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宋元版漢籍選刊

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宋元版漢籍選刊

本書是一部大型古籍叢刊,共收六十六種中國古籍,都是中國宋代元代刊刻、後來流傳到日本、現今保存在宮內廳書陵部的珍貴典籍。所收者或為海內外孤本,未見其他藏書機構收藏者;或者在同書諸多版本中宮內廳藏本是初刻本或較早版本者;或者中國國內(包括大陸和台灣)藏本是殘本,而宮內廳藏本是足本或較全者;或者概述學術價值甚高,二海內外至今未有影印本或排印本者。每種書前均附有專家撰寫的影印說明。如朱熹傳、許謙音釋《詩集傳音釋》、呂祖謙撰《十七史詳節》、李昉撰《太平御覽》等。

基本介紹

  • 書名: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宋元版漢籍選刊
  • 作者: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 編
  • ISBN:9787532567188
  • 定價:88000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裝幀:精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這套《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宋元版漢籍選刊》共收66種中國古籍,都是中國宋代元代刊刻的、後來流傳到日本、現今保存在宮內廳書陵部的珍貴典籍。
宮內廳書陵部現藏宋元版漢籍為144種。我們已全部複製回國。這次從中精選出這66種影印出版。精選的標準是:(一)宮內廳藏本為海內外孤本,未見其他藏書機構收藏者;(二)在同書諸多版本中,宮內廳藏本是初刻本或較早版本者;(三)中國國內(包括大陸和台灣)藏本是殘本,而宮內廳藏本是足本或較全者;(四)該書學術價值甚高,而海內外至今未有影印本或排印本者。
這次影印,我們一仍宮內廳所藏這批古籍的現狀,不做校改、修補和任何加工。包括日本閱讀者所加的批校也予保留。
影印前,我們做了一些必須的工作。一是組織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員會秘書處和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中心的13位專家將從宮內廳複製回來的144種宋元版古籍與國內所藏同種古籍做了比較研究,從中選擇最具出版價值的古籍。二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為影印的每一種古籍撰寫《影印說明》,介紹或考訂作者生平仕履,揭示該書的學術價值;並根據歷代書目和存世版本考辨該書的版本源流和價值。
我們這樣工作的成果之一是發現宮內廳所藏144種宋元版漢籍中至少有四種不是宋元版。一是晉杜預的《春秋經傳集解》三十卷,宮內廳著錄為南宋淳熙三年刻本,實際是明代據南宋淳熙刻本覆刻印行的。(見顧永新《淳熙小字本<春秋經傳集解>版本考》,待發)二是南宋王應麟的《困學紀聞》二十卷,宮內廳著錄為元刊本,實際是明正統年間翻刻元泰定二年慶元路儒學刊本。(見盧偉《宮內廳藏<困學紀聞>考》,待發)三是元王幼學的《資治通鑑綱目集覽》五十九卷,宮內廳定為元刊本,實為明洪武年間刊本。(見顧歆藝《宮內廳藏<資治通鑑綱目集覽>考》,待發)四是南宋劉應李的《翰墨全書》(《新編事文類聚翰墨全書》),前集100卷、後集34卷。宮內廳著錄為元刊本,實際是明初刊本。(見吳國武《宮內廳藏<翰墨全書>考證》,待發)
日本宮內廳書陵部所藏的中國宋元版古籍極為珍貴。
目前,國外收藏中國古籍數量最多、珍貴程度最高的,當屬東鄰日本。日本收藏中國古籍的機構中又以靜嘉堂文庫、宮內廳書陵部所藏中國宋元版古籍為多。
宮內廳書陵部是日本天皇的皇家藏書機構。它創建於公元701年(日本文武天皇大寶元年),當時稱作“圖書寮”,隸屬中務省。1884年改稱“宮內省圖書寮”,1949年更名“宮內廳書陵部”。它所收圖書,歷經13個世紀的累積,數量多,品質精。其中,中國古籍占有極為突出的位置。從目前已公開的部分書目看,所收中國古籍宋刊本75種、元刊本69種、明刊本336種,另有唐寫本6種、元鈔本5種、明鈔本30種。其中,有的是中國國內未有收藏的版本,有些是中國所藏為殘本而書陵部所藏為全本。
