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裂—癒合—染色體橋循環(breakage-fusion-bridge cycle)是指由B.McClintock(1938)所闡明的玉米環狀染色體和雙著絲粒的染色體的持續異常表現的一種型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斷裂—癒合—染色體橋循環
- 外文名:breakage-fusion-bridge cycle
- 概括:環狀染色體在消失之前可反覆進行
- 斑點形成原因:斷裂不同,許多基因重複或缺失
例如環狀染色體,在有絲分裂後期常常具有兩個著絲粒形成大的環狀結構,當這兩個著絲粒向相反的兩極拉開時,就形成二個染色體橋,並各自發生斷裂。由於斷裂所產生的二條染色體分別具有一個著絲粒和二個斷裂端,所以在細胞分裂旺盛的組織中(例如發育中的胚乳),斷裂端彼此癒合起來再次形成環狀染色體。其結果,環狀染色體在其消失之前可反覆進行斷裂—癒合—染色體橋這樣的循環。由於斷裂的位置不同,會造成許多基因重複或缺失,這是形成斑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