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家務

於家務

於家務鄉是北京市通州區下轄的一個鄉。又名於家務回族鄉,於家務回族鄉位於通州區南部,距通州衛星城21公里,東鄰永樂店鎮,西、南與大興區采育鎮接壤,緊臨京津塘高速公路采育出口,距通州新城19公里,是北京市五個少數民族鄉之一,也是通州區唯一的少數民族鄉。轄23個行政村,總面積65.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0081畝。總戶數10657戶,人口22923人。其中農業人口18518人,非農業人口4405人;回族人口2774人,占全鄉總人口數的12.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於家務回族鄉
  • 外文名稱:Yujiawu Town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下轄地區:下轄23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10
  • 地理位置:中國華北
  • 面積:65.7平方公里
  • 人口:2.2萬(2013年)
  • 方言:北京官話
  • 氣候條件:大陸性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 機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 火車站:北京站 北京西站 北京南站
鄉鎮概況,招商引資,產業,農業發展,基礎設施,農村建設,社會事業,勞動保障,精神文明,行政區劃,小海字村,

鄉鎮概況

於家務
目前,全鄉發展蔬菜種植面積1. 2萬畝,其中發展設施農業4500畝;發展林果面積5000畝。著手編制全鄉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充分利用民間資本和企業資金,合作建設了南瓜園、台灣園等集觀光、採摘、餐飲、科普為一體,獨具特色的農業主題公園,加快了鄉內鳳港河、張鳳路沿線都市農業產業帶建設。
2008年,獲得了市農工委、市農委頒發的“京郊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先進鄉鎮”稱號。按照“五個一”工程的要求,完成了4個市級重點村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新農村電氣化鄉建設工程,全鄉供電可靠率達到”. 8%。在全鄉範圍內實施了農村安全飲用水改造和節能吊炕項目,完成了太陽能路燈、太陽能浴室、沼氣集中、秸稈氣化等新能源的推廣及安裝工程。實現了有線電視、網際網路的“村村通”,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顯著改善。
大力加強農民專業組織建設,並在全市率先試行了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農村經濟活力不斷增強。逐年擴大農業政策性保險覆蓋面,農業生產的抗風險能力不斷提高。依託都市型現代農業項目,紮實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為農民較快增收創造了條件。按照培養新型農民三年規劃,以鄉級新型農民培訓學校、農民田間學校等為載體,廣泛開展蔬菜種植、病蟲害防治等培訓,積極培育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大力開展“優秀新農民”評選活動,評選出先進典型100名,有效促進了培養工作的開展。

招商引資

2007年,通過“以標準廠房招商”的形式,引進東易日盛裝飾集團生產基地、德美特塗料(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成百星建築材料有限公司、北京環球管業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杏林苑醫藥研究院等實體項目5家,協定投資總額4.45億元。盤活國有土地30餘畝,地上物5000餘平方米。2007年工業產值、銷售收入同比增長均達到33%;利潤總額、稅收總額同比分別增長21%和18%。

產業

在鄉政府南3公里處建有北京聚富苑民族產業發展基地。該基地地處環渤海經濟圈、京津塘發展帶及亦莊—馬駒橋—永樂店工業發展帶的一個節點,距京津塘采育出口1500米(40分鐘到首都機場,60分鐘可到塘沽港),距市區(左安門)28公里(18分鐘可到),距亦莊新城18公里,距廊坊市區35公里,距京津高速鐵路永樂站6公里,距第二條京津塘高速公路於家務鄉南儀閣出口3500米。2005年3月16日北京市規劃委員會批覆(市規發[2005]232號),該基地總體規劃面積為9.58平方公里(14370畝),首期批覆規劃面積3.58平方公里(5370畝)。
於家務

農業發展

實施2006~2007年度中低產田改造和3.2萬畝基本農田整理項目。在小海字、仇莊、果村3個村發展設施農業300畝,擴大蔬菜種植規模。成立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社4個,率先在北京市啟動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的試點工作。以南瓜為主題的休閒觀光園、台灣第五季生態園等都市型現代農業項目相繼啟動、實施,有效推進第三產業的發展。

基礎設施

2007年按照鄉域總體規劃的要求,完成2007~2010年鄉級道路規劃、區級新農村試點村總體規劃和渠頭次中心(渠頭中心村)控制性詳細規劃等專項規劃編制工作。投資5180萬元完成於家務派出所、通房公路西延和張采路南段大修工程。實施於家務中學一期工程和聚富苑B區環路工程。新建工業用標準廠房5萬平方米,完成相關的市政管線和道路工程建設。協助做好京津城際鐵路、京津塘二通道、京陝天然氣管道、0811電網、110KV電網遷移工程等5項國家重點工程的征地拆遷工作,保障工程順利實施。