現從這次影印出版的66種書中,舉數例以見其價值:
1、《尚書正義》,宮內廳所藏為唐孔穎達單疏本,二十卷,十七冊。南宋孝宗前期據北宋監本覆刻,為日本稱名寺僧人圓種從宋朝帶回日本。現為海內外孤本。
2、《初學記》,唐徐堅等撰,宮內廳藏本為南宋紹興十七年刊本,而國內已無宋刊本,所存最早的是明嘉靖十年安國桂坡館刊本。
3、《三蘇文粹》,宮內廳藏本為南宋初年刊本,100卷,完整不殘。而國內不存此本,所存最早的是國家圖書館收藏的南宋末期寧宗時刊的70卷本。
4、《全芳備祖》(《天台陳先生類編花果卉木全芳備祖》),宮內廳藏本為宋刊本,殘本,存41卷(全本應為58卷)。而國內已不存宋刊本。
5、《東坡集》,宮內廳藏本為南宋初孝宗時刊本,分前後集。前集共40卷,存37卷(缺卷34、35、36卷)。後集共20卷,存8卷(卷1—8)。而國內,國家圖書館有與此相同的宋孝宗時刊本,僅存前集30卷,較宮內廳藏本缺7卷,且無後集。上海圖書館僅存此本8頁。
6、《楊氏家藏方》,二十卷,宋楊倓撰。宮內廳所藏為南宋淳熙年間刊本。中國大陸、台灣均不存此刻本,僅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有此本鈔本。
這套《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宋元版漢籍選刊》的工作,從1997年下半年開始,至今(2012年10月)已有15年。大體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以複製為主。時間是從1997年至2005年的8年間。其中,起了關鍵作用的,中國方面是北京大學的郝平教授,日本方面是東京經營文化研究所所長長島要市教授。由於他們的傑出才幹得以使這批宋元版古籍全部複製給我們。如今,郝平教授已任中國的教育部副部長,長島要市教授已於幾年前作古。第二階段是以研究為主。時間是從2000年至今(2012年)的12年間(兩個階段在時間上有所交疊)。這一階段出力最多的是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的楊忠教授,他協助我組織了後期工作,並審看了各位學者所寫出的影印說明。
這套書能夠出版,得益於參加寫出影印說明的各位學者,他們是(按音序):安平秋、曹亦冰、陳曉蘭、顧歆藝、顧永新、林嵩、劉瑛、劉玉才、盧偉、王嵐、吳國武、楊海崢、楊忠。他們對所寫的這些宋元版漢籍在世界範圍內做了全面調查、目驗和比勘,而後才寫出該書的影印說明。
這套書從複製到遴選出可供出版的古籍的過程,還得到許多朋友的幫助,他們大多已列進編委的名單之中。
我自己,自始至終參加了這套叢書的工作。
這套叢書,是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簡稱古委會)的科研規劃重點項目。後來又得到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的支持,列入該機構的出版規劃重點項目。2010年國家社科基金辦將以我為首席專家的《國外所藏漢籍善本叢刊》列為國家社科基金支持的重大項目,而這套《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宋元版漢籍選刊》是其中的第一種,因此,這套書也是國家社科基金的重大項目。
這套叢書,從啟動之初,於1997年12月就得到日本宮內廳的書面同意,允許在中國正式出版。同時,在日本法律界朋友的提示與幫助下,得以在日本國文部科學省和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備案。
這套書中的21種曾於2001年、2002年分兩次由線裝書局以線裝的形式影印出版。這次改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包括了這21種。藉此懷念線裝書局的王大路先生,他已於幾年前辭世。感謝王興康編審、趙昌平編審、高克勤編審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各位朋友的支持和細緻工作使本叢書得以面世。

作品目錄

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宋元版漢籍叢書分冊目錄
1 程朱二先生周易傳義十卷 (宋)程頤傳(宋)朱熹本義 顧永新 元刊本
2 周易本義附錄集注十卷 (元)張清子編 顧永新 元刊本
