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偽統治區奴化教育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期間(1931~1945),在其占領區所實施的奴役中國人民的、法西斯的殖民地教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偽統治區奴化教育
- 時間:1931~1945)
- 國家:日本
- 地區:華北、華東
背景,發展歷程,
背景
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期間(1931~1945),在其占領區所實施的奴役中國人民的、法西斯的殖民地教育。東北淪陷區的教育,通稱為“偽滿教育”,華北、華東等淪陷區的教育,通稱為“汪偽教育”。偽滿奴化教育的實施,大體分為兩個階段:
發展歷程
第一階段 (1931~1937), 主要是建立以奴化教育為核心的殖民地教育體系。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軍對各級學校,特別是大、中學校進行了瘋狂破壞和血腥鎮壓,封閉了東北大學等許多所學校,並逮捕和屠殺了大批愛國師生。同時偽滿按照所謂“王道立國” 的精神,頒布一系列 “通令”、“院令”。規定“重仁義、講禮讓,發揚王道主義,對於人民生活方面,力謀其獨立安全,交誼方面,崇尚自重節義,而對於世界民族,以親仁善鄰共存共榮,以達於大同”作為教育方針,宣布各校課程暫用《四書》、《孝經》講授,並提出“日滿一體”,“共存共榮”,把"建國宣言",“詔書”,“敕語”、“仁德天皇”、“靖國神社”、“乃木大將”等內容塞進“國定”教科書,向學生灌輸崇拜日本天皇、服從傀儡皇帝的意識,以及畏天、信神、自卑、 服從的思想意識。此外, 還按照日本特務機關批准的《統制學生思想方案》的要求,對學生的日常生活、課外活動進行嚴厲地管束與監督。與這些奴化訓練並行的是“思想整肅”,即逮捕和屠殺愛國師生。查禁和銷毀排日教材。日本侵略軍規定每年2~3月、10~11月為“犯罪節”,強迫進行“大檢舉”、“大揭發”,以武力強化其法西斯統治。
隨著日本侵略軍統治的加強,殖民地學校體系逐步建立。1933年開始整頓初等教育, 著眼城市, 重視邊陲。1934年恢復 113所中學,並把這些普通中學“職業化”,分成農、工、商、家政等科,變成培養技工的職業學校。在高等教育方面, 取代原來高等學校的是各種“養成所”、“訓練所”,它們是培植直接為日本侵略軍服務的漢奸、特務、警察及各種爪牙的場所。1934年後,恢復和舉辦少數高等學校。最先恢復的是奉天醫學專門學校、哈爾濱醫學專門學校。接著開辦吉林高等師範學校、奉天高等農業學校、日語專修學校以及建國大學等。 這些學校旨在培養殖民地的統治者。 其特點是:①日語化;②職業化;③“日滿共學化”。此外,還有為日本人而開辦的中、國小校,這類學校大部由“滿鐵"統管,分三種類型:開拓團的日人學校;“關東州”的日人學校;東北各城鎮、鄉村的日人學校。到1936年,日本國小就達131所,小學生達56000餘人。1937年偽滿公布《新學制》,標誌著奴化教育制度的確立。
第二階段(1937~1945),日本侵略軍繼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又發動太平洋戰爭,幻想鯨吞中國、霸占亞洲。隨著侵略範圍的擴大、占領時間的延長,它對東北占領區又推行一種以懷柔為主的統治政策,以實現其“以戰養戰”的方針。對偽滿教育提出的任務是加強奴化教育的實施。
