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劉付村,是於家窩棚、劉家窩棚、付家窩棚三個自然屯的統一稱呼,故而得名於劉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於劉村村民委員會
- 羅馬字母拼寫:Yúliú 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設立年份:1954
- 廢止年份:2003
於劉付村,是於家窩棚、劉家窩棚、付家窩棚三個自然屯的統一稱呼,故而得名於劉付。
於劉付村,是於家窩棚、劉家窩棚、付家窩棚三個自然屯的統一稱呼,故而得名於劉付。歷史沿革1954年—1956年隸屬於吳家鄉,1958年隸屬新台子鄉,同年並為騰鰲公社,1961年隸屬於新台子公社,1983年隸屬新台子鄉,20...
於劉村民委員會是河南省的地名,以姓氏而得名。地名含義 因轄區內多為於、劉二姓,故名。歷史沿革 1980年從大郭生產大隊析出,成立宋莊生產大隊,屬人和鄉人民公社。1981年根據駐馬店地區行政公署駐政文(1981)60號檔案,更名為於劉生產大隊,屬人和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於劉村民委員會。屬人和鄉。1999年撤銷於...
余劉村村民委員會 余劉村村民委員會,由蛟磯鄉命名並經區政府審批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余、劉二姓居多,故名。歷史沿革 後因行政區劃改變,鎮鄉發展建設建設而撤併消失。
1947年屬新台子村,稱珍珠門1949年屬騰鰲區,1956年屬吳家鄉,1961年屬新台子公社,稱單家大隊劉家窩棚生產隊,1968年成立革委會,1983年屬新台子鎮單家村,2003年與單家村合併,撤劉家村委會改為單家村委會。地名含義 是依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設立的村民委員會進行村民自治的管理範圍,是基層民眾自治單位。
南劉村村民委員會,2009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年,劉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建村,以姓氏命名。因1581年在村北挖了一條小河,演變為南劉莊。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南劉大隊,隸屬於紅旗公社,管轄範圍為南劉村。1984年由南劉大隊改為南劉村民委員會,隸屬王打卦鄉,管轄範圍為南劉村。2009...
小劉村民委員會 小劉村民委員會,2009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1984年由小劉大隊改為小劉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小劉大隊,隸屬於東風人民公社。1984年由小劉大隊改為小劉村民委員會。1984年屬王鳳樓鎮管轄,2009年全縣合村並居,撤銷小劉村民委員會。
劉新村民委員會,安徽省的歷史地名,因村委會駐地位於劉新莊,故而得名。2006年8月,由劉大營行政村和劉新行政村、單營行政村合併,稱為劉大村民委員會至今。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位於劉新莊,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期屬於艾亭區謝莊鄉,1956年屬於艾亭區謝莊鄉;1958年10月撤銷鄉鎮屬於艾亭人民公社,名為劉...
雍劉村村民委員會,以其駐地村莊名稱而得名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因此地祖居雍劉二姓,故得名雍劉集(現簡稱雍劉),又因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雍劉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8年建隊時屬三戶鐘大隊;1979年析置雍劉大隊,屬趙集公社;1983年體制改革,為雍劉村民委員會,隸屬趙亮鄉;1992年2月隨趙亮鄉...
1958年8月,組建綽劉大隊,歸觀音寺公社。1975年,改歸梨河公社。1983年撤銷綽劉大隊,選舉產生綽劉村民委員會,歸梨河鄉。1996年3月,歸梨河鎮,沿用至今。地理位置 綽劉村與陳莊村、官莊村、高新莊村、七里堂村、劉樓村、劉吉安樓村、雙樓村、黃橋村、崗李村、吳莊村、梨河村、大高莊村、前呂村、河李村...
葉劉村村民委員會 葉劉村村民委員會是根據其居民姓氏自然形成,故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1976年從陳安大隊分出建葉劉大隊,以駐地命名,1984年設葉劉村委會。歷史沿革 消失於1992年氣候及地理位置因素引起的居民遷徙。
姜劉村村民委員會 姜劉村村民委員會,於1986年區劃調整更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該村境內從姜劉兩姓為主,故取名姜劉。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大隊,1968年更名姜劉村委會。
山劉村村民委員會,以其駐地村莊名稱而得名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因村緊靠山前,住戶多姓劉,遂名山劉,且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山劉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屬於盱眙縣;1949年2月,屬戴巷鄉;1957年3月,屬戴巷高級社;1958年9月,成立山劉大隊,隸屬於七一人民公社;1960年隸屬於蘇巷人民公社;...
前劉村村民委員會,1998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此村莊劉姓村民居多,故名前劉村,且原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前劉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6年屬新陳鄉;1958年紅旗公社成立時,前劉大隊屬之;1981年紅旗公社更名為下湯公社,前劉大隊屬之;1983年底,公社改鄉,大隊改村,前劉村屬下湯鄉;1992年前劉村...
