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愛克(注射用重組葡激酶),適應症為適用於成人由冠狀動脈血栓引起的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療。本品應在症狀發生後,儘可能早期使用。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施愛克
- 藥品類型:處方藥
- 用途分類:纖維蛋白溶解藥
性狀,適應症,規格,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兒童用藥,老年用藥,藥物相互作用,藥物過量,藥理毒理,藥代動力學,貯藏,包裝,有效期,批准文號,生產企業,
性狀
本品為白色疏鬆體。溶解後為澄明液體,不含有肉眼可見的不溶物。
適應症
適用於成人由冠狀動脈血栓引起的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療。本品應在症狀發生後,儘可能早期使用。
規格
5mg/250,000單位(AU)/瓶。
用法用量
r-Sak只能靜脈滴注。取本品500,000單位(AU)用生理鹽水50ml溶解後,30分鐘內靜脈滴入,給藥前先靜脈注射肝素鈉60U/kg,給藥後用靜脈輸液泵滴注肝素鈉,第1小時12U/kg,以後按aPTT維持在50~70秒為標準調整肝素劑量,最高劑量不超過1000U/h,維持48小時,此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7500U,每12小時一次,連續3天。另外,在r-Sak靜脈滴入前嚼服阿司匹林0.3g,以後每天0.3g,一天一次,晨服,直至出院。
不良反應
下表所列是本品在兩次不同期試驗中不良反應的發生比例。
與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1mg=50,000AU活性單位
1.出血是使用r-Sak的患者最容易出現的不良反應,本品在臨床試驗中,出血發生率為24%。部分病人於穿刺部位可發生皮膚瘀斑,還可出現內臟出血包括胃腸道、泌尿生殖道和呼吸道甚至顱內出血。如果發生難以控制的大出血,應立即停止滴注r-Sak,輸入6一氨基己酸等抗纖溶藥物,並立即輸入新鮮血漿或全血。
2.偶爾發生髮熱、寒戰、皮疹、發癢和低血壓等過敏反應。如發生低血壓可暫緩滴注速度。過敏性休克極少發生,輕微的過敏反應可不中斷r-Sak的輸注,嚴重反應需立即停止輸注。並靜注抗組織胺藥物和糖類皮質激素。
3.其他反應,心律失常可發生於治療心肌梗塞病例,例如心動過緩、心動過速、室性早博或室顫等。溶栓後因血栓脫落有時可發生栓塞性併發症,如肺栓塞、腦栓塞。也可偶發膽固醇栓塞及溶血性貧血。
與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1mg=50,000AU活性單位
1.出血是使用r-Sak的患者最容易出現的不良反應,本品在臨床試驗中,出血發生率為24%。部分病人於穿刺部位可發生皮膚瘀斑,還可出現內臟出血包括胃腸道、泌尿生殖道和呼吸道甚至顱內出血。如果發生難以控制的大出血,應立即停止滴注r-Sak,輸入6一氨基己酸等抗纖溶藥物,並立即輸入新鮮血漿或全血。
2.偶爾發生髮熱、寒戰、皮疹、發癢和低血壓等過敏反應。如發生低血壓可暫緩滴注速度。過敏性休克極少發生,輕微的過敏反應可不中斷r-Sak的輸注,嚴重反應需立即停止輸注。並靜注抗組織胺藥物和糖類皮質激素。
3.其他反應,心律失常可發生於治療心肌梗塞病例,例如心動過緩、心動過速、室性早博或室顫等。溶栓後因血栓脫落有時可發生栓塞性併發症,如肺栓塞、腦栓塞。也可偶發膽固醇栓塞及溶血性貧血。
禁忌
以下患者禁用:
1.兩周內曾有碰撞或外傷史、外科手術史、不能實施壓迫的血管穿刺、分娩史及器官活體組織檢查史者。
2.兩周內發生過胃腸道或泌尿道出血、糖尿病性出血性視網膜病,及其它活動性出血者。
3.腦血管意外史。