3 尚書正義二十卷(一) (唐)孔穎達撰 卷1—卷9 顧永新 宋刊本
4 尚書正義二十卷(二) 卷10—卷20
5 呂氏家塾讀詩記三十二卷(一) (宋)呂祖謙撰 卷1—卷19 顧永新 宋刊本
6 呂氏家塾讀詩記三十二卷
(二) 卷20—卷32
7 詩集傳音釋十卷
詩童子問二十卷(一) (宋)朱熹集傳
(元)許謙音釋
(宋)輔廣撰
卷1—卷3(缺2) 顧永新
顧永新 元刊本
8 詩童子問二十卷(二) 卷4—卷20
9 詩緝三十六卷(一) (宋)嚴桀撰 卷1—卷17 顧永新 元刊本
10 詩緝三十六卷(二) 卷18—卷36
11 禮記集說十六卷(一) (元)陳澔撰 卷1—卷8 曹亦冰 元刊本
12 禮記集說十六卷(二) 卷9—卷16
13 春秋經傳集解三十卷(一) (晉)杜預集解 卷1—卷8 顧永新 宋刊本
14 春秋經傳集解三十卷(二) 卷9—卷16
15 春秋經傳集解三十卷(三) 卷17—卷23
16 春秋經傳集解三十卷(四) 卷24—卷30
17 春秋胡氏傳附錄纂疏三十卷(一) (宋)胡安國傳
(元)汪克寬纂疏 卷1—卷7 顧永新 元刊本
18 春秋胡氏傳附錄纂疏三十卷(二) 卷8—卷14
19 春秋胡氏傳附錄纂疏三十卷(三) 卷15—卷21
20 春秋胡氏傳附錄纂疏三十卷(四) 卷22—卷30
21 春秋諸傳會通二十四卷(一) (元)李廉撰 卷1—卷13 顧永新 元刊本
22 春秋諸傳會通二十四卷(二) 孝經一卷 (元)李廉撰
(唐)李隆基注 卷14—卷24
顧永新
宋刊本
23 論語註疏十卷
附音傍訓論語句解二卷 (魏)何晏集解
(宋)邢昺疏
(宋)李公凱撰 顧永新
顧歆藝 宋刊本
元刊本
24 四書輯釋十四卷(一) (元)倪士毅輯釋 孟子輯釋 顧永新 元刊本
25 四書輯釋十四卷(二)
四書章圖纂釋五卷
(元)程復心撰 大學、中庸朱子或問
顧永新
元刊本
26 爾雅註疏十一卷 (晉)郭朴注
(宋)邢昺疏 顧歆藝 宋刊本
27 集韻十卷(卷一原缺) (宋)丁度撰 顧歆藝 宋刊本
28 古今韻會舉要三十卷(一) (宋)黃公紹編
(元)熊忠舉要 卷1—卷7 吳國武 元刊本
29 古今韻會舉要三十卷(二) 卷8—卷
30 古今韻會舉要三十卷(三) 卷
31 史記一百三十卷(一) (漢)司馬遷撰
(南朝宋)裴駰集解
(唐)司馬貞索隱 卷1—卷9 安平秋 元刊本
32 史記一百三十卷(二) 卷10—卷19
33 史記一百三十卷(三) 卷20—卷35
34 史記一百三十卷(四) 卷36—卷55
35 史記一百三十卷(五) 卷56—卷84
36 史記一百三十卷(六) 卷85—卷110
37 史記一百三十卷(七) 卷111—卷130
38 東都事略卷一百三十(一) (宋)王偁撰 曹亦冰 宋刊本
39 東都事略卷一百三十(二)
40 東都事略卷一百三十(三)
故唐律疏議。名例篇
(唐)長孫無忌等撰
林嵩
元刊本
41 十七史詳節二百七十三卷(一) (宋)呂祖謙纂 林嵩 元刊本
42 十七史詳節二百七十三卷(二)
43 十七史詳節二百七十三卷(三)
44 十七史詳節二百七十三卷(四)
45 十七史詳節二百七十三卷(五)
46 十七史詳節二百七十三卷(六)
47 十七史詳節二百七十三卷(七)
48 十七史詳節二百七十三卷(八)
49 十七史詳節二百七十三卷(九)
50 十七史詳節二百七十三卷(十)
51 通典二百卷(一) (唐)杜佑纂 卷1—卷25 楊忠 宋刊本
52 通典二百卷(二) 卷26—卷57
53 通典二百卷(三) 卷58—卷93
54 通典二百卷(四) 卷94—卷121
55 通典二百卷(五) 卷122—卷154
56 通典二百卷(六) 卷155—卷178
57 通典二百卷(七) 卷179—卷200
58 太平寰宇記二百卷(一) (宋)樂史編撰 卷1—卷108 劉玉才 宋刊本
59 太平寰宇記二百卷(二) 卷109—卷200
60 新編四六必用方輿勝覽七十卷(一) (宋)祝穆編撰 劉玉才 宋刊本
61 新編四六必用方輿勝覽七十卷(二)
62 新編四六必用方輿勝覽七十卷(三)
63 本草衍義二十卷
新編類要圖注本草四十二卷(一) (宋)寇宗奭撰
(題宋)劉信甫校正
卷1—卷5 陳曉蘭
陳曉蘭 宋刊本
宋刊本
64 新編類要圖注本草四十二卷(二) 卷6—卷21
65 新編類要圖注本草四十二卷(三) 卷22—卷42
66 楊氏家藏方二十卷 (宋)楊倓撰 曹亦冰 宋刊本
67 魏氏家藏方十卷 (宋)魏峴撰 曹亦冰 宋刊本
68 諸病源候論五十卷(一) (隋)巢元方撰 劉瑛 元刊本
