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奠邦

施奠邦

中醫內科專家。上海市崇明縣,堡鎮人。196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起隨父學醫、行醫。1957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醫療系。歷任衛生部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消化系研究室副主任,中醫研究院院長、名譽院長,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副會長,中國科協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委,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合作中心主任。是中共十二大代表。臨床經驗豐富,擅長治療內科疾病,對肝炎、肝硬化及潰瘍病的診治有獨到之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施奠邦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上海
  • 主要成就:1982年5月被推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85年3月任中國中醫研究院名譽院長
  • 代表作品:《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學》、《中醫症狀鑑別診斷學》
  • 性別:男
成就及榮譽,中醫研究院院長,為領導人治療,臨床工作,社會評價,

成就及榮譽

1982年5月被推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85年3月任中國中醫研究院名譽院長。是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和第八屆政協常委;中國科協第三、四、五屆常委,第六屆榮譽委員;第二屆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第三屆顧問;衛生部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資深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組織編曾寫或主編了《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學》綜合本分卷、《中醫症狀鑑別診斷學》、《中醫證候鑑別診斷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兒科學》、《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學及民族醫學共18個分卷。撰寫了“脾胃病辨證論治”、“中醫肝病治法”等論文多篇。
施奠邦同志為祖國醫學的繼承和發展做出過突出的貢獻,對我國當代中醫科學有承前啟後的重大影響。他一生勤奮治學,廣擷博採,學貫中西,善於繼承,勇於創新,是德技雙馨的中醫學家。從事中醫藥事業60餘載,在治療多學科疾病尤其是內科疑難危重病症方面,見解卓越,對《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中醫經典著作有精深的研究,深入吸取古今醫家的寶貴經驗,具有獨到的辨證論治觀,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建立了一整套有自己特色的科學治療方法,療效顯著。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以七十多歲的高齡學習計算機技術,將研究和治療醫案輸入,形成完整的記錄檔案,成為中醫學的寶貴遺產。他在晚年嘔心瀝血,花費10年心力,精鏤細刻,主編了《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學》。他逐字逐句審核,為了一個詞或一個醫案,常常查閱大量的古今文獻資料,予以一一核對,保證了這部書高質量的完成。

中醫研究院院長

在他擔任中國中醫研究院院長期間,為籌備和建立北京針灸骨傷學院及大型中醫醫院——望京醫院做出了重大貢獻。擴建了西苑醫院500張床位的病房樓,並在原中心實驗室的基礎上,組建了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加強了中醫基礎理論研究,為中醫科學院的建設發展盡心竭力,做出了重要貢獻。

為領導人治療

由於他醫術高超,醫療作風嚴謹,經過專門遴選,長期承擔中央領導同志的醫療保健工作,並受國家委派赴印尼、越南、赤道幾內亞、朝鮮、阿聯等國家,為其政要擔任醫療保健任務,受到這些國家領導人的讚揚和表彰,為擴大祖國醫學在海內外的影響做出了重要貢獻。

臨床工作

在臨床工作的同時,他還承擔了大量的臨床教學任務,先後培養了5名研究生,數十位朝鮮、越南、韓國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進修生以及一批批來自國內醫學院校的數百名學生和進修生。他曾3次到台灣地區,2次到日本進行講學或參加學術交流,在日本第43屆東洋醫學年會上被邀作了題為“肝臟疾病的中醫藥治療”的特別演講。並在《日本東洋醫學雜誌》第43卷第3期上予以發表,他的中醫學術思想已經影響到世界上30多個國家,為中醫藥事業後繼人才的培養做出了突出貢獻。

社會評價

施奠邦畢生以為患者忠誠服務為自己的信念,對待病人無論尊卑貧富,均一視同仁,處處為病人構想。他始終堅持在臨床第一線工作,對中醫藥治療疑難病、多發病療效顯著,其精湛醫術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尤其是在他年逾八十,仍不計報酬高低,按時應診,甚至連續工作6~7小時而不休息。他高尚的醫德醫風,不僅受到廣大幹部職工民眾的尊重和愛戴,更受到廣大患者的歡迎和讚許。對於偽科學手段賺取不義之財的應診邀請,他堅決予以拒絕和抵制,保持晚節,令人尊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