4.高血壓患者經治療後在溶栓前,收縮壓≥18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110毫米汞柱。
5.止凝血功能障礙。
6.顱內腫瘤、動靜脈畸型或動脈瘤。
7.中、重度肝腎疾病。
8.左心血栓,如二尖瓣狹窄伴心房纖顫,感染性心內膜炎。
9.急性心包炎。
10.妊娠。
11.對葡激酶過敏。
1.兩周內曾有碰撞或外傷史、外科手術史、不能實施壓迫的血管穿刺、分娩史及器官活體組織檢查史者。
2.兩周內發生過胃腸道或泌尿道出血、糖尿病性出血性視網膜病,及其它活動性出血者。
3.腦血管意外史。
4.高血壓患者經治療後在溶栓前,收縮壓≥18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110毫米汞柱。
5.止凝血功能障礙。
6.顱內腫瘤、動靜脈畸型或動脈瘤。
7.中、重度肝腎疾病。
8.左心血栓,如二尖瓣狹窄伴心房纖顫,感染性心內膜炎。
9.急性心包炎。
10.妊娠。
11.對葡激酶過敏。
注意事項
1.作為急性心肌梗塞的溶血栓治療,應該在症狀開始後儘早使用,臨床研究結果表明,症狀出現後6小時內用藥的療效優於6~12小時用藥。不推薦用於發病時間超過12小時者。
2.在溶栓治療期間,必須仔細觀察所有潛在出血點(如導管插入部位、穿刺點、切開點及肌注部分),如有大血管不可壓迫的穿刺應儘量避免(如頸靜脈或鎖骨下靜脈)。
3.用藥期間如必須進行動脈穿刺,最好採用上肢末端的血管,便於壓迫止血。穿刺後至少壓迫30分鐘,敷料加壓包紮,反覆觀察有無滲血。
4.用藥期間患者應儘量避免肌肉注射和非必須的搬動。
5.下列情況患者慎用:
(1)腦血管疾病;
(2)敗血症性栓塞性靜脈炎,或在嚴重感染部位存在動靜脈瘺;
(3)高齡者(]65歲);
(4)患者長期使用口服抗凝劑(如華法林等);
(5)潛在的難以止血的部位出血,或可能明顯增加出血機會的各種情況。
6.在使用r-Sak兩周后,由於可能產生中和抗體,故不宜再次使用r-Sak。如再發生梗塞,則應採用其他溶栓藥物。
7.已溶解的凍乾r-Sak,必須在6小時內套用。
8.藥瓶破裂、注入溶液後溶解不全或有異物,則禁止使用。
2.在溶栓治療期間,必須仔細觀察所有潛在出血點(如導管插入部位、穿刺點、切開點及肌注部分),如有大血管不可壓迫的穿刺應儘量避免(如頸靜脈或鎖骨下靜脈)。
3.用藥期間如必須進行動脈穿刺,最好採用上肢末端的血管,便於壓迫止血。穿刺後至少壓迫30分鐘,敷料加壓包紮,反覆觀察有無滲血。
4.用藥期間患者應儘量避免肌肉注射和非必須的搬動。
5.下列情況患者慎用:
(1)腦血管疾病;
(2)敗血症性栓塞性靜脈炎,或在嚴重感染部位存在動靜脈瘺;
(3)高齡者(]65歲);
(4)患者長期使用口服抗凝劑(如華法林等);
(5)潛在的難以止血的部位出血,或可能明顯增加出血機會的各種情況。
6.在使用r-Sak兩周后,由於可能產生中和抗體,故不宜再次使用r-Sak。如再發生梗塞,則應採用其他溶栓藥物。
7.已溶解的凍乾r-Sak,必須在6小時內套用。
8.藥瓶破裂、注入溶液後溶解不全或有異物,則禁止使用。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禁用
兒童用藥
尚未見報導
老年用藥
65歲以上的老年患者使用的經驗不充分,需慎用。
藥物相互作用
與阿司匹林同時使用治療急性心肌梗塞具有良好的效果。根據病情需要可用硝酸脂類,β受體阻滯劑,ACE抑制劑,調脂藥或抗心律失常藥。
null
null
藥物過量
如使用藥物過量,易發生出血,如出血量過大時,可用6-氨基己酸止血,輸新鮮血漿或全血。
藥理毒理
藥理作用
本品為利用基因重組技術生產的重組葡激酶(r-Sak),具有溶栓作用。其溶栓作用的機理為:r-Sak與血漿中纖溶酶原形成複合物,激活纖溶系統,促使纖溶酶原轉化為纖溶酶,特異性地降解纖維蛋白,使血栓溶解。豬冠狀動脈血栓溶解試驗顯示,r-Sak對冠脈血栓有溶解作用,能縮小冠脈血栓面積,減少心肌缺血程度和心肌缺血範圍,降低CK、CK-MB、LDH活性,縮短優球蛋白溶解時間,明顯延長出血時間,對纖溶蛋白原含量無明顯影響,在溶栓時不伴有明顯的纖溶蛋白原降解作用。
