元祿元年),作者是井原西鶴,生長於商業重鎮大坂,壯年經商,後來出家為僧,漫遊全國,對商人生活的甘苦相當成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本永代藏
  • 另譯:日本致富寶鑑
  • 刊行時間:1688年
  • 作家:井原西鶴
  • 章節:共六卷
  • 主題:內容以金錢為主題
介紹,編撰,內容,

介紹

日本永代藏》(副題《大福新長者教》;另有中文譯本作《日本致富寶鑑》),日本江戶時代浮世草子作家井原西鶴所作,共六卷,包括三十則短篇。內容以金錢為主題,描寫江戶時期不同商人的故事,有的勤勞節儉、致富成功,有的奢侈淫逸、敗家落魄。作者透過這些故事,以向後人垂鑒經商之道,從而揭示金錢在現實社會的重要性。

編撰

他編寫《日本永代藏》一書,目的是列舉商人們興家立業的故事,以向讀者諄諄善誘,勉力經營。據學者錢稻孫所說,《永代藏》這個書名,本意是永久性庫房,傳之久遠的保險柜,含有永世寶藏之意。正如井原西鶴在本書卷一便介紹了金錢的重要性:“仔細想來,世上不拘什麼願望,其中仗憑金銀的威光而不能如願以償的,普天之下只有生老病死幾件事,除此而外,再無其他,所以說,可寶貴的再沒有勝得過金銀的了”,故此他在卷六里,說明自己寫這部書的必要性:“金銀自有所在,傳聞大略如上。為供後人借鑑,書於日本寶帳”,其用意就是把本書視為興家立業的教科書,受益不盡的傳家寶。

內容

《日本永代藏》共六卷,每卷包括五則短篇,全書共三十則。其中約三分之二是有關致富成功故事,如卷一第三則提到一名寡婦經常在大坂米市掃起地上的米,後成巨富之家;卷三第一則提到一稱為“箸屋甚兵衛”的人物,每天撿木匠扔掉的碎木料,做成筷子後出售,漸次發跡;卷二第四則提到一名捕鯨漁民,研究出鯨魚保鮮法而致富。這些都是憑藉勤勞、節儉、才智而智富的例子。
本書亦約有三分之一故事是有關破產失敗,如卷一第二則提到某富商的兒子繼承家業後,因迷戀女色而傾家蕩產;卷四第四敗記一個開茶莊而發財的商人,見利忘義,把煮過的茶根當茶葉賣,後來更發瘋而死去。這些是因驕奢淫樂或不正直而事業失敗的例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