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9日,沙溪籍中山畫家方成伯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五歲,方成伯默默耕耘了一輩子書畫藝,他的藝德、品德,都在中山文化界備受稱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方成伯
- 國籍:中國
- 逝世日期:2012年12月19日
- 職業:社會評說半僧
題記,概述,各家評說,背景資料,鄭集思評說方成伯,
題記
2012年12月19日,沙溪籍中山畫家方成伯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五歲。方成伯生前的好友、同事,得知此訊息之後,深感惋惜。
方成伯喜習書畫,他的作品處處蘊涵著古樸、清雅、閒逸、大氣;方成伯的為人和品德,一如他的作品,清高、和善、遠離世俗……
概述
方成伯的藝德、品德備受稱頌
方成伯默默耕耘了一輩子書畫藝,他的藝德、品德,都在中山文化界備受稱頌。自從他仙遊之後,很多認識他的人,先後向記者提議,為方成伯寫一篇悼念文章。從而讓這位畫家的藝德、品德啟迪後人。於是,記者先後採訪了方成伯生前的摯友、同事、學生,試圖將這一位可敬可親的畫家,鮮活地呈現讀者面前。
各家評說
一、李錫武:聽到方成伯去世的訊息,我非常難過。
“我只知道方成伯得了胃病,曾打算上門去探望他,但吃了閉門羹。當方成伯的女兒打電話來告訴我,她的父親已去世時,我難過得流下了眼淚。”方成伯已仙遊一段日子,畫家李錫武提起摯友方成伯,依然很難過。“方成伯在藝術上的追求比較嚴肅。有一次,我叫他幫忙題寫畫集封面,方成伯很樂意地答應下來。他寫了一次不滿意扔下,又執筆重寫一次,還是不滿意,繼續寫。如是寫了六次,直到滿意為止。”李錫武憶起方成伯追求藝術的執著態度時,如是說:“方成伯並非科班出身。但他的畫很纖細,很安靜。俗氣的人畫的畫很俗氣。他的畫流露著真情。”
李錫武曾與方成伯共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李錫武從新疆調回中山市民眾藝術館工作,便與方成伯成為同事。李錫武說:“當時,因為體制問題,作為基層的領導和職工,大多數時間要服務於商業。我因為看不慣這種現象,有時想不通,總覺得自己回來中山後,與美術創作有點脫節。方成伯感同身受,很同情我。經常與我談心,生活上也很關心我。由此,我和方成伯產生了共同語言。”
之後,李錫武和方成伯先後退休,他們走得更近,大家有什麼新的創作計畫,又或者有新作品出爐,便互相交流意見。“認識方成伯的人都喜歡叫他‘方伯’,可見方成伯這個人很平易近人。方成伯一生很平淡,不追求名利,很少計較個人的得失。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他的突然去世,我一下子難以接受。”
二、鄧振鈴:沒有架子的畫家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在河南開封工作時,就很喜歡畫畫。有時候放假回家,我便帶上作品去拜訪方成伯,順便請他評價。方成伯這人很真,說話沒有華麗的詞藻,很樸實。還記得,當時,他點評我的畫作時,有時會當面潑冷水。當時,我就覺得這個人敢於說真話,值得交往”。民俗畫家鄧振鈴也是方成伯生前的摯友。但他和方成伯接觸多起來,還是退休之後。他經常邀上方成伯、李錫武,一起上茶樓飲茶。交流畫畫心得,說說人生百態。
