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庶村隸屬雲南省紅河州瀘西縣白水鎮,地處白水鎮東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6.00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水泥路,交通方便,距縣城16.00公里。東鄰平田村委會,南鄰山黑村委會,西鄰益谷、黑龍村委會,北鄰無浪村委會。轄既庶、山衣、吾乃白、龍潭、五者等5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297戶,有鄉村人口5424人,其中農業人口5309人,勞動力310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692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既庶村
- 別名:村莊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 面積:31.49平方公里
- 人口:5643人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4.00℃
村情概況,農村經濟,基礎設施,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人文地理,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31.49平方公里,海拔1860.00米,年平均氣溫14.00℃,年降水量890.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水稻、烤菸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5,232.00畝,人均耕地0.98畝,林地40,915.50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國外。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785.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8.09%。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234.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42.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 種植業為主。該村專業合作組織3個,其中,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872人。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5,232.00畝(其中:水田1,878.00畝,旱地3,354.00畝),人均耕地0.98畝,主要種植烤菸、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40,915.5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95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7畝,主要種植梨、桃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1,089.00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國外。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785.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8.09%。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477.8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94.90萬元,占總收入的53.72%;畜牧業收入590.00萬元,占總收入的39.9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4800頭,肉牛552頭,肉羊1130頭);第二、三產業收入60.00萬元,占總收入的4.06%;工資性收入118.70萬元,占總收入的8.03%。農民人均純收入1,891.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15.1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73人(占勞動力的5.5%),在省內務工141人,到省外務工32人。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400戶通自來水,有897戶飲用井水。有1296戶通電,有112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4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9.92%、86.82%和88.4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2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27戶(分別占總數的 63.7640.63%)。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集貿市場6.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6輛,拖拉機324輛,機車197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513.00畝,有效灌溉率為28.9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20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4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9戶;建有小水窖1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9戶。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5個自然村已通路燈。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7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2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07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4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405戶,共鄉村人口5643人,其中男性2935人,女性2708人。其中農業人口5590人,勞動力3165人。該村以漢族、彝族為主,其中漢族4721人,彝族734人,其他民族188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867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86.25%;享受低保287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5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6公里。該村建有公廁8個,人畜混居的農戶 22 戶,占農戶總數的1.56%。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5所,校舍建築面積12,906.00平方米,擁有教師45人,在校學生1316人,距離鎮中學6.0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389人,其中小學生941人,中學生448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24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155.8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有固定資產23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 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力公開、政務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09人,少數民族黨員11人,其中男黨員 99人、女黨員10人。該村黨支部2006年被評為鎮先進基層黨組織;
村委會由 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5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5個,共有團員21人。
人文地理
近年來,黨的政策向農村傾斜,農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過,這群老奶奶的兒女們也都成家立室,奔波了一輩子的老人們,沒有什麼心煩的事,日子過得悠閒舒心,2005年5月在白水鎮老齡委的組織下,這幾位老奶奶練習起了柔力球。每天早上6點,天剛蒙蒙亮,在白水鎮既庶村委會的小院裡伴隨著廣播體操的音樂,這群頭髮花白的老奶奶揮動著球拍聚精會神地練習起了太極柔力球。幾個月下來,這群老奶奶不僅身體素質好了,飯食量增加了,就連以前顫悠悠的步伐也變得穩健起來,明顯的效果使練習柔力球成了她們每天的功課,雷打不動,從此老奶奶們把練習柔力球作為老有所樂、陶冶情操,豐富和充實晚年生活的一種精神寄託,老奶奶們的身體也越練越棒,精神越練越好。從而也帶動了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設。
新農村建設
2010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50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落後,經濟產業結構單一,發展不平衡,人畜飲水困難,道路不通。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抓住產業結構調整為主題,注重加快畜牧、優質水果、蔬菜、文化旅遊等產業,促進既庶經濟快速發展。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2090頭、羊1541隻、牛1856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300人。到"十二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的2714元增加到35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