1937年5月2日,偽滿公布《新學制》,建立了系統的奴化教育體系。在《學制要綱》中明確規定了教育方針和學校體系。教育方針是“遵照建國精神及訪日宣詔之趣旨,以鹹使體會日滿一德一心不可分之關係及民族協和之精神,闡明東方道德,尤致意於忠孝之大義,涵養旺盛之國民精神,陶冶德性,並置重於國民生活安定上所必需之實學,授與知識技能,更圖保護增進身體之健康,養成忠良之國民為教育之方針”。這個方針要求學生必須崇拜天皇和偽滿皇帝,讚頌“日滿親善”、“萬邦協和”;為“大東亞聖戰”效勞。規定的學校體系共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個階段和師道教育、實業教育兩個部門。初等教育仍為四二制,但加添了1~3年單級制的國民學舍和國民義塾。 中等教育降為四年制,縮短 2年,並分別設國民高等學校、女子國民高等學校。前者分農、工、商、水產、商船五科,後者分家事、裁縫等科,以加強實業訓練。普通中學變為實業學校。高等教育則由四年制改為三年制,其程度僅相當於原中學水平。整個學程13年,比“七·七”事變前縮短3年,比當時日本國內的學制少5年,反映了殖民地學制學程短、 程度低的特點。 課程設定也作了相應的變動。在《各級學校規程》中規定國小把原來的國民道德、歷史、地理、自然等課,“行以有機的統合”,變為綜合性的“國民科”,這是蓄意宣傳東北非中國領土、滿族非中華民族、日本和滿洲是父子的從屬關係等消除國家觀念,抹煞民族意識的國民道德課。以日語講授占總學時的一半。中學和大學把原來的經學、修身課合併,改為宣傳 “日滿不可分”的 “皇道”的國民道德課。把日語定為“國語”,國語改為“滿語”,日語講授的時數在各科中為最多者,企圖體現偽滿文化的發展要以“大和民族”文化為主的精神。實業課則取消系統知識、基本理論的講授,代之以實際操作和訓練,以便培養普通技工,為其經濟掠奪服務。
1941年後,為適應擴大侵略戰爭的需要,偽滿教育又進行一些改動。主要是大、中學校普遍實行“日滿共學制”, 各級學校減少全年授業日數, 增設“終日實習”、“終日訓練”、“勤勞奉仕”等課,強迫學生進行大量體力勞動。將“國民道德"課改為“建國精神"課,集中宣揚“唯神之道”、 “八紘一宇”, 強迫學生擁護“大東亞聖戰”。1944年, 日偽對大學宣布“決戰體制”,實行強化軍事教育,推行徹底的勤勞奉仕制度,加強防衛機能,減少課程時數,縮短畢業年限。最後則強令教育界開展“捐納兵器”等活動,把侵略戰爭的負擔轉嫁到學校師生身上。
“汪偽教育”指以大漢奸汪精衛為首的偽國民政府教育(1940~1945)。它是日本侵略軍為配合其軍事、政治的進攻以及在經濟上的掠奪,在中國內地各淪陷區所實行的奴化教育。它的主要內容和實施狀況大致與偽滿教育相同。只是決定教育方針和各項重大措施的是日本的興亞院及其在中國的聯絡部的文化局。它們不但可以直接指揮偽中央教育部、偽華北教育總署和偽蒙疆教育處,同時還通過各地特務機關直接干涉省、縣教育行政,甚至各級學校。汪偽也是用反動的“建國精神”教育學生,具體內容是“日汪提攜”、“東亞聯盟”、“和平、反共、 建國”等。 手法經常變換,曾盜用孫中山“和平、 奮鬥、 救中國”的口號為汪精衛的“ 和平、 反共、建國”的賣國言論作掩飾。日本侵略軍提出“新民族觀”、“新國家觀”,以“黃種人的共同意識”製造“超國家集團”,妄想把法西斯意識灌輸到中國人民特別是青年學生中去,以便在思想上毒害奴役他們,為日本侵略軍服務。
日偽統治區的奴化教育,在思想上、理論上都沒有超出其他帝國主義的殖民主義教育思想和制度的範圍。它是日本侵略軍標榜“東亞共存共榮”,強化其法西斯統治的重要手段,是為其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服務的。
參考書目
陳元暉著:《中國現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79。
姜念東等合著:《偽滿洲國史》,吉林出版社,長春,1980。
李新等主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通史》第三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