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目夜蛾,昆蟲名,為鱗翅目,夜蛾科。分布在中國、日本、朝鮮、印度、斯里蘭卡、緬甸、馬來西亞等。成蟲除對柑橘果實有害之外,還有害蘋果、葡萄、梨、桃、杏、李、杧果、木瓜、番石榴、紅毛榴槤等植物的果實。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旋目夜蛾
- 拉丁學名:Speiredonia retorta L.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綱:昆蟲綱 Insecta
- 目:鱗翅目
- 科:夜蛾科
- 分布區域:除新疆、寧夏、青海、西藏、貴州、吉林之外,其餘各省均有分布
形態特徵,成蟲,幼蟲,生物學特性,防治方法,幼蟲期防治,成蟲期防治,毀滅成蟲,加強檢疫工作,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約20毫米左右,雌雄體色顯著不同。雌蛾褐色至灰褐色,頸板黑色,第一至六腹節背面各有一黑色橫斑,向後漸小,其餘部分為紅色;前翅蝌蚪形黑斑尾部與外線近平行;外線黑色波狀,其外側至外緣還有4條波狀黑色橫線,其中1條由中部至後緣;後翅有白色至淡黃白色中帶,內側有3條黑色橫帶;中帶外側至外緣有5條波狀黑色橫線,各帶、線間色較淡。雄蛾紫棕色至黑色,前翅有蝌蚪形黑斑,斑的尾部上旋與外線相連;外線至外緣尚有4條波狀暗色橫線,上端不達前緣。卵
灰白色,直徑0.86~1.02毫米,卵孔圓形稍內陷。由卵頂到底部有長縱棱6~7根,中間有短肩棱6根。
幼蟲
頭部褐色,顱側區有黑色寬縱帶,體灰褐色至暗褐色,有大量的黑色不規則斑點,構成許多縱向條紋。末齡幼蟲體長約60毫米。蛹體長22~26毫米,紅褐色。
生物學特性
旋目夜蛾幼蟲取食合歡葉片,多在枝幹及有傷疤處棲息,將身體伸直,緊貼樹皮。老熟幼蟲在枯葉碎片中化蛹。成蟲吸食柑橘等水果的果汁。屬二次為害種。
防治方法
幼蟲期防治
春季發芽前或秋季落葉期,在被害表皮處塗煤敵液(煤油1000混入50g80%敵敵畏乳油即成),防效在90%以上。
成蟲期防治
毀滅成蟲
成蟲羽前鋸掉並燒被害枯枝死樹。
加強檢疫工作
對帶蟲砧木、苗子或接穗應在25~26℃,每立方米用16g的氰化鈉室內密閉約1h,作熏蒸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