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介紹
該村名稱來歷說法有二:一說因該村原在古太平河下游,河水在這裡分兩叉向東和東南方漫散,中間淤積成一條土堤,形狀似魚,故稱"魚堤";又說因在淤積地建村,取名"淤堤"。後諧音演變為於堤和於底。說法不同,但都與該村在淤積地帶有關。查上京毗盧寺明嘉靖、萬曆間碑文中"於堤"和"於底"二名交替使用。清代以後碑文上即只有"於底"一名。
該村地處古"太平河之漫散地"。古代常因水患淹田毀宅,清代曾因一次洪災迫使一部分村民棄家東遷,在欒城縣定居成村名"小於底"(今欒城樓底公社於底村)。解放後由於陸續修建了防洪堤、泄洪渠、石津渠等大型水利設施,杜絕了水災的威脅,生產發展較快。
該村位於太平河的沖積扇上,土壤肥沃,地下水和土壤都沒有污染,目前於底準備利用這一優勢,大力發展西紅柿等蔬菜種植,並創辦大型西紅柿加工工業。
於底村是該市西北部的一個較大村莊城,原為獲鹿"八大集鎮"之一。村西部古太平河上永安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是該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村西北有市第十四中學。於底村現有虛雲禪林毗鄰市十四中學,作為禪林講經弘法的場所。
景點
永安橋(Yǒng ān Qiáo)座落在於底村西部,據民國年間重修《獲鹿縣誌》記載:"永安橋,在縣東十五里於底村"。橋面長20米,寬4.5米,橋體為青石砌券而成的單孔斗拱橋。據考證:永安橋為明代萬曆年間(公元1573-1619年)所建,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
該橋為南北走向,原是為溝通古太平河兩岸交通,方便人們來住及朝拜重勝寺而修建的一座古石橋。橋北一百餘米處是規模較大的重勝寺。橋南十米處,原有一座樓閣,名曰"穿心閣"。為兩層。上層供南海菩薩像,下層供送子觀音像,據碑文記載:此閣創建於清代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閣與橋之間東側原有一座鐘樓,現殘存三米高的掛鐘石座兩塊。橋頭原矗立兩根塗色的高大旗桿。風外人進村或去寺,必須穿過穿心閣,跨越永安橋。故當地素有"於底村三大寶,大寺、石橋、穿心閣(方音讀gao)"之說。橋東不遠處原有青石築起的一座堤壩,上築有一座高台,將河水分為兩股。高台之上建有關帝廟一座。每至夏季洪水暴發時,山洪注入太平河,由橋西洶湧而來,穿過永安石橋,至關帝廟時,將洪水分為兩支,這樣減弱了流勢,減少了水患。後人曾作詩曰:
重 勝 古 剎 對 永 安,
穿 心 閣 內 車 馬 還,
太 平 河 水 關 祠 擋,
迫 向 二 橋 奔 東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