毒理研究
重複給藥毒性:大鼠連續30天腹腔注射r-Sak 54×10[sup]4[/sup]U/kg、170×10[sup]4[/sup]U/kg和537×10[sup]4[/sup]U/kg,結果小劑量組未見到明顯毒性反應,中、大劑量組可見凝血酶時間延長,AST和ALT升高,其改變在停藥後2周恢復。恆河猴靜脈注射r-Sak 8.14×10U/kg,27×10[sup]4[/sup]U/kg和84×10[sup]4[/sup]U/kg,每天一次,連續30天,結果小劑量組未見到明顯毒性反應,中、大劑量組可見凝血酶時間明顯延長,其它未見異常。
遺傳毒性:鼠傷寒沙門氏菌致突變試驗、中國倉鼠肺成纖維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小鼠微核試驗結果均為陰性。
本品為利用基因重組技術生產的重組葡激酶(r-Sak),具有溶栓作用。其溶栓作用的機理為:r-Sak與血漿中纖溶酶原形成複合物,激活纖溶系統,促使纖溶酶原轉化為纖溶酶,特異性地降解纖維蛋白,使血栓溶解。豬冠狀動脈血栓溶解試驗顯示,r-Sak對冠脈血栓有溶解作用,能縮小冠脈血栓面積,減少心肌缺血程度和心肌缺血範圍,降低CK、CK-MB、LDH活性,縮短優球蛋白溶解時間,明顯延長出血時間,對纖溶蛋白原含量無明顯影響,在溶栓時不伴有明顯的纖溶蛋白原降解作用。
毒理研究
重複給藥毒性:大鼠連續30天腹腔注射r-Sak 54×10[sup]4[/sup]U/kg、170×10[sup]4[/sup]U/kg和537×10[sup]4[/sup]U/kg,結果小劑量組未見到明顯毒性反應,中、大劑量組可見凝血酶時間延長,AST和ALT升高,其改變在停藥後2周恢復。恆河猴靜脈注射r-Sak 8.14×10U/kg,27×10[sup]4[/sup]U/kg和84×10[sup]4[/sup]U/kg,每天一次,連續30天,結果小劑量組未見到明顯毒性反應,中、大劑量組可見凝血酶時間明顯延長,其它未見異常。
遺傳毒性:鼠傷寒沙門氏菌致突變試驗、中國倉鼠肺成纖維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小鼠微核試驗結果均為陰性。
藥代動力學
動物藥代動力學
分布及代謝:大鼠靜注r-Sak428μg/kg劑量後,藥物立即進入血液循環,而後分布到各組織臟器中,組織分布含量較高的器官除血液外,於腎、脾、肝、心、胃等其他組織中含量均很低,在所有組織中給藥後5分鐘含量最高,隨時間延長,而逐漸下降,尿和膽汁是主要排泄途徑,給藥428μg/kg劑量後,24小時尿累計排泄量為50.08%,糞便為2.75%,膽汁居中為8.89%,原形物分析結果血漿中原形藥物占90%以上,尿中原形物占70%以上。
採用同位素示蹤法,對大鼠靜注142.8、428、1286μg/kg三種劑量的r-Sak藥代動力學研究表明,濃度--時間曲線符合二室模型的特徵,半衰期分別為0.0479、0.0472、0.0489hr,濃度--時間曲線下的面積(AAUC)分別為3.507、8.352、38.415μg/ml.hr,與劑量呈正相關,相關係數r=0.98。
人體藥代動力學
對健康中國受試者進行I期臨床藥代動力學研究,受試者體重範圍55~73Kg,平均62.72±5.4Kg,靜脈給予r-Sak10mg/人,劑量範圍0.137~0.182mg/Kg,平均0.160±0.013mg/Kg。試驗結果表明,r-Sak以勻速在30分鐘靜脈滴入後,15分鐘內能在體內迅速分布,30分鐘時血藥濃度為最高,其藥代動力學特徵符合二室模型。
主要藥代動力學參數為:
中心室分布容積(Vc):4.45±1.62 L
血藥濃度一時間曲線下面積():89935±13228 min ng/ml
藥物總清除率(CL):6.30±1.05 L/h
分布相半衰期:13.30±2.06 min
消除相半衰期:67.94±21.39 min
【臨床研究】
