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力鈞作品圖錄》是2011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呂澎 。本書主要介紹了方力均自1975年以來的作品集。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方力鈞作品圖錄》內容簡介:評介方力鈞的寫手累計幾百人,文本超過一千篇。每個寫手按照自己的或別人的觀感解讀方力鈞,貼上各種標籤,作出各種判斷,包括正面的、中性的以及否定的,從而使他變成大雜燴式的公眾人物。這不免使我想起拿破崙生前身後曾有一百多部傳記,頌揚的,兼褒帶貶的,詛咒的,把他塑捏成一個多面形象,致使後來者很難認清他的本來面目。有關方力鈞的文獻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即文字描述與評價會變成認識他的障礙。大量人云亦云的判斷,層層累積,既干擾讀者的觀感,又會鉗製作者的自由,即便是自傳也會受到感染,因為在輿論塑造方力鈞的過程中,特別是那些正面的、中性的解讀,藝術家可能會採取配合或默認的態度。其結果,人們分不清被塑造的形象是他的自我狀態還是別人的設計。因此,我想繞開現成的評論,也不引用他的長篇自述,而是在自述與他述之外,以一個本時代目擊者的眼光,找出我認為符合邏輯的脈絡,粗線條地推測為什麼20年來當代藝術圈始終在關注方力鈞。
方力鈞引起廣泛關注始於1990年,這一年,方力鈞27歲。二十七年間,中國人經歷了太多的大起大落、今是昨非的事件,變得無所適從。“文革”的動盪和改革的挫折,使得難以改變現實的中國文人一面似乎把什麼都看透了,無所謂了,一面又心有不甘。方力鈞的祖父六十年前被劃為富農,即富裕農民,屬於無產階級專政的對象,於是,方力鈞家族和眾多同類家族一樣,成了社會遺棄的反面角色和多餘的族群。在中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反面角色和多餘的族群,不是變得越來越少而是越來越多。這太荒謬了,以致無奈和頹廢的情緒在思想界、文藝界埋伏得越來越強烈。方力鈞的經歷,自然比別人多了一層壓抑。當人們厭煩了虛假的正經,又不敢用不正經來揭示自我的時候,方力鈞的意義在於他率先加以揭示。正是有了刻骨銘心的生存體驗和貼切的把握,他的作品才刻畫出了這個時代底層民眾的表情:打著哈欠、斜著眼珠、彎著脊樑以及蹩著口形傻笑或做聖相,等等。他塑造的形象,像哈哈鏡照出了億萬生靈,無法掌握自己命運、更不能掌握國家命運的小人物。面對方力鈞的作品,無論你接受還是排斥,都不可能無動於衷。
目錄
序言
1975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