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姓是漢語辭彙,拼音lǚ,出自炎帝神農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旅姓
- 外文名:lvxing
- 拼音:lǚ
- 第一個淵源:源於姜姓
- 第二個淵源:源於姬姓
- 出自祖先:炎帝神農氏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第六個淵源,第七個淵源,第八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
基本介紹
旅[旅,讀音作(ㄌㄩˇ)]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炎帝神農氏之第十五世伯夷,屬於以國名為氏。炎帝神農氏之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賢人,佐帝掌四岳,曾輔佐大禹治水。由於功勞巨大,帝舜晚年賜伯夷姓姜,賜氏為呂,並封他為呂侯,形成了呂氏部族。呂氏部族早年活動於甘肅、青海交界的山嶽地區,由於崇拜山嶽之神,形成了四岳部落。在堯、舜、夏禹時代,四岳成為部落聯盟的山嶽祭司,屬羌人的一支,是姜姓的重要分支。呂侯之後分衍為呂氏、甫氏、旅氏、申氏,就是後稱的太岳,即四岳。其地在西周初期稱旅國,或稱西旅國,國民稱西旅氏。周武王姬發滅了商朝,安定天下,開通了西周王朝周圍諸國與外族的通道。當時位於西周王朝西方的旅國,向周王朝進貢了訓練好的獒犬。獒犬又兇猛又忠誠,幫著周武王外出遊獵,很得周武王的歡喜。弟弟周召公姬奭怕周武王玩物喪志,便專門撰寫了一篇文章《旅獒》,勸誡周武王不要玩物喪志,要繼續修德慎行,重視賢能。周召公在《旅獒》一文中嚴肅地指出,“有德行的人不會輕慢戲弄他人。如果輕慢戲弄了官吏,他們便不會盡心,輕慢戲弄了百姓,他們便不會盡力,至於迷戀和沉溺於所喜好的或者新奇的事物,這不但耗費精力,而且會令人喪失志向。”周召公稱這樣的現象叫“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周召公還提醒周武王:“如果不注意小節,最終會害了大德,那就象要用土堆積一座九仞的高山,少了一筐土便會功虧一簣”。周召公所說的“簣”就是裝土的筐子,是說要建成一座九仞高的山,要一筐一筐地往上堆積沙石泥土,堆到差不多了,只要再加一筐土就能大功告成。可如果沒能堅持到底,只差最後一筐土沒加上去,那么這座九仞高的山就不算建成,就會前功盡棄、功敗垂成。
旅國之民有以國為姓氏者,稱旅氏。特別要指出的是,從旅氏中分衍出了中國最早的李氏。
註:
仞,古代計量單位,向上量算為“仞”。西周時期一仞為八尺,周尺的一尺合今市尺的七寸,即二十三厘米。周召公所說的九仞,即比喻為很高。在古代,“九”為大衍之數,極高、極大之意。衍數,為國教道學的修煉之關,“三”為入衍,修行有善;“五”為小衍,修煉有成;“七”為中衍,可御人災;“九”為大衍,能抗天難;“十三”為上衍,舉升為仙;“三十三”為覺衍,入天庭最高頂兜率宮,與玉帝齊階;“九十九”為極衍,與天同壽。可嘆的是古往今來,只有老子李耳一人修煉至三十三衍數,騎青牛入兜率。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大夫子旅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或官職稱謂為氏。據史籍《風俗通》記載:“旅,周大夫子旅之後。”子旅,實際上為統管旅帥之官,是西周時期軍隊建制中的軍官,相當於今天的一個方面軍軍司令,官階甚高,受賜有鼎。旅,西周時期的軍制,以五百兵為一旅,設定旅帥統領。在典籍《周禮·夏官·司馬》中記載:“凡制軍……五百人為旅,旅帥皆下大夫。”在唐朝時期,折衝府衛士的編制有團,團下有旅,旅置旅帥,秩從八品上階;親王府的旅帥,則秩從七品下階。清朝太平天國時期仿周制於民政,將農村每五百家設為一旅,以旅帥為其行政長官,相當於今天的行政村村民委員會主任。子旅,就是掌管某一方面守邊、治安、作戰的數旅之長官,漢史中誤稱以為名字。
子旅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稱或名字為姓氏者,稱子旅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旅氏,世代相傳至今,在史籍《通志》中歸類為“以字為氏”,史稱旅氏正宗。由於古代“旅”字與“魯”字通假,因此亦有旅氏族人改稱魯氏,亦世代相傳至今。姬姓旅氏族人大多尊奉子旅為得姓始祖。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的旅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旅人,西周時期禁宮之中掌管割烹之事的官,就是負責御廚的官員。在典籍《儀禮·公食大夫禮》中記載:“雍人以俎人,呈於鼎南;旅人南面加匕於鼎,退。”在西周時期,旅人為雍人之屬,為旅食範圍。旅食,指入官而未受正祿之士,就是具有官的身份,而沒有封授實職者。
旅人,有終生未授實祿的,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稱別號為姓氏者,稱旅氏。
第四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的旅賁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旅賁氏,是西周時期的軍制官位,隸屬於周王朝夏官所轄。諸侯國也都有旅賁。旅賁,就是君王的侍從警衛的武士,在君王、諸侯外出時,旅賁氏掌執戈盾,夾護王車而行,左八人,右八人,車止則還要扶輪,防止車子亂溜。西漢時期,加設旅賁令,隸屬於衛尉。到南北朝末期的北周時期,旅賁大增,設有旅賁率,為君主親軍衛隊即禁軍機構的“六率”之一,分左、右旅賁率,執掌君主外出時的兩側護衛之責。
在旅賁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旅賁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旅氏、賁氏。