臨床試驗進行了I期、Ⅱ期及開放試驗。I期臨床完成了健康人耐受和藥代動力學試驗。Ⅱ期臨床試驗為隨機、單盲、對照試驗。治療組用r-Sak15mg,對照組用國產重組鏈激酶(r-Sk)。本試驗入選13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r-SaK試驗組68例,r-SK對照組63例;試驗組和對照組接受靜脈溶栓治療距發病的平均時間(4.10±2.07小時,4.28±2.53小時)無顯著差異,血管開通率臨床判斷結果為:試驗組的血管開通率(82.35%)顯著高於對照組(65.08%)(p=0.024);6小時內溶栓開通率試驗組為84.75%,對照組為70.00%(p=0.0641)。6~12小時溶栓的開通率在試驗組為66.67%,對照組為46.15%(p=0.4149)。在接受溶栓後90分鐘冠狀動脈造影,血管開通率在試驗組(82.76%)顯著高於對照組(52.00%)(p=0.015),TIMI3級兩組分別為72.41%(試驗組)和40.00%(對照組)(p=0.043)。兩組在溶栓前、溶栓後3小時及24小時測定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試驗組在治療前後各時間點纖維蛋白原水平無顯著變化,而對照組在溶栓後3小時纖維蛋白原水平顯著下降(p=0.001),顯示試驗藥不降低血漿中纖維蛋白原水平,而對照藥則會引起其改變。之後又進行了r-Sak15mg開放試驗61例,r-SaK10mg 開放試驗104例(每毫克標定為50,000AU活性單位,以下相同),開放試驗採取擴大的多中心試驗,本試驗中,r-Sak 15mg劑量組和10mg劑量組雖屬非同期和非隨機對照試驗,但由於兩組臨床基線資料相似,可比較兩種劑量的溶栓效果和安全性。研究結果為:可供評價的15mg劑量組病例數為129例,10mg組為104例,臨床判斷血管開通率r-Sak15mg劑量組為81.1%,10mg劑量組為77.9%,冠狀動脈造影血管開通率r-Sak 15mg劑量組為78.9%(TIMI3級68.4%),10mg劑量組為78.6%(TIMI3級69.0%),兩劑量組結果相似。出血性不良反應r-SaK 10mg劑量組(24.0%)低於15mg劑量組(42.6%),低劑量組皮膚、黏膜、泌尿道、消化道及呼吸道出血均有所降低。腦出血兩劑量組相似(r-Sak15mg組2例和10mg組2例分別為1.6%和1.9%)。在15mg劑量組共死亡8例,死亡原因分別是腦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1例,心源性休克4例和猝死1例,10mg劑量組死亡9例,其中5例死於心源性休克,3例死於心源性猝死,1例為溶栓後腦血管意外。
試驗結果表明,r-Sak是一種較為安全和有效的靜脈溶栓劑。r-Sak劑量從15mg 減為10mg,血管開通率並不降低,而出血併發症卻有減少傾向,故推薦r-Sak用於AMI靜脈溶栓治療的劑量以10mg 為宜。在選用r-Sak溶栓治療前,應注意有出血傾向的高危患者,避免發生嚴重出血事件。
分布及代謝:大鼠靜注r-Sak428μg/kg劑量後,藥物立即進入血液循環,而後分布到各組織臟器中,組織分布含量較高的器官除血液外,於腎、脾、肝、心、胃等其他組織中含量均很低,在所有組織中給藥後5分鐘含量最高,隨時間延長,而逐漸下降,尿和膽汁是主要排泄途徑,給藥428μg/kg劑量後,24小時尿累計排泄量為50.08%,糞便為2.75%,膽汁居中為8.89%,原形物分析結果血漿中原形藥物占90%以上,尿中原形物占70%以上。
採用同位素示蹤法,對大鼠靜注142.8、428、1286μg/kg三種劑量的r-Sak藥代動力學研究表明,濃度--時間曲線符合二室模型的特徵,半衰期分別為0.0479、0.0472、0.0489hr,濃度--時間曲線下的面積(AAUC)分別為3.507、8.352、38.415μg/ml.hr,與劑量呈正相關,相關係數r=0.98。
人體藥代動力學
