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癇丸(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斷癇丸,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一七二。具有祛風止痙,益氣定癇的功效。主治小兒胎風久為驚癰,時發時愈。

基本介紹

  • 名稱:斷癇丸
  •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二
  • 功用:祛風止痙,益氣定癇
  • 主治:小兒胎風久為驚癰,時發時愈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使用注意,文獻摘要,

組成

蛇蛻(微炙)三寸(9厘米),蟬蛻(去土,炒)四枚,黃芪(銼)、細辛(去苗葉)、鉤藤鉤子、甘草(炙,銼)各半兩(15g),牛黃(研)半錢(1.5g)。

用法用量

上為末,再同和勻,煮麵糊為丸,如小豆大。百啐內小兒服三二丸,二三歲兒十丸至十五丸,人參湯送下,不拘時候。

功用

祛風止痙,益氣定癇。

主治

小兒胎風久為驚癰,時發時愈。

使用注意

避風寒。

文獻摘要

《簡明中醫病證辭典》:“寒痛病證名。指感寒即發的一種病證。小兒內傷脾胃,外感風寒,結於胸膈之間,遇風寒即發。症見突然仆倒,不省人事,發出尖叫聲,口涌痰涎。治宜斷癇丸,並宜灸膻中、內關、勞宮、湧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