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馬珂蛤,俗稱白蜆子、泥蜆子、布鴿頭,以遼寧、山東為最多,肉食鮮美。主要棲息於潮間帶中下區及淺海的泥沙灘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方形馬珂蛤
- 拉丁學名:Mactra veneriformis
- 別稱:白蜆
- 界:動物界
- 門:軟體動物門
- 綱:雙殼綱
- 目:簾蛤目
- 科:馬珂蛤科
形態特徵,產地產季,經濟價值,藥用價值,營養價值,
形態特徵
貝殼堅厚,略成四角形。兩殼極膨脹。殼頂突出,位於背緣中央略靠前方,尖端向前彎。貝殼具外皮,頂部白色,幼小個體呈淡紫色,近腹緣為黃褐色,腹面邊緣常有1條很_窄的邊緣。生長線明顯粗大,形成凹凸不平的同心環紋,貝殼內面白色,鉸合部寬大,左殼具一個分叉的主齒,右殼具有2個排列成“八”字形的主齒;兩殼前、後側齒髮達均成片狀,左殼單片,一有亮雙片。外韌帶小,淡黃色;內韌帶大,黃褐色。閉殼肌痕顯明,前閉殼肌痕稍小,呈卵圓形,後閉殼肌痕稍大,近圓形,外套痕清楚,接近腹緣。
產地產季
我國沿海分布極廣,產量大,以遼寧、山東為最多。台北,彰化縣鹿港,台南市安平,金門後湖,金寧,金城,金沙,金湖,烈嶼,台中縣至雲林縣沿海。屬廣溫廣鹽性貝類,生存適溫為0-30℃,適鹽範圍為1.4%-3.7%。在春、秋兩季采捕一為宜,但繁殖期要禁捕。
經濟價值
肉供食用,鮮美可口。
藥用價值
營養價值
四角蛤蜊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貝類,含有多種礦物質元素;EAA/TAA百分含量為30.2%,EAA/NEAA百分含量為43.3%,不能達到FAO/WHO公布的EAA/TAA百分含量40%左右、EAA/NEAA百分含量60%以上的胺基酸理想模式,胺基酸價為67,低於其他一般貝類,可見四角蛤蜊存在著胺基酸的不平衡性,但四角蛤蜊中鮮味胺基酸含量高達55.4%,可開發為調味料;四角蛤蜊重金屬含量符合限量標準,應注意污染問題,可以作為重金屬污染物監測指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