對健康中國受試者進行I期臨床藥代動力學研究,受試者體重範圍55~73Kg,平均62.72±5.4Kg,靜脈給予r-Sak10mg/人,劑量範圍0.137~0.182mg/Kg,平均0.160±0.013mg/Kg。試驗結果表明,r-Sak以勻速在30分鐘靜脈滴入後,15分鐘內能在體內迅速分布,30分鐘時血藥濃度為最高,其藥代動力學特徵符合二室模型。
主要藥代動力學參數為:
中心室分布容積(Vc):4.45±1.62 L
血藥濃度一時間曲線下面積():89935±13228 min ng/ml
藥物總清除率(CL):6.30±1.05 L/h
分布相半衰期:13.30±2.06 min
消除相半衰期:67.94±21.39 min
【臨床研究】
臨床試驗進行了I期、Ⅱ期及開放試驗。I期臨床完成了健康人耐受和藥代動力學試驗。Ⅱ期臨床試驗為隨機、單盲、對照試驗。治療組用r-Sak15mg,對照組用國產重組鏈激酶(r-Sk)。本試驗入選13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其中r-SaK試驗組68例,r-SK對照組63例;試驗組和對照組接受靜脈溶栓治療距發病的平均時間(4.10±2.07小時,4.28±2.53小時)無顯著差異,血管開通率臨床判斷結果為:試驗組的血管開通率(82.35%)顯著高於對照組(65.08%)(p=0.024);6小時內溶栓開通率試驗組為84.75%,對照組為70.00%(p=0.0641)。6~12小時溶栓的開通率在試驗組為66.67%,對照組為46.15%(p=0.4149)。在接受溶栓後90分鐘冠狀動脈造影,血管開通率在試驗組(82.76%)顯著高於對照組(52.00%)(p=0.015),TIMI3級兩組分別為72.41%(試驗組)和40.00%(對照組)(p=0.043)。兩組在溶栓前、溶栓後3小時及24小時測定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試驗組在治療前後各時間點纖維蛋白原水平無顯著變化,而對照組在溶栓後3小時纖維蛋白原水平顯著下降(p=0.001),顯示試驗藥不降低血漿中纖維蛋白原水平,而對照藥則會引起其改變。之後又進行了r-Sak15mg開放試驗61例,r-SaK10mg 開放試驗104例(每毫克標定為50,000AU活性單位,以下相同),開放試驗採取擴大的多中心試驗,本試驗中,r-Sak 15mg劑量組和10mg劑量組雖屬非同期和非隨機對照試驗,但由於兩組臨床基線資料相似,可比較兩種劑量的溶栓效果和安全性。研究結果為:可供評價的15mg劑量組病例數為129例,10mg組為104例,臨床判斷血管開通率r-Sak15mg劑量組為81.1%,10mg劑量組為77.9%,冠狀動脈造影血管開通率r-Sak 15mg劑量組為78.9%(TIMI3級68.4%),10mg劑量組為78.6%(TIMI3級69.0%),兩劑量組結果相似。出血性不良反應r-SaK 10mg劑量組(24.0%)低於15mg劑量組(42.6%),低劑量組皮膚、黏膜、泌尿道、消化道及呼吸道出血均有所降低。腦出血兩劑量組相似(r-Sak15mg組2例和10mg組2例分別為1.6%和1.9%)。在15mg劑量組共死亡8例,死亡原因分別是腦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1例,心源性休克4例和猝死1例,10mg劑量組死亡9例,其中5例死於心源性休克,3例死於心源性猝死,1例為溶栓後腦血管意外。
試驗結果表明,r-Sak是一種較為安全和有效的靜脈溶栓劑。r-Sak劑量從15mg 減為10mg,血管開通率並不降低,而出血併發症卻有減少傾向,故推薦r-Sak用於AMI靜脈溶栓治療的劑量以10mg 為宜。在選用r-Sak溶栓治療前,應注意有出血傾向的高危患者,避免發生嚴重出血事件。
貯藏
4℃以下避光冷藏。
包裝
每盒裝2支(7毫升注射劑瓶封裝)。
有效期
二年
批准文號
國藥準字S20040074
生產企業
通化玉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