第五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的旅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旅師,師西周時期負責掌征粟稅的官員。在史籍《周禮·地官·旅師》中記載:“旅師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間粟,而用之以質劑濟民。”耡即鋤,野即遠郊。凡在井田從事生產者,一年之中出九天的稅,稱耡粟。凡民眾有地而不從事耕作者,先罰三天的稅,稱屋粟。閒民不務正業,罰收一天之稅,稱間粟。西周的這種稅收政策,在於鼓勵民間積極從事農業生產,也保障王室的食粟之源。
旅師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旅師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旅氏、師氏。
第六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莊王熊旅,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楚莊王熊旅(公元前?~前591年),又稱羋旅、熊侶,是楚國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楚莊王非常重視選擇人才,先後得到伍參、蘇從、孫叔敖、子重等卓有才能的文臣武將的輔佐。楚莊王初年,楚國發生貴族暴亂,鄰近的群蠻等也乘機騷擾。楚莊王平息亂事,在內政方面作了一些改革,賞罰分明,群臣和睦,百姓安居樂業,國力日益強盛,為取得霸業奠定了基礎。公元前611年,楚莊王攻滅庸國。公元前606年,楚莊王伐陸渾之戎(今河南伊川)後,陳兵問鼎於周王朝城郊,以示有吞周之意。接著,楚莊王又破陳圍鄭,當晉國出兵救鄭國時,兩軍大戰於邲(今河南鄭州),晉軍敗績,史稱邲之戰。此後,魯、鄭、陳、宋等中原諸國先後歸附於楚國,楚莊王遂稱霸中原。
在楚莊王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旅氏、侶氏,世代相傳至今,亦稱旅氏正宗。羋姓旅氏族人大多尊奉楚莊王為得姓始祖。
第七個淵源
源於官稱,出自西周時期至戰國初期亞旅(上大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亞旅”之稱,源出典籍《詩·周頌·載芟》的記載:“侯主侯伯,侯亞侯旅。”毛傳曰:“亞,仲叔也;旅,子弟也。”亞旅,在周朝乃至戰國時期指周王朝與諸侯國的大夫。後專指上大夫,是上大夫的別稱。後民間亦用來泛指兄弟及眾子弟。大夫,官名。在先秦諸侯國中,國君之下有設卿、大夫、士三級,後世遂以大夫為一般任官職之稱。秦、漢以後,中央王朝要職中有御史大夫,備顧問者有諫大夫、中大夫、光祿大夫等。至唐、宋時期,尚有御史大夫及諫議大夫之官,至明、清以後廢黜。在隋、唐時期,以大夫為高級官階之稱號。清朝高級文職官階稱大夫,武職官階則稱將軍。宋徽宗趙佶在其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8年)重訂官階時,在醫官中別置“大夫”以下官階,故今仍沿稱醫生為大夫。明、清職事官不用大夫為官名。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上大夫之後裔子孫以先祖官稱別號為姓氏,稱亞旅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亞氏、旅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八個淵源
源於官稱,出自兩周時期官吏旅辟(下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旅辟,是西周時期設定的官位,屬於小宰即下士一類,即下大夫,專職掌管官員們的日常政務活動需求,隸屬於天官府司管轄,類似於如今政府職能部門中的後勤。這在典籍《周禮·天官·小宰》中有記載:“掌官府之徵令,四曰旅,掌官常以治數。註:旅辟,下士也。”
在旅辟們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旅辟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旅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伯夷、子旅(姬旅)、羋旅(熊侶、楚莊王)。
遷徙分布
旅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由於民政部門疏漏而未予以統計,大多以南安為郡望。
今山東省的濰坊市、菏澤市、東平市,浙江省的金華市永康市,台灣省高雄市、台南市等地,均有旅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南安郡:南安郡在歷史上有兩處:①西漢時期置縣,治所在狄道(今甘肅隴西)。東漢朝中平五年(戊辰,公元188年)分漢陽郡再置郡,治所亦在狄道(今甘肅隴西渭水南岸),其時轄地在甘肅隴西縣東部及定西、武山縣一帶地區。②南北朝時期的梁國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亦置南安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西部各縣,為全省三郡之一,轄興、泉、漳三地。隋朝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改郡為縣。注意,這兩個南安郡都是旅氏族人的郡望,稱北旅、南旅。
堂號
南安堂:以望立堂,亦稱狄道堂。
歷史名人
旅 卿:(生卒年待考),著名漢朝大臣。漢高祖劉邦屬下功臣,初晉封昌平侯。漢高祖八年(公元前194年),旅卿以軍功封侯千戶,後封為圉侯,食邑昌(今山東諸城昌城鎮),稱昌平侯,有昌平國。至漢孝景三年(公元前154年),旅卿之子旅通坐謀反之罪,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