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花白銹主要為害牽牛花引致早期落葉,影響觀賞,亦可為害蔬菜引起葉枯,影響 食用和失去作飼料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旋花白銹
- 外文名: Albugo ipomoeae-panduranae
- 定 名 人:(Schw.) Swingle
- 參考文獻:戴芳瀾: 中國真菌總匯
基本資料,采 集 地,形態描述,相關論述,
基本資料
編 號: 24
拉丁綱名: Phycomycetes
中文綱名: 藻狀菌綱
拉丁目名: Peronosporales
中文目名: 霜霉目
拉丁科名: Albuginaceae
中文科名: 白銹科
拉 丁 名: Albugo ipomoeae-panduranae
中 文 名: 旋花白銹
定 名 人 :(Schw.) Swingle
參考文獻 :戴芳瀾: 中國真菌總匯, 第 5 頁, 科學出版社, 1979.
采 集 地
Arthraxon hispidus (Thumb.) Makino (藎草):雲南 ( 43 ).
Ipomoea batatas (L.) Poir. (番[艹+諸]):江蘇 ( 43 ).河南 ( 26 ).
Ipomoea reptans Poir. (蕹菜):江蘇 ( 211 ).福建 ( 29 ).湖南 ( 191 ).廣東 ( 211 ).廣西 ( 4;41;191;).
Ipomoea spp. (番[艹+諸]屬):河北 ( 43 ).吉林 ( 282 ).四川 ( 262 ).雲南 ( 43 ).
Merremia hederacea (Burm.) Hall. f. (茉欒藤):台灣 ( 489 ).
Pharbitis hederacea (L.) Choisy (裂葉牽牛):河北 ( 43;372;).江蘇 ( 43 ).福建 ( 29 ).河南 ( 26 ).廣西 ( 130 ).四川 ( 112 ).雲南 ( 43;339;).
Pharbitis nil (L.) Choisy (牽牛):河北 ( 43 ).
Pharbitis purpurea (L.) Voigt (圓葉牽牛):雲南 ( 43 ).
Pharbitis spp. (牽牛屬):河北 ( 43 ).山西 ( 76 ).
形態描述
孢子堆葉、莖、蔓、萼片上生,葉背面孢子堆白色至淡黃色,圓形、近圓形,直徑 (0.1-)0.5-5mm,有的周圍具黃色暈圈,嫩葉正面呈現“綠島”,散生至群生,後者 密集形成10mm×15mm的大皰斑,葉正面相對處為黃色,黃褐色至枯斑,其上常有小型 孢子堆。孢囊梗棍棒狀,頂部較大,楔足明顯,20-78μm×8-27μm,平均38.8×16.3μm。 孢子囊短圓筒形、橢圓形,頂部的近球形,無色,中腰膜常稍厚,13-24μm×13-22μm, 平均17.6μm×15.3μm,直徑15μm。卵孢子偶見,外壁平滑,邊緣為不規則波紋,黃褐 色,40-58μm×40-50μm,平均50.0μm×44.4μm。
相關論述
旋花白銹Albugo ipomoeae-panduranae (Schweinitz) Swingle由Swingle (1891)根據Schweinitz(1822)旋花科植物上的Aecidium ipomoeae-panduranae Schweinitz轉屬組成的種。以後Otth(1883),Stevens & Swingle(1889)以白銹屬的異 名屬Cystopus報導旋花科的白銹,如Cystopus convolvulacearum Otth和Cystopus ipo- moeae-panduranae Stevens & Swingle,我們均作異名處理。Biga(1955)將旋花白銹A. ipomoeae-panduranae區分為2個變種,除原變種外,還有提里變種A. ipomoeae-panduranae (Schweinitz) Swingle var. tillaceae Ciferri & Biga。旋花白銹原變種與旋花白銹 提里變種的區分,除寄主不同外(後者寄生於Ipomoea tiliacea Choisy的葉片),以孢子 囊直徑大小差異區分,原變種較小,平均直徑15μm,提里變種直徑20μm(12-20μm)。
本種與旋花科植物上其他白銹相比:哈氏番薯白銹Albugo ipomoeae-hardwickii Sawada孢子囊體積較大,17-24μm×16-21(多20×19)μm,據Sawada(1927)記載 本種孢子囊較小。藏卵器內壁具小瘤狀皺紋,體積較小於旋花白銹,卵孢子29-39μm× 29-36μm,平均33.1μm×32.3μm,而本菌卵孢子淡黃褐色,直徑30-60μm,具瘤突 (鄧叔群,1963),我們偶見的卵孢子黃褐色,外壁平滑,可能未成熟,平均50μm×44.4μm。 據鄧叔群1963年記載卵孢子淡黃褐色,直徑30-60μm,成熟時外壁有瘤狀突起。
本種與小白銹Albugo minor(Spegazzini) Ciferri和二葉紅薯白銹A. ipomoeae pes- caprae Ciferri 比較,卵孢子均有紋飾但體積大小各異,本菌的卵孢子大於小白銹的29- 44(平均直徑39)μm,與二葉紅薯白銹的卵孢子38-54(平均45)μm又近似,因本菌 卵孢子直徑44.4μm;孢子囊本菌則稍大於上述的小白銹和二葉紅薯白銹2種。
與菜菜白銹A. ipomoeae-aquaticae Sawada和土丁桂白銹,又近似於蕹菜白銹。孢子 囊本菌小於蕹菜白銹直徑平均18μm,又大於土丁桂白銹的11-15μm直徑。
旋花白銹我國最早報導為塗冶(1932),記載江蘇、廣東的蕹菜Ipomoea reptans Poil. 上發生。我們研究中僅於旋花Calystegia sepium (L.) R. Br. 上找到其卵孢子,其他寄 主植物上較難發生有性世代。澤田(1919)報導在中國台灣發生在Ipomoea chreides Ker.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