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萬細胞變性(Schwann cell degeneration)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施萬細胞變性
- 外文名:Schwann cell degeneration
- 所屬學科:顯微外科學
- 公布時間:2016年
施萬細胞變性(Schwann cell degeneration)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
施萬細胞變性(Schwann cell degeneration)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定義各種損傷導致施萬細胞出現的變化。包括內細胞器增多、空泡化,出現包含體、大量溶酶體、髓鞘殘片等。出處《顯微外科學名詞》...
華氏變性指周圍神經損傷後,其遠端神經發生的組織學變化。包括軸突和髓鞘崩潰;吞噬細胞浸潤,清除軸突和髓鞘的碎片;施萬細胞增生形成細胞帶(即Bungner帶)為再生軸突從近端長進神經遠端作好準備。過去只見到其潰破一面,忽略了增生的一面,...
瓦氏變性又稱Wallerian變性(Wallerian degenration),是指軸突和髓鞘的分解吸收,以及施萬細胞增生等現象。概念 這一退變過程在神經斷裂後即開始,一般在神經傷後8周左右完成。探索歷程 早在1850年,Waller即發現蛙的舌咽神經和舌下神經...
原發性節段性脫髓鞘(primarily segmental demyelination)是2016年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定義 由於施萬細胞變性或髓鞘本身損傷導致的所屬節段的髓鞘脫失,而軸索無明顯損害的病理現象。炎症性脫髓鞘性周圍神經病是該病的典型疾病,如吉蘭-...
神經鞘瘤又稱施萬細胞瘤(Schwannoma),是源於施萬細胞的良性腫瘤。可發生在全身各處周圍神經,也可發生在顱內和椎骨內的神經根或交感神經。一般單發。易發生在第8對顱神經,故又稱聽神經瘤。因位於小腦橋腦角,又稱小腦橋腦角瘤。其次...
顯微鏡下可看到兩種細胞:AntoniA是紡錘狀細胞,呈緻密無血管的柵狀排列,AntoniB有黏液瘤的改變及多發囊性區,血管壁增厚並有透明變性。電鏡檢查AntoniA細胞有許多從細胞體發出的小胞質突,AntoniB細胞缺少這些胞質突,但胞質豐富並有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