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廣岩寺

方廣岩寺

方廣岩寺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城東約20公里的葛嶺鎮山腰。據《閩都記》載,它開闢於五代,是一天然岩洞。山下有一清溪,兩山夾峙,水波瀲灩,與方廣岩組成一幅天然風景畫。山中有清朝薛朝晤、龔易圖的紀游題刻。古松道盡頭到方廣岩還須登數百級古蹬,中經一巨岩旁,又有兩巨石聳立如門,分刻“天關”、“石門”二字,俗稱“天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方廣岩寺
  • 地理位置: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城東約20公里的葛嶺鎮山腰
  • 記載:《閩都記》
  • 類別:古建築
歷史簡介,景區簡介,寺廟現狀,歷史記載,

歷史簡介

由此再上登,道旁有“方廣洞天”石刻。方廣岩洞的洞頂鐘乳懸垂,或為魚、龍、禽、獸,或為奇花珍果,光怪陸離,洞口岩檐有水簾下垂,洞中有始建於宋慶曆年間(1041-1048年)的大殿、僧寮、夢亭、香積等。

景區簡介

據傳,方廣岩原系一巨大溶洞。宋建隆二年(961年),四都溪南村黃非熊在岩下讀書,發現此溶洞猶如世外桃源,遂於此建寺,從此香火不絕。因洞庭湖景物千姿百態,使人神往,取名“方廣岩”。溶洞高約120米,深、寬各90米,可容納千餘人,洞內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等自然形成“入水蛟龍”、“出山猛虎”、“馳騁戰馬”、“出洞青蛙”、“爬壁烏龜”、“翻跳鯉魚”、“觀音抱子”、以及“葡萄架”、“石榴園”、“萬年松”、“紅臘梅”等三十餘景,無不惟妙惟肖。特別是觀音岩,每當中秋之夜,皓月斜照岩上,視若“童子拜觀音”,自古傳為奇觀。洞頂巨岩兀立,凌空舒展,稱為“一片瓦”;頂上瀑布飛濺,星星點點,猶如天女散花。此二處被視為絕妙景色。方廣岩原先僅有一寺,以後續建大雄寶殿及其它築物。現存有大雄寶殿、觀音樓、脫凡樓、天泉閣等。天泉閣系明朝所建,為方廣岩一絕。背依千仞峭岩,面臨百丈深壑,坐落於百餘株碩大的杉木支柱上,宛如空中樓閣,酷似山西的懸空寺,險峻奇絕。殿後洞壁上有一石龕,上有一結構精巧的石構小殿宇。閣旁有一深洞,俗稱“炮洞”,遊人如在洞中燃放鞭炮,聲震四周山頭,回音可延續二、三十分鐘不絕,聲聞數里,隆隆迴蕩。方廣岩周圍還有許多奇岩怪洞,如玉泉洞觀音岩水簾洞羅漢岩獅子岩諸勝,多以自然形象命名。摩崖上有宋尹古澶、李良傑等所書的“鴻山月照”、“方廣洞天”、“閩山福地”等題刻。
方廣岩寺門口方廣岩寺門口
大雄寶殿大雄寶殿
方廣岩寺方廣岩寺
方廣岩寺雕刻方廣岩寺雕刻

寺廟現狀

方廣岩寺現任方丈磬揚法師,89歲,江西人,1934年出家,兼任福建省佛教協會顧問,省政協委員,永泰縣佛教協會會長,縣政協委員,現任監院善逢法師,56歲,福建平江人,師從磬揚法師。現任方丈為常仁法師,師從廣達和尚。

歷史記載

明旅行文學家徐熥《方廣岩記》記載:“方廣岩在永福縣七都,石室宏敝,林壑勝絕。宋慶曆間,邑人黃非熊搜得之,遂架閣其中,以奉浮屠。歲久,閣崩,屐跡罕至。萬曆丁亥(1587年),友人林熙工(林應起)、陳汝翔、陳伯孺同釋真潮往游,感故址頹廢,捐資募眾,構天泉閣,供佛其中。”
方廣岩寺
明萬曆壬辰秋(1592年),林應憲(林熙吉)、林應起、徐熥、陳鳴鶴等人重遊方廣岩,遊玩之餘,在側身門內的一處巨壁上,鐫下“方廣洞天”四個大字,傍記游者名字時間。同時都寫了遊方廣岩寺的遊記,為後人留下了珍貴的文字資料。今天在方廣岩寺還能看到元學士林泉生題寺聯:“石室雲開,見大地山河三千世界;水簾風卷,露半天樓閣十二欄乾”,明尚書林如楚題匾額:“天泉閣”。聯與匾現還保留在方廣岩寺內。左宗棠題寫的篆體木刻牌匾“顯密圓通”,乾隆年間永泰知縣馮紹立題的“洞天第一”牌匾,還有民國時期教育家長樂林素園等名人撰寫的對聯,給方廣岩寺增添了厚重的人文景觀。
作為一座藏匿於深山溶洞中的寺廟,方廣岩寺是有幸的。1871年,英國著名旅行攝影家約翰·湯姆森沿閩江拍攝風土人情,聞方廣岩寺勝景奇觀,僱船溯大樟溪而上,船泊瀨下(古代從福州到永泰方廣岩,走水路,船都泊瀨下,然後登岸),再用牛車把攝影器材運抵方廣岩山腳下,再由八名民工抬上山。夜宿方廣岩寺,次日為方廣岩寺拍了四張照片,為方廣岩寺留下了極其珍貴的影像記錄。
從湯姆森照片中,可以看到當時寺的主殿兩邊有幾扇高大精美的木雕插屏,今天空空如也,成敞開式大殿,懸掛的大鐘也不是往昔的那口銅鐘,換成了鐵鐘,已銹跡斑斑。好在寺的建築物保留了原來的模樣。從寺的樑柱上的文字看,現存的方廣岩寺為清代建築,一段入寺石階,完整保留了宋代原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