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方在慶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性別:男
教育背景,學術經歷,論著目錄,
教育背景
1979.9-1983.7 吉林大學物理系,理學學士
1983.9-1986.7 吉林大學哲學系,哲學碩士
1988.10-1991.7 武漢大學哲學系,哲學博士
學術經歷
1986.7-1988.9 浙江大學社會科學系,講師
1991.7-1992.12 福建出版總社廈門辦事處,編輯
1993.2-1993.10 奧地利格拉茨(Graz)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後
1993.11-1995.1 德國波恩(Bonn)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後
1995.7-2002.2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
其中 1998.1-1998.8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傑出訪問學者”
1998.9-1999.2 英國蒂賽德(Teesside)大學,訪問學者(歐盟與中國教育部高教合作項目)
1999.10—2001.10 德國慕尼黑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埃里克·弗格林教席(Eric Voegelin Professur,C3),賽特爾基金會(Hanns-Seidel-Stiftung)受助者。
2002.4-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研究員
學術任職
英文雜誌《信息、通訊與社會》(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編委
《科學文化評論》執行編委
《自然科學史研究》編委
《中國科技史雜誌》編委
論著目錄
專著
《愛因斯坦畫傳——一個真實的愛因斯坦》,方在慶 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方在慶 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科學革命與中國道路》,袁江洋、方在慶 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德國:科技與教育發展》,與戴繼強合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科技發展與文化背景》,方在慶 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譯作
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晚年文集》,方在慶、韓文博、何維國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弗里茨·斯特恩:《愛因斯坦恩怨史——德國科學的興衰》,方在慶、文亞等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
派斯:《愛因斯坦傳》(上下冊),方在慶、李勇等譯,商務印書館, 2004年。。
阿瑟·I·米勒:《愛因斯坦·畢卡索——空間、時間和動人心魄之美》,方在慶、伍梅紅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
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晚年文集》,方在慶、韓文博、何維國譯,海南出版社,2000年。
拉里·勞丹:《進步及其問題》,方在慶譯,上海譯文出版社,二十世紀西方哲學譯叢,1991年。
羅伯特·H·卡鞏:《羅伯特密立根的足跡——一個傑出科學家的生活側影》,方在慶譯,東方出版中心, 1998年。
派伊斯:《上帝難以捉摸——愛因斯坦的科學與生活》,方在慶、李勇等譯,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論文
《科技創新與文化背景》,《民主與科學》,2008年第4期,第28-30頁。
《未完成的“齊爾塞爾論題”》,《科學文化評論》,2007年第5期,第53-76頁。
《德國科學史與文化研究》,《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第3期,第26-27頁。
《重審“奧本海默事件”》,《科學文化評論》,2006年第6期, 61-86頁。
《青年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奇蹟年”百年紀念》,《文景》,2005年第9期, 第4-11頁。
《“愛因斯坦年”留給了我們什麼?》,《科技中國》,2006第1期, 第2-7頁。
《試論海森伯的哥本哈根之行》,《自然辯證法研究》,2005年第6期, 第44-46、75頁(與文亞合作)
《教研結合、同行評議與大科學規劃——簡論德國科學中的制度創新》,《科學文化評論》,2004年第6期,第47-65頁。
《<哥本哈根>的幽靈》,《讀書》,2003年第10期,第115-121頁。
《全球化對德國科技、經濟競爭力的影響》,《科技導報》,2001年第8期,62-64,8頁。
《德國的研究開發體系與創新機制》,《自然辯證法研究》,2001年第9期,67-69頁。
《從韋伯關於<作為職業的學術>的演講談起》,《自然辯證法研究》,1999年第10期,67-69頁。
《‘科學戰爭’與對科學的社會研究》,《自然辯證法研究》,1998年第4期,39-43頁。人大報刊複印資料《科學技術哲學》,1998年7月,第28-32頁轉引。
《預算、補償與歌德的自然觀》,《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97年第1期,第7-11頁。
《愛因斯坦-玻爾之爭:不同競技規則?》,《自然辯證法研究》,1997年第5期,第27-31頁。
《真理、因果性與探索的動機——愛因斯坦的實在論初探》,《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1期,第39-45頁。
《歌德對牛頓光學理論的拒斥及其文化背景》,《自然辯證法通訊》,1996年第五期,第41-46頁。
《一種“互動整合”:計算機與隱私》,《國際學術動態》,1996年第8期。第10-12頁。
《歌德的〈顏色論〉及其背景》,《大自然探索》,1996年第3期,第96-100頁。
《何為“純粹的知識關懷”?》,《讀書》,1996年第5期,第156-157頁。
《通過一個烏托邦的目標來拒斥形上學》,[英文]( Through an utopian Goal to Reject Metaphysics), 1994年紀念洪謙國際研討會,北京。1994
《規範自然主義評述》,《自然辯證法通訊》,1992年第2期,第1-10頁。
《有關實在論的爭論》,[英文] (Review of the Debates on Realism), 收入《1988-1991中英暑期學院優秀論文集》,1991,北京。
《評波普對量子理論的闡釋》,《自然辯證法通訊》,1991年第2期。第1-8頁。
《馬赫反對原子理論的理由》,《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89年第5期,第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