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松街道志》是方松街道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方松街道志
- 作者:方松街道志編纂委員會
- ISBN:978-7-5326-3524-5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03月
- 編纂人員:何西安、陸權南、吳文利、周天華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力求全面記述方松地區的歷史與現狀。二、本志橫排門類,縱敘史實,分章、節、目、子目、條五個層次。全書30章(包括專記),章名、節名、目名列入目錄,以便查檢。三、本志記事,立足今方松街道境域,上溯起源,下限至2008年,有些內容適當延伸;詳今略古,注重體現時代特點和地方特色。
作品目錄
封面
方松街道志
圖片
1.方松街道風貌
2.華亭湖畔泰晤士小鎮
3.吳邦國題“古城新暉”
4.徐匡迪題“華亭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和市委副書記殷一璀視察泰晤士小鎮
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視察方松街道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雲耕視察方松社區
上海市政協主席馮國勤視察方松社區文化活動中心
2006年3月9日,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王安順看望方松街道居民
中共松江區委書記盛亞飛走訪方松街道居民
中共松江區委副書記、區長孫建平視察廣富林項目
方松社區(街道)黨工委書記於寧走訪貧困家庭
方松街道辦事處主任楊建忠走訪老年人
1998年松江縣人民政府新城區辦事處揭牌儀式
2001年1月8日,方松街道辦事處掛牌成立
2006年12月28日,方松社區(街道)黨工委成立
方松社區(街道)黨工委及三個直系黨委全體委員合影
中共方松街道黨員代表會議
方松街道2008年黨風廉政建設幹部大會
方松街道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解放思想討論會
2010年方松社區成員代表會議
泰晤士小鎮開鎮之夜
龍舟競渡
全國摩托艇精英賽
泰晤士小鎮舉行的第六屆國際新聞攝影比賽獲獎作品揭曉新聞發布會
2008年9月1日,北京殘奧會火炬接力松江大學城現場
民眾性書畫創作
松江新城首屆文化藝術節攝影作品展
松江新城首屆運動會開幕式
在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演出《上海之根》
2007年上海特奧運動會澳大利亞特奧代表團參加松江新城首屆文化藝術節
接待參加上海特奧運動會的外籍人員
新方松人才藝展示
方松街道世博志願者宣誓
松江新城一角
新城區一瞥
松江新城夜景
夕陽下的泰晤士小鎮
方松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方松社區文化活動中心
方松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
坐落於泰晤士小鎮的松江美術館
坐落於泰晤士小鎮的松江城市規劃展示館
松江區行政辦公中心大樓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部
上海外國語大學
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軌道交通9號線松江大學城站
華亭湖遊船碼頭
松江市民廣場
大邱涇景觀橋
沈涇塘文誠路橋
松江新城花景
中央公園雕塑
1.新陳家村民居
2.新陳家村農民看戲
3.老有所樂
4.泰晤士小鎮教堂
5.晨練
中央公園一角
華亭湖畔
廣富林遺址考古現場
良渚文化出土文物(三聯陶(也))
廣富林文化出土文物(三角形側足陶鼎)
廣富林古文化遺址碑
陳子龍墓園
上海世博會先進集體(獎牌)
全國安全社區(證書)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獎牌)
方松街道獲得的各種榮譽獎牌(部分)
一九九六年方松地區行政圖
二零零八年方松地區圖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章 建置
第一節 沿革
第二節 區劃
一、解放前區劃
二、解放後區劃
第三節 城鎮基層社區(居委會職能區)
一、江虹社區(居委會職能區)
二、放生池社區(居委會職能區)
三、天樂社區(居委會職能區)
四、江中社區(居委會職能區)
五、公捷苑社區(居委會職能區)
六、祥和社區(居委會職能區)
七、蘭橋社區(居委會職能區)
八、綠庭苑社區(居委會職能區)
九、鼎信社區(居委會職能區)
十、明豐社區(居委會職能區)
十一、江誠社區(居委會職能區)
十二、檀香社區(居委會職能區)
十三、開元社區(居委會職能區)
十四、世紀新城社區(居委會職能區)
十五、上海外貿學院學生公寓社區(居委會職能區)
十六、建設社區(居委會職能區)
十七、東明社區(居委會職能區)
十八、湖畔天地社區(居委會職能區)
十九、紫東新苑社區(居委會職能區)
二十、錦桂苑社區(居委會籌備組職能區)
二十一、海德名園社區(居委會籌備組職能區)
二十二、泰晤士小鎮社區(居委會籌備組職能區)
二十三、星辰園社區(居委會籌備組職能區)
二十四、華亭公寓社區(居委會籌備組職能區)
二十五、松雲水苑社區(居民委員會籌備組職能區)
