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彬(清朝末年公益人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方文彬,徽州人,清鹹豐年間,民間反清運動進入高潮,徽州飽受戰亂之苦。鹹豐末年,孤身一人流落到了衢州,被一家豆腐作坊收留下來做了幫工。

同治初年,掌握豆腐製作工藝的方文彬來到常山,在縣城橫街靠賒借原料開起了屬於自己的豆腐店。小有積蓄後他開始購置田地,租給無地可種的農民,成為常山一大富戶。

基本介紹

  • 本名:方文彬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徽州
  • 逝世日期:1904
  • 主要成就:開起豆腐店,成為常山一大富戶
造福常山,接濟窮人,建築橋樑,方文彬故居,建築結構,老宅現狀,

造福常山

接濟窮人

家境殷實的方文彬覺得常山父老鄉親對他有再造之恩,遇到窮苦人家來買豆腐時,不但不收錢,還時常以錢物接濟。當時,方家產業基本集中在縣北五里今金川街道上埠村),村裡的田地幾乎都被方文彬買下。
當地村民進城必須經過儻溪,儻溪上的木橋年久失修,每逢雨季,路人經過此橋無不膽戰心驚。方文彬得知後數次出錢僱人修葺,無奈儻溪水流湍急,修好的橋還是頻頻被洪水衝垮。不堪其煩的方文彬毅然決定在儻溪上建一座牢固的石橋。在找來工匠匡算費用後,他留下500畝良田作為造橋經費,其餘家產分給了兩個兒子。

建築橋樑

造橋工程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四月開始啟動,前期進展可謂順利。第二年,眼看工程即將完工,在卷拱時橋樑卻數次被洪水衝倒。接二連三的打擊讓方文彬鬱積成疾,大病不起。彌留之際,心裡仍牽掛著工程進度的方文彬囑咐妻子翁雪姣和兒子們一定要把橋造好。

方文彬故居

建築結構

方家老宅始建於清光緒年間。最早先建起後進,經數次擴建,形成主體建築加北側附房再加後花園的格局。主體建築為典型的徽派風格,坐西朝東,占地約380平方米。三進三開間,平面呈縱長方形。硬山頂,馬頭牆,陰陽合瓦,穿斗式結構。牆體上部用青磚,抹白灰。下部用紅砂石質條石鋪砌。沿中軸線自東向西,依次為門廳、前天井、正廳、天井、中進、後天井、後進。前進正門門楣上方以刻有幾何紋飾的磚細圍出長方形門額,中砌青磚。門額上方施門罩,以青磚疊澀出檐。
正門前築4級紅砂石階。青石質門框、門檻、門枕石,門檻較一般民居略高。三合土地面,紅砂石天井。天井四周檐下牛腿雕刻自鳴鐘、花瓶等圖案。前廊帶卷棚,南北兩側各開一門方便通行。北側門與附房相連通,南側門通上水三弄。正廳明間懸掛“尚義家風”匾。中進被分隔改建,已無法知其原貌。前廊南側門通上水三弄。中進與後進在後天井處原以圓門相貫通,後被改造封閉。後進改建較少,基本保持原有格局。前廊北側開一邊門,與廚房相通。廚房西、北側原為方家後花園。各進間原有通道皆被改造封閉。附房被改建分隔成數間。

老宅現狀

解放後,方文彬故居的主體建築仍歸方家後人所有,其後花園由政府統一管理分配,現部分用於銀行宿舍,部分用於民宅。方文彬出資建造的儻溪橋歷經百年風雨至今仍保存完好,1994年1月12日被常山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走近方文彬故居,略顯破敗的大門上釘著一塊藍底白字的門牌,上面印著新時代賦予這座老宅的烙印“上水三弄11”。 老宅老矣,然而方文彬翁雪嬌這對伉儷感恩圖報、誠信守義的精神如常青樹,永遠紮根在常山。他們以自己行動詮釋的“尚義家風”將在三衢大地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