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施稟謀
- 出生地:福建晉江
- 出生日期:1950年
- 職業:藝術家
生平介紹,履歷,畫冊,
生平介紹
施稟謀,福建晉江人,1950年出生,自糼酷愛繪畫藝術。在十九歲時進入了福建省晉江工藝美術社學習設計與創作,同時也開始學習貝雕與盆景雕塑,1973年赴港,進了一家玉雕廠去打工學藝。在工藝廠工作期間開始學習繪畫與雕刻。後來自己創辦了小小玉雕廠。1987年來到深圳辦起了“錦龍寶石玉器製品廠”。創作出了具有時代感和濃厚現代生活氣息的作品《美麗的謊言》、《沒辦法》、《怒火》、《無題》、《奪寶》等。 基於他的藝術成就,1996年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他"民間工藝藝術家"的稱號。2005年,更獲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授予"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的稱號。
1998年,施稟謀在北京炎黃藝術館舉行的首次個人玉雕作品展。展覽一共展出了100多件作品,而展出的作品主要以反映現代生活和社會現實為主.在展覽的作品《南京大屠殺》中,他用雞血石天然的鮮紅色,展現了鮮血淋漓,火光沖天的血腥場面。另外《千古一帝》,《星河之旅》,《慶回歸》等作品均成為展覽的重點。當年全國政協副主席廖漢生,中國文聯主席周魏峙等也前來參觀了施稟謀藝術展。及後,他的作品《慶回歸》被人民大會堂香港廳收藏,而他的《迎九七》《南京大屠殺》也分別被中國歷史博物館和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代念舘收藏。
2000年,施稟謀想出以翡翠、油彩,紫壇為主要原料創造出玉石畫。他先根據玉石原料的形體,色彩,質地確定創作的方向。再用紫檀木做出與主題想應的畫框,最後用油彩在「畫」上加上色彩做出心中所想表逹的題材。
2009年11月,“中國玉文化推廣展·菜百典藏·施稟謀玉石畫展”在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舉辦。施稟謀近十年來所製作的百多幅的玉畫作品,都在此次展覽中展出。此次展覽是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與我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的知名品牌——北京菜市口百貨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一次以普及玉文化、推廣玉文化、推出玉雕行業優秀創意理念與優秀玉雕藝術家的一次重要活動。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畢立君主任認為:“嶄新的中國玉文化在現今國富民安的社會環境中,流派紛呈、佳品倍出,形成一個文化潮流,中國的玉雕藝術和思想都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點,中國現代玉石文化更是在當代優秀文化的滋潤和推動下,以前所未有的大氣勢,開拓了中國玉文化的新篇章。”目前施稟謀的大部分玉石畫作品均由北京菜百公司典藏。
履歷
1949:出生於福建省晉江縣。
1971:於晉江縣工藝美術社學習藝術創作、貝雕、術雕、泥塑、繪畫
1973:前往香港定居並在香港學習玉石雕刻
1989:前往深圳創辦錦龍玉雕廠
1995:參展首屆香港亞洲藝術博覽會
1996: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
1997:當代中國雕塑家作品集出版個人作品選
廣東省工藝美術協會舉辦“九七香港回歸工藝美術優秀作品展”中“千古一帝”獲金獎
1998:在北京炎黃藝術館舉行本人玉雕作品展,展出160件作品
“施稟謀雕刻藝術”個人專集出版
北京歷史博物館收藏了施稟謀的玉雕作品“迎九七”
北京人民大會堂香港館收藏了施稟謀的作品“慶回歸”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收藏了施稟謀的作品“南京大屠殺”
1999:中國工藝美術創作大展中作品“褪色人生”榮獲世紀杯金獎
2005:個人設計“玉石畫”獲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榮獲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稱號
2008:北京中央電視製作“香江琢玉人”專題片中介紹施稟謀的作品
鳳凰衛視《翡翠物語》介紹施稟謀的作品
上海電視台專題節目介紹施稟謀的作品
廣州電視台專題節目介紹施稟謀的作品
2009:施稟謀百多幅玉畫被菜百典藏,玉畫在北京世紀壇展覽,獲得各界好評。
畫冊
《施稟謀雕刻藝術》-1997
此書乃施稟謀大師自資出版的一本畫冊,收錄他早年大大小小三百多個作品。除了可以找到在展覽中可以看到大型擺件外,還可以看到很多只有數厘米大的精緻擺件。這些小型擺件,題材一樣千變萬化。由常見的觀音和佛以至以廁紙為主體的《潔》和以汔水瓶為主體的《渴》,均是造型獨特,題材新穎的作品。
《施稟謀作品選》-1998
1998年,中國凋塑雜誌在出版《當代中國雕塑家作品集》的系列畫冊時,社看到施稟謀大師的作品的前瞻性。特意在《施稟謀雕刻藝術》一書中精選出70件作品,出版了這本畫冊。而且在特別值得留意的佢品,近用上了多頁的特寫照片可以令讀者"近"看該作品。
《奇謀天稟——菜百典藏系列叢書·施稟謀卷》-2009
2009年,北京菜市口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在舉辦“中國玉文化推廣展·菜百典藏·施稟謀玉石畫展”的同時,出版了這本畫冊。這本畫冊中,收錄了施稟謀玉石畫展中的百多件玉畫作品。而大部份的作品更有一張特寫照讓讀者可以細心鑑賞施稟謀的玉石畫中各種的寶石所並出的韻味。而此書更是“菜百典藏系列”的首部叢書,它的出版標誌著博觀廣告與北京菜市口百貨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首戰告捷,為這一系列叢書的陸續問世打開了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