農村建設

2007年全鄉17個村硬化道路面積17萬平方米。完成果村安全飲水改造項目,對棗林村飲用水管道進行更新。加快推進小海字等3個村的農村污水處理廠建設。完成445戶農村戶廁改造任務。啟動垃圾中轉站建設項目,投資近120萬元購置單臂吊車、密閉式垃圾箱等設備。制定基礎設施建設補貼辦法和環境綜合治理獎勵辦法,推進村內硬化、綠化、美化等工程建設。完成861畝平原治沙工程,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完成綠化村建設6個,花園式單位建設3個,環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在全鄉安裝太陽能節能燈1200多盞,建立專門的維修隊伍。為11個村的3303戶安裝節能“吊炕”。在神仙等4個村開展太陽能浴室建設。完成仇莊村沼氣集中和富各莊村秸稈氣化示範工程,實施小海字村沼氣節能示範項目。實現有線電視、網際網路“村村通”,完成9個村遠程教育示範基地建設,農村信息化工作得到有力推進。為崔各莊等3個村新建室內外文化活動場所,積極做好農村數字影廳、區圖書館分館的建設工作。

社會事業

2007年進一步強化教育軟硬體投入,為57名學生辦理外來人口在京借讀手續,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後顧之憂。堅持對優秀教師、教育先進集體進行表彰,不斷提高代工代課教師待遇,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完成23個村科普宣傳欄建設。設立全區首家“鄉級流動送書車”,舉辦“迎奧運和諧社區杯”桌球比賽,豐富農民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定期舉辦常見病預防等講座、義診、諮詢活動,普及衛生健康知識。全面高質的完成人口與計畫生育各項工作指標,落實小額貼息貸款65.1萬元用於計畫生育家庭發展生產。

勞動保障

2007年開辦等級、非等級培訓班23期,培訓人員1552人,實現就業1164人,培訓就業率達到75%。接待各類求職人員686人,成功推薦575人,推薦就業率達到85%。積極做好“一老一小”大病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參保工作,其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90.35%,同比增長17%。為全鄉60歲以上老人發放生活補助金71萬餘元。對鄉內2所敬老院進行修繕。完成86名無固定收入殘疾人的審批及補助發放工作,為155名城鄉低保殘疾人辦理困難生活補助。投入資金31.5萬元對15戶困難民眾的危房進行翻建和改造。167戶特困家庭享有愛心救助卡,社會救助範圍進一步擴大。
公共安全
2007年加強安全生產檢查工作,組織40多家單位開展緊急疏散、火災撲救等應急預案演練活動。集中開展起重機械、壓力管道、簡易升降機等特種設備專項整治活動6次,檢查鄉內企業302家次,全鄉總體安全形勢較為穩定。集中開展再生資源市場整頓、打擊偷盜腳踏車等專項整治行動,社會治安狀況進一步好轉。成立鄉、村兩級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機構,將508名治保積極分子納入首都治安巡邏志願者隊伍,指導督促4家企業安裝電子保全設施。加大信訪排查工作力度,及時發現不穩定因素,有效加以化解、解決,確保全鄉“兩節”及十七大期間的穩定。

精神文明

廣泛開展公民道德教育和社會公德教育。2007年,湧現出文明十星戶100個、和諧家庭100個、公德之星20個。以促進“鄉風文明”為重點,完成區級文明村創建12個。加強對外宣傳工作。通過央視國際網站、通州電視台等傳媒機構,對新農村建設取得的新成就進行深入報導,為全鄉和諧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以多種形式開展“五五”普法宣傳活動。在各村建立普法宣傳櫥窗、法律工作室和律師服務室,聘請大學生村官作為普法宣傳員,定期進行各項法律法規培訓和教育,農村法制化進程有序推進。

行政區劃

於家務村、南儀閣村、北辛店村、大耕垡村、東馬各莊村、西馬坊村、神仙村、果村、渠頭村、富各莊村、滿莊村、王各莊村、崔各莊村、南三間房村、小海字村、棗林村、吳寺村、仇莊村、南劉莊村、東垡村、西垡村、後伏村、前伏村。

小海字村

村名小海字原本是‘小海子’,‘子’後來改成了‘字’。
小海字村距離北京五環27公里,作為首都北京2000個村的其中一個,小海字村在改革開放30年來無疑是恥辱的。記者在2012年的時候去過一趟這個村子:低矮平房零星坐落、危房爛房比比皆是、孤寡老人數不勝數、適齡青年結婚無門、沒錢看病無錢上學等等。就這樣一個連北京農民普通收入水平都達不到的村子,喊出“打造中國養老第一村”的口號,這完全來自於一個人,小海字村的村主任——宋長春。
1970年8月,阿爾巴尼亞考察團一行來到小海字大隊考察鹽鹼地改良情況。
1977年6月18日,國務院副總理余秋里陳永貴到小海字村考察農業生產情況。
1978年4月6日,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烏蘭夫,將出訪澳大利亞回贈的一輛最新的大型拖拉機轉贈給小海字大隊。
歷史上,小海字最輝煌的時候要數上世紀七十年代。村史記載,當時為了治理村里七零八落的鹽鹼沙窪地,全村老少齊上陣,早出晚歸,風餐露宿,就憑“一顆紅心兩隻手”,愣是把鹽鹼地改造成平整的高產田,糧食總產達到解放初期的十倍。
1981年8月,二十一個國家組成的農業考察團一行,來到小海字大隊考察鹽鹼地改良情況。
小海字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