69 諸病源候論五十卷(二)
增廣太平惠民和濟局方五卷
(宋)陳師文等校正
劉瑛
元刊本
70 文中子中說十卷
論衡二十五卷(一) (題隋)王通撰
(宋)阮逸注
(東漢)王充撰
卷1—卷13 顧歆藝
顧歆藝 宋刊本
宋刊本
71 論衡二十五卷(二)
遊宦紀聞十卷
(宋)張世南撰 卷14—卷25
顧永新
宋刊本
72 初學記三十卷(一) (唐)徐堅等編撰 卷1—卷14 劉玉才 宋刊本
73 初學記三十卷(二) 卷15—卷30
74 太平御覽一千卷(一) (宋)李昉等撰 吳國武 宋刊本
75 太平御覽一千卷(二)
76 太平御覽一千卷(三)
77 太平御覽一千卷(四)
78 太平御覽一千卷(五)
79 太平御覽一千卷(六)
80 太平御覽一千卷(七)
81 太平御覽一千卷(八)
82 太平御覽一千卷(九)
83 太平御覽一千卷(一0)
84 太平御覽一千卷(一一)
85 太平御覽一千卷(一二)
86 太平御覽一千卷(一三)
87 太平御覽一千卷(一四)
88 太平御覽一千卷(一五)
89 太平御覽一千卷(一六)
90 太平御覽一千卷(一七)
91 太平御覽一千卷(一八)
92 太平御覽一千卷(一九)
93 太平御覽一千卷(二0)
94 太平御覽一千卷(二一)
95 太平御覽一千卷(二二)
96 太平御覽一千卷(二三)
97 太平御覽一千卷(二四)
98 太平御覽一千卷(二五.)
99 太平御覽一千卷(二六)
100 太平御覽一千卷(二七)
101 花果卉木全芳備祖五十八卷 (宋)陳景沂編輯 楊忠 宋刊本
102 四六發遣膏馥集四十一卷(前集十卷續集十一卷後集十卷別集十卷) (宋)楊萬里、李劉撰 周公恕、陳范 編類 楊忠 宋刊本
103 纂圖增新群書類要事林廣記二十卷(一) (宋)陳元靚編 曹亦冰 元刊本
104 纂圖增新群書類要事林廣記二十卷(二)
105 新編排韻增廣事類氏族大全十卷 撰者不詳 曹亦冰 元刊本
106 世說新語三卷 (南朝宋)劉義慶撰 (梁)劉孝標註 曹亦冰 宋刊本
107 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一) (唐)實叉難陀譯 卷1—卷40 劉玉才 宋刊本
108 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二) 卷41—卷80
109 禪林類聚二十卷(一) (元)釋道泰、智境編纂 卷1—卷5 劉玉才 元刊本
110 禪林類聚二十卷(二) 卷6—卷10
111 禪林類聚二十卷(三) 卷11—卷15
112 禪林類聚二十卷(四) 卷16—卷20
113 正法眼藏三卷 (宋)釋宗杲撰 曹亦冰 宋刊本
114 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十卷(一) (宋)釋法應輯集
(元)釋普會續輯 卷1—卷6 楊忠 元刊本
115 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十卷(二) 卷7—卷10
116 聯燈會要三十卷(一) (宋)釋悟明撰 卷1—卷10 曹亦冰 元刊本
117 聯燈會要三十卷(二) 卷11—卷20
118 聯燈會要三十卷(三) 卷21—卷30
119 集千家注分類杜工部詩二十五卷(一) (唐)杜甫撰
(宋)徐居仁編 黃鶴補註 卷1—卷7 王嵐 元刊本
120 集千家注分類杜工部詩二十五卷(二) 卷8—卷18
121 集千家注分類杜工部詩二十五卷(三)
寒山詩集不分卷
(唐)寒山撰 卷19—卷25
劉玉才
宋刊本
122 歐陽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存六十九卷)(一) (宋)歐陽修撰 卷24—卷80 王嵐 宋刊本
123 歐陽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存六十九卷)(二) 卷81—卷97
124 歐陽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存六十九卷)(三) 卷98—卷117
125 歐陽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存六十九卷)(四) 卷118—卷153
126 王文公文集七十卷(一) (宋)王安石撰 卷1—卷19 楊忠 宋刊本
127 王文公文集七十卷(二) 卷20—卷39
128 王文公文集七十卷(三) 卷40—卷70