“在這個商業社會裡,方成伯說話依然很樸實。他一般不說奉承話,他也不去巴結什麼名家,是一個很真誠的人。對晚輩,對繪畫技術不如他的人,從來不會瞧不起,毫無架子。有一次,方成伯帶著學生去寫生,我也跟了去。一路上,學生不停地請求方成伯示範繪畫技巧,方成伯就停下手中的畫筆,蹲在路邊,向學生示範,講解,毫無保留。即使是坐不住的小孩子向方成伯學畫畫,方成伯也很耐心指導。對於培養下一代,方成伯很有耐性。這一點,方成伯做得很好。”
三、程綺洛:方成伯很有才華
中山詩人程綺洛曾和方成伯做過很長時間的同事。據她回憶,有一段時期,文化館的辦公地址就設在西山寺裡面(因為歷史的原因,當時西山寺內空無一物,因此被文化館借用)。就是那時,方成伯便戲稱自己為‘半僧’。大概是每天都在西山寺上班,對禪學產生了感悟,加之又要養妻活兒,自己卻又身在世俗里,方成伯的筆名‘半僧’便是這樣來的。
程綺洛最欽佩方成伯孜孜不倦對美術的探索精神。“方成伯沒有讀過什麼美院,是自學成才的。但他很專注於提高自己的書畫藝術。平時上班沒有什麼事,他就靜下心來專攻書畫,長年如是。”
程綺洛很尊崇方成伯的書畫。程綺洛即將退休時,曾向方成伯索求了一幅字畫以作留念。但方成伯送給程綺洛這幅字畫的題款卻寫著:送給程綺洛的千金。內容畫的是一隻茶壺和幾隻茶杯,還有一支筆和一本書。字畫還題了詩句: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須花。程綺洛說,方成伯送給她的這幅字畫清新脫俗,含意深長,別有一番風味。
程綺洛說,她的兒子曾跟方成伯學藝多年。有一次,她的兒子畫了一幅畫作交給方成伯修改。方成伯看了,也不說什麼,就在畫裡添了一隻將要高飛的小鳥。方成伯此舉,就是暗示學生:繪畫技藝已羽翼漸豐,但仍要繼續努力,才能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四、伍志強:方成伯的書畫古樸、高逸、大氣
“方成伯的國畫題材廣泛,其中,他的山水、花鳥獨具一格。他的畫有自己的一套藝術語言,屬於傳統的畫風。他的畫以大寫意、小寫意為主。最擅長山水、花鳥,有時也畫些人物,小品,刻些自用印章。當然,指畫也有很高的造詣。方成伯的書、畫尤如其人。其書畫的線條蒼勁、高逸、古樸。方成伯的畫極具古代文人的隱逸氣息和詩意,他的畫一般不會很熱鬧。有時候,他的山水畫很雄古、大氣。即使是畫花鳥,他也是寥寥數筆、一揮而就,豪放不羈。解讀方成伯的畫,要平心靜氣,而且你會發覺,他的書畫往往越看越耐看。”中山書法家伍志強,與方成伯認識二十多年,他倆既是師生也是忘年之交。
伍志強說,方成伯對書畫很有研究,他對古典文學和哲學也很關注。方成伯退休之後,除了出外寫生,他每天幾乎一起床就進了書房,一天到晚,都在書房裡。看書、寫字、畫畫。要是吃飯了,他就端一碗飯進書房裡吃。晚上,他一般是看電視,收看的電視節目多數是書畫頻道。“方成伯的書法也是自成一家的。篆書、隸書、草書、行書、甲骨、諸體皆能,尤其擅長篆書、行草,方成伯學書法很勤奮。對古代歷代諸體各家臨寫很多,數十年如一日。他的草書很放逸。他的金文很高古、厚朴。
伍志強還說:“方成伯那支筆可謂入紙三分,刺透紙背。大概是長年浸淫書畫。方成伯已達到書中有畫,畫中有書、詩的境界。從方成伯的書畫作品中可以看出,方成伯的山水畫線條,很多來自於篆隸筆法;而花鳥畫,則很有行草筆意。於是,比一般的書法家,方成伯的書畫又多了一份畫意。
