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葘,漢語詞語,拼音是duàn zī,意思是枯折的樹幹,形容人背傴而枯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斷葘
- 拼音:duàn zī
- 出處:《荀子·非相》
- 注音:ㄉㄨㄢˋ ㄗㄧ
解釋,出處,
解釋
枯折屑員籃的殃拜簽良樹幹榆晚棗。形容人背傴而枯瘦。
出處
《荀子·非相》:“周公之狀,身如斷葘。危棕旋”
王先踏催謙集解引郝懿行曰:“《皇矣》詩傳:‘木立而死曰葘。’葘者,植立之貌。周公背傴,或曰韤僂,其形曲折,不能直立,故身如斷葘矣。”
清束駝頌·袁枚《隨跨臭遙晚園隨筆·今疾病見古書》:“‘周公如斷菑’亦枯瘦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