129 王荊文公詩五十卷(一) (宋)王安石撰
李璧箋注 劉辰翁評點 卷1—卷33 楊忠 元刊本
130 王荊文公詩五十卷(二)
景文宋公集存十八卷
(宋)宋祁撰 卷34—卷50
卷26—卷125
顧歆藝
宋刊本
131 東坡集四十卷(一) (宋)蘇軾撰 卷1—卷14 楊忠 宋刊本
132 東坡集四十卷(二) 卷15—卷29
133 東坡集四十卷(三)
東坡後集八卷
(宋)蘇軾撰 卷30—卷40
134 王狀元集百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二十五卷(一) (宋)蘇軾撰
題 王十朋纂集 卷1—卷7 楊忠 宋刊本
135 王狀元集百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二十五卷(二) 卷8—卷19
136 王狀元集百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二十五卷(三) 卷20—卷25
137 重廣分門三蘇先生文粹一百卷(一) (宋)蘇洵、蘇軾、蘇轍 撰 卷1—卷35 楊忠 宋刊本
138 重廣分門三蘇先生文粹一百卷(二) 卷36—卷69
139 重廣分門三蘇先生文粹一百卷(三) 卷70—卷100
140 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一) (宋)楊萬里撰 卷1—卷5 楊忠 宋刊本
141 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二) 卷6—卷22
142 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三) 卷23—卷38
143 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四) 卷39—卷63
144 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五) 卷64—卷80
145 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六) 卷81—卷94
146 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七) 卷95—卷111
147 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八) 卷112—卷123
148 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九)
誠齋先生南海集八卷 卷124—卷133
楊忠
宋刊本
149 崔舍人玉堂類稿二十卷(附 西垣類稿) (宋)崔敦詩撰 顧歆藝 宋刊本
150 北澗集十卷(北澗外集、北澗語錄不分卷) (宋)釋居簡撰 劉玉才 宋刊本
151 中州集十卷(附中州樂府一卷) (金)元好問編撰 曹亦冰 元刊本
152 村西集十六卷
西翁近稿十一卷 (元)譚景星撰
(元)譚景星撰 顧歆藝
顧歆藝 元刊本
元刊本
153 文選(贛州本)六十卷(一) (南朝梁)昭明太子編撰 (唐)五臣並李善等注 卷1—卷6 楊海崢 宋刊本
154 文選(贛州本)六十卷(二) 卷7—卷15
155 文選(贛州本)六十卷(三) 卷16—卷23
156 文選(贛州本)六十卷(四) 卷24—卷30
157 文選(贛州本)六十卷(五) 卷31—卷38
158 文選(贛州本)六十卷(六) 卷39—卷45
159 文選(贛州本)六十卷(七) 卷46—卷53
160 文選(贛州本)六十卷(八) 卷54—卷60
161 文選(明州本)六十卷(一) (南朝梁)昭明太子編撰
(唐)李善等注 卷1—卷9 楊海崢 宋刊本
162 文選(明州本)六十卷(二) 卷10—卷20
163 文選(明州本)六十卷(三) 卷21—卷30
164 文選(明州本)六十卷(四) 卷31—卷41
165 文選(明州本)六十卷(五) 卷42—卷52
166 文選(明州本)六十卷(六) 卷53—卷60
167 國朝文類七十卷(一) (元)蘇天爵編 卷1—卷17 盧偉 元刊本
168 國朝文類七十卷(二) 卷18—卷34
169 國朝文類七十卷(三) 卷35—卷49
170 國朝文類七十卷(四) 卷50—卷7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