二十六、久陽文華府社區(居民委員會籌備組職能區)
第四節 行政村
一、新陳家村
二、已撤行政村
第五節 消逝的集鎮和聚落
一、廣富林鎮和廣富林地區
二、石家浜聚落
三、龍興橋聚落
第二章 自然地理
第一節 地質 地貌 土壤
一、成陸
二、地質
三、地貌
四、土壤
第二節 水系 水文
一、水系
二、水文
第三節 氣候
一、氣候特徵
二、氣溫、氣壓
三、日照、地溫
四、降水、風
五、濕度、蒸發
六、霧、霜、雪、雷暴
第四節 物產資源
一、植物
二、動物
第五節 自然災害
一、水災
二、風災
三、旱災
四、雷、雪、雹災
五、蟲災
六、地震
七、疫情
第三章 人口
第一節 人口數量
一、定期人口統計
二、人口普查
第二節 人口結構
一、民族
二、年齡、性別
三、文化程度
四、人口密度
第三節 計畫生育
一、組織機構
二、政策措施
三、計畫生育情況
第四章 黨政群團
第一節 中國共產黨
一、解放前的中共地下活動
二、解放後的中共組織
三、黨員代表大會
四、社區黨建“三會”制度
五、黨務工作
第二節 行政機構
一、機構沿革
二、街道(新城區)辦事處
三、街道基層組織
四、街道實事項目建設
第三節 民眾團體
一、工會
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三、婦女聯合會
四、殘疾人聯合會
五、老年協會
第四節 社團
一、紅十字會
二、科普協會
三、商會
第五節 駐方松地區黨政幹部培訓機構
第五章 社區建設和管理
第一節 社區建設
一、公共設施
二、多元化投入機制
第二節 社區管理
一、管理機構
二、管理制度
三、管理活動
第三節 社區服務
一、服務機構
二、服務建設及措施
第六章 治安 司法 軍事
第一節 社會治安
一、機構設定
二、解放前警務
三、解放後治安保衛
四、治安行政管理
五、戶籍管理
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七、社區平安建設
八、消防
第二節 司法
一、機構設定
二、普法教育
三、民事調解
四、法律服務
五、方松街道社區自治法律服務中心
六、駐方松地區司法機關
第三節 軍事
一、兵役制度
二、民兵
三、國防教育
四、兵事
第七章 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
第一節 民政
一、機構設定
二、擁軍優屬
三、社會救助
四、慈善福利事業
第二節 勞動
一、勞動就業
二、非正規就業
三、創業培訓
第三節 社會保障
一、職工社會保險
二、征地養老保險
三、特殊群體社會保障
第八章 國內外交流 僑務 港澳台事務
第一節 外事
一、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到訪
二、政府代表團到訪
三、政黨代表團到訪
四、民間團體到訪
第二節 領導到訪、視察(考察)
一、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領導到訪、視察
二、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所屬各部委領導到訪、視察
三、中共上海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領導調研、視察、指導
四、省市領導到訪、考察
五、軍隊領導到訪、考察
六、港、澳、台人士到訪、考察
第三節 僑務 港澳台事務
一、機構
二、僑胞、僑眷
三、港、澳、台同胞
四、僑務和港澳台事務活動
第九章 農業
第一節 農村土地經營制度
一、封建土地私有制
二、農民個體土地私有制
三、勞動民眾土地集體所有制
第二節 耕作制度
一、年熟制種類
二、年熟制演化
第三節 作物栽培
一、水稻栽培
二、三麥栽培
三、油菜栽培
四、棉花栽培
五、雜糧種植
六、蔬菜種植
七、瓜果栽培
八、食用菌栽培
九、花卉栽培
十、種植業結構及其調整
第四節 種子、肥料、植保
一、良種選用、繁育及推廣
二、農作物保護
三、肥料
第五節 農具
一、傳統農具
二、農業機具
三、農機管理
第六節 畜禽、漁業
一、畜禽飼養
二、漁業
第七節 農業機構
一、管理體系暨相應機構
二、業務機構
三、改革開放後的經營單位
第十章 工業 私營經濟
第一節 鄉村企業
一、個體手工業
二、集體企業
三、管理、經營
第二節 私營經濟
一、鄉鎮私營經濟
二、街道私營經濟
三、駐方松地區私營經濟區
第十一章 商貿服務 旅遊
第一節 商貿服務
一、商業總體布局
二、商業服務業態控制
三、商業服務業網點選介
四、商業管理機構
第二節 旅遊
一、旅遊資源
二、旅遊規劃
三、旅遊景點
第十二章 綠化 環保
第一節 綠化
一、鄉村綠化
二、城市綠化
第二節 環保
一、水環境
二、大氣環境
三、聲環境
第十三章 水務
第一節 河道開挖疏浚
一、市級河道開挖疏浚
二、區級河道疏浚
三、鎮(公社、鄉)、村(大隊)級河道開挖、整治
四、街道成立後鎮級河道整治
第二節 河道景觀建設
一、龍興港景觀河道樣板段工程
二、張家浜景觀河道整治工程
三、沈涇塘暨華亭湖景觀河道整治工程
四、大邱涇景觀河道整治工程
五、通波塘景觀河道整治工程
六、銀河景觀河道整治工程
第三節 河道保潔
一、河道保潔責任單位和隊伍
二、保潔工作
第四節 圩區建設
一、聯圩並圩
二、建閘置泵
三、固堤護坡
四、埋設暗管
五、圩區建設效益
第五節 灌溉工程
一、人(畜)力灌溉
二、內燃機灌溉
三、電力灌溉
四、灌區建設
五、溝渠建設
六、菜區灌排水
第六節 城市排水
一、城市防洪排水規劃
二、城市防洪排水工程
三、城市污水處理
第十四章 交通 郵政 電信
第一節 交通
一、鄉村時期交通
二、街道時期交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