劉甲村民委員會 劉甲村民委員會是設立於1983年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劉甲村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9年稱團結大隊,1981稱劉甲大隊,1983年更名為劉甲村民委員會,2001年合併為團結村民委員會後消亡。
劉祝村村民委員會 劉祝村村民委員會是以轄區內劉村、祝村各取一字而得名。地名來歷 於1992年改設村委會並由火龍崗鎮命名區政府審批得名。歷史沿革 該隊解放前的劉家保改為劉家鄉、劃公社時成立大隊,1992年撤區並鄉劃入。2011年,沈徐村、新陽村、劉祝村、李阜村合併為新聯村。
袁劉村村民委員會 袁劉村村民委員會是根據其居民姓氏自然形成,故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莊子裡以袁姓和劉姓居多,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消失於2009年老房拆遷。
劉西村村民委員會,2008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位於劉府以西,得名劉西,又因行政村駐地於此,故得名劉西村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8年9月,成立太陽升公社,劉西大隊屬之。1975年設立劉府公社,劉西大隊屬之。1982年2月大隊改村,改置劉西村,屬劉府鄉。1992年2月,劉府鄉併入劉府鎮,劉西村屬之。
屯劉村民委員會 屯劉村民委員會,2009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明代,劉姓建村,因地處捉虎屯前,故名。歷史沿革 1956年為屯劉大隊,屬蘇集公社;1984年由屯劉大隊改為屯劉村民委員會,屬蘇集鄉;2000年6月鄉鎮區劃調整,隸屬王廟鎮。2009年屯劉村民委員會撤銷。
劉老村民委員會是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位於劉老莊而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期,1949年屬於呂寨區李興集鄉,1958年撤銷鄉鎮,屬滑集人民公社。1980年從高老大隊分出命名為王香鋪大隊和劉老大隊。1983年撤銷人民公社,屬滑集區滑集鄉;1983年撤銷大隊,命名為王香鋪行政村、高老行政村,劉老行政...
安徽省靈璧縣尹集鎮轄村 正文 1983年由政府命名為“程劉大隊”。1984年更名為“程劉村民委員會”。1983年由政府命名為“程劉大隊”。1984年更名為尹集區尹西鄉“程劉村民委員會”。1992年3月撤區建鎮為尹集鎮程劉村,2005年與橋口村合併為程劉村,一直沿用。程劉村隸屬於尹集鎮,位於靈璧縣西北方位,距離縣城約...
劉花園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廢止的地名。歷史沿革 建國初期時屬王店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三元公社,1961年公社和大隊均劃小,屬王店公社,1969年撤區並社時屬三元公社,1972年恢復區委建制分設區,屬王店公社,1983年人民公社體制改革,政社分開,屬王店鄉,1992年撤區並鄉時屬三元鄉。1992年王莊公社與現...
頭劉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以境內自然村頭家劉首尾二字取名,又因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頭劉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2年-1957年為頭劉農業初級合作社,屬七里塘鄉;1958年置八一公社,頭劉大隊屬之;1964年析置七里塘公社,頭劉大隊屬之;1983年體制改革,公社改鄉,大隊改村,置七里...
申劉村村民委員會 申劉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民委員會駐地申劉,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2006年之前隸屬於潁州區潁西鎮,2014年6月24日,根據相關檔案要求,申劉村委會撤銷。
崗劉村村民委員會,2014年7月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址較高,劉姓始居,得名崗劉村,又因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崗劉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8年為崗劉生產大隊;1966年成立程橋公社,崗劉大隊屬之;1968年崗劉大隊改為崗上大隊;1981年7月,崗上大隊復名為崗劉大隊;1984年公社改鄉、大隊改村,設立...
大劉村村民委員會,以其所轄村莊名稱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於此,又因境內有一村莊大劉崗,村中劉姓村民居多,規模較大,故得名大劉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解放後為肥東縣造甲店區柘塘鄉大劉村;1955年為青龍區柘塘鄉大劉村;1958年為柘塘公社大劉大隊;1961年為青龍區柘塘公社大劉大隊;1965...
後劉村村民委員會,2007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有村莊劉姓居民居多,得名後劉,以此名稱命名,又因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後劉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屬三橋鄉,1956年屬三橋高級農業社;1958年改為張橋人民公社,三橋大隊屬之;1962年三橋大隊分為後劉大隊和三橋大隊,屬張橋人民公社;1983年體制...
石劉村村民委員會,以其合併村莊名稱而得名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於此,且其是由原石巷村與劉李村合併成立,二者各取一字,故得名石劉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原屬濮集鄉;1958年公社化,為濮集公社石巷、劉李大隊;1984年體制改革,大隊改村,為石巷、劉李村,隸屬濮集鄉;2001年村級規模調整...
劉溝村村民委員會,以其原駐地村莊名稱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劉氏村民聚居於此,溝,用作自然村落名稱,故名劉溝,且原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劉溝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原屬大通鄉;1958年成立大通公社,建劉溝大隊;1983年公社改鄉、大隊改村,置大通鄉,改置劉溝村;1992年大通鄉改為大通鎮,屬之;...
窪陳、西河莊、岳胡莊、齊莊、三合莊、大王莊、東康馬寨、西康馬寨、肖集、貟莊、董莊、五岔路、王胡同、石槽、趙莊、東駱駝山、西駱駝山、大夫人寨、小夫人寨、興太集、於家村、尹村、馮杜莊、穆莊、王劉八寨、丁劉八寨、崔劉八寨、李劉八寨、閆二莊、鄒村、元虎寨、火燒營、飲馬莊51個村民委員會。
小梁王、十里堡、陳家行、張家行、大吳家村、張徐村、茂盛、白馬廟、周家樓、毛家村、馬家廟、呂興、崗上、朱家莊、太平莊、曹家莊、沈家平、耿家平、陶家平、開元寺、桑家莊、雲山店、雙廟、紀劉莊、程家海、於家海、玉皇山、柏家、高家樓、魏家莊、胡中屯、路家樓、張家堂、黃馮、李家閣59個村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