伍志強告訴記者,方成伯骨子裡面具有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清高,純樸。在伍志強和方成伯認識的日子裡,方成伯從來不去標榜自己,更不會倚老賣老,是一個非常謙虛的人。此外,方成伯不會為了名利去降低自己,更不會去包裝自己,又或絞盡腦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要知道,他的書畫市場價也不錯,但他不會因為錢去畫畫。記得有一次,某機關單位出高價找方成伯畫畫。但因為對方要求的題材太俗氣,方成伯居然拒絕了。
背景資料
方成伯筆名半僧,祖籍中山沙溪涌濠村。自幼深受父輩的薰陶,喜習書畫。曾任中山書協副主席、中山詩社藝術顧問、中山市民眾藝術館美術攝影部副主任。生前曾長期從事民眾美術輔導工作,組織民眾書畫展覽和開展培訓活動。曾多次參加中山、廣東、全國等書畫展。從方成伯現存的很多作品中,如《半僧書畫》中的山水畫《長藤引春》、花鳥畫《玉女臥虎碧池》、篆書《辛棄疾句集聯》、行書《仙湖橫海自作聯》等作品中,處處彰顯著方成伯的筆墨功力。而方成伯的指畫《居高聲自遠》、《華岳雄姿》、《清波沐仙姿》等更有其獨特風采。(翩翩整理)
鄭集思評說方成伯
方成伯先生曾送我一幅一塊太湖石的畫,看這畫久了,就覺得他便是一塊太湖石。
太湖石中凝聚著中國人的審美意趣。皺、瘦、透、漏,放在方成伯先生身上是否吻合,請熟悉其的朋友來對照一下。皺———他臉上的滄桑感告訴了我們一切,他的面容變化不大,要么是藝術使他年輕了,要么是生活的閱歷使他豐富了、在當年提前顯老了;瘦———體型如此,無須贅言。他四十多歲時仍參加書畫的函授課程,“為伊消得人憔悴”,瘦了自己,肥了藝術;透———為人直率、質樸磊落,在畫界人緣極好。從無文人相輕之舉,卻又實事求是,不廉價拋售恭維。“鄭集思。你的字還要再練幾年”。他就是這樣讓你感到他這個朋友的真誠可靠;漏———廣東形容吝嗇者叫做“密底算盤”,滴水不漏。他卻是太“漏”了。朋友向他求字求畫,他拿起筆就給你寫給你畫。他不會拿著作品到處招搖,鼓吹自己是某某幾代弟子,自己的作品何名館何貴人收藏,這裡謀個名那裡圖個利。他生活安閒散淡,從藝喜樂自得,半個和尚,頗得禪機。 這一塊“石頭”放在藝苑中,似乎不如蕉紅柳綠令人矚目,但你一旦注意上了,卻是很耐人尋味的。讓我們學學米芾大師,敬敬這一塊石。
太湖石中凝聚著中國人的審美意趣。皺、瘦、透、漏,放在方成伯先生身上是否吻合,請熟悉其的朋友來對照一下。皺———他臉上的滄桑感告訴了我們一切,他的面容變化不大,要么是藝術使他年輕了,要么是生活的閱歷使他豐富了、在當年提前顯老了;瘦———體型如此,無須贅言。他四十多歲時仍參加書畫的函授課程,“為伊消得人憔悴”,瘦了自己,肥了藝術;透———為人直率、質樸磊落,在畫界人緣極好。從無文人相輕之舉,卻又實事求是,不廉價拋售恭維。“鄭集思。你的字還要再練幾年”。他就是這樣讓你感到他這個朋友的真誠可靠;漏———廣東形容吝嗇者叫做“密底算盤”,滴水不漏。他卻是太“漏”了。朋友向他求字求畫,他拿起筆就給你寫給你畫。他不會拿著作品到處招搖,鼓吹自己是某某幾代弟子,自己的作品何名館何貴人收藏,這裡謀個名那裡圖個利。他生活安閒散淡,從藝喜樂自得,半個和尚,頗得禪機。 這一塊“石頭”放在藝苑中,似乎不如蕉紅柳綠令人矚目,但你一旦注意上了,卻是很耐人尋味的。讓我們學學米芾大師,敬敬這一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