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鰭刺鯊

方鰭刺鯊

尖鰭刺鯊是一種角鯊科、刺鯊屬類動物,體延長;尾寬短;吻短,眼前吻長略大於眼徑,口前吻長約等於口寬,但短於從口裂到胸鰭起點之距離,吻前緣呈圓弧形,側視尖突;眼大,長橢圓形,分布於墨西哥灣北。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方鰭刺鯊
  • 別稱:黑尖鰭鮫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軟骨魚綱
  • :角鯊目
  • :角鯊科
  • :刺鯊屬
  • :方鰭刺鯊
  • 分布區域:分布於墨西哥灣北
  • 定名人及年代: Gunther, 1877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棲息環境,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體延長;尾寬短;吻短,眼前吻長略大於眼徑,口前吻長約等於口寬,但短於從口裂到胸鰭起點之距離,吻前緣呈圓弧形,側視尖突;眼大,長橢圓形,約為口前吻長的1/2-2/3,無瞬膜和瞬褶,距吻端比距第一鰓裂為近;鼻孔小,距吻端比距口裂為近,鼻孔間距大於鼻孔寬而稍小於鼻孔內角到吻端之距離,前鼻瓣具三角形突出,後鼻瓣具一伸向內前方的舌型突起;口裂大,淺弧形,口側具一斜行深溝,上下唇褶短而約等長;上下顎齒不同形,均為單齒頭,無正中齒;上顎每側16齒,齒較小,齒頭直立或稍外斜,呈尖三角形,邊緣光滑無細鋸齒;下顎每側15齒,稍大,齒頭外斜,基底近方形;噴水孔大,橢圓形,位於眼後上方,前緣有一瓣膜可開閉;鰓裂較小,下部轉入腹面;盾鱗呈葉片狀,具三縱嵴,後緣有細鋸齒緣;彼此重疊排列。背鰭二枚,各具一硬棘,硬棘粗長,每棘每側具一溝槽;第一背鰭低而長,位於胸鰭基底稍後上方,上角鈍圓,後緣幾乎斜直,后角延長尖突,其末端到腹鰭起點間距稍大於內緣長;第一背鰭基末端到第二背鰭硬棘間距小於吻端到胸鰭起點間距;第二背鰭起點位於腹鰭基底後上方,高約等於第一背鰭,上角圓鈍,後緣幾乎斜直,后角延長尖突,末端不達尾鰭上葉起點,第二背鰭基底長約等於第一背鰭基底長的2/3;尾鰭寬短,尾椎軸略上翹,上葉發達,後緣有一缺刻;腹鰭較小,低平,近第二背鰭而遠離第一背鰭,外角圓鈍,后角尖突;胸鰭較短小,前緣和內緣幾乎平直,外角圓,內角呈小三角形。
方鰭刺鯊方鰭刺鯊

分布範圍

分布於墨西哥灣北。

棲息環境

深海底棲中小型鯊魚,棲息深度可達3940米以上,一般被捕獲的深度大約在100-400米左右。

主要價值

肝臟頗大,富含鯊烯(Squalene),是主要提煉魚肝油的魚種之一。卵胎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