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層解剖學(第3版)

斷層解剖學(第3版)

《斷層解剖學(第3版)》是由劉樹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主要供臨床、基礎、預防、護理、口腔、檢驗、藥學等專業本科生用,亦可供長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及研究生選修,還是解剖學教師及臨床各科醫師的參考書。

全書主要介紹了頭部、頸部、胸部、腹部、男性盆部和會陰、女性盆部和會陰、脊柱區、上肢和下肢等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斷層解剖學(第3版)
  • 作者:劉樹偉
  • ISBN:978-7-04-045776-6
  • 類別:“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
  • 頁數:384頁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11月24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版面字數:770千字
  • CIP核字號:2017003357
成書過程,修訂情況,出版工作,內容簡介,教材目錄,教學資源,教材特色,作者簡介,

成書過程

修訂情況

《斷層解剖學(第3版)》由劉樹偉教授主編,中國19所高校的20位教師在第1版和第2版教材的基礎上修訂而成。在該次修訂中,副主編孟海偉、黃海輝協助主編做了工作,由於年齡和工作崗位變動等原因,部分學校更換了作者。
《斷層解剖學(第3版)》在第2版教材基礎上,主要做了以下修訂:
1、在緒論中補充了斷層影像解剖學領域的主要進展。
2、增加和更換了部分插圖。
3、以中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第2版)》和《組織學與胚胎學名詞(第2版)》為準,全面審査和更新了相關名詞和術語。
4、修改了一些在日常教學中發現的插圖示注和文字描述性錯誤。

出版工作

2017年11月24日,《斷層解剖學(第3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出版社工作人員
策劃編輯責任編輯封面設計責任印製
席雁
席雁
張楠
韓剛

內容簡介

《斷層解剖學(第3版)》除緒論外,主要介紹了頭部、頸部、胸部、腹部、男性盆部和會陰、女性盆部和會陰、脊柱區、上肢和下肢等內容,其中插圖600餘幅,包括套色線條圖和CT、MRI圖等。

教材目錄

前輔文緒論
一、 斷層解剖學的定義、特點和學習目的
二、 斷層解剖學的發展歷史
三、 斷層解剖學的研究現狀和前景展望
四、 斷層解剖學常用的研究方法
五、 斷層解剖學的常用術語
六、 斷層解剖學的學習方法
第1章 頭部
第一節 概述
一、 境界與分區
二、 標誌性結構
三、 頭部斷層解剖學常用基線
第二節 大腦溝、回套用解剖
一、 大腦半球上外側面的溝和回
二、 大腦半球內側面的溝和回
三、 大腦半球下面的溝和回
第三節 顱腦連續橫斷層解剖
一、 矢狀縫層面(斷層一)
二、 上矢狀竇和大腦上靜脈層面(斷層二)
三、 中央旁小葉層面(斷層三)
四、 中央溝上部層面(斷層四)
五、 中央旁小葉下部層面(斷層五)
六、 扣帶回上部層面(斷層六)
七、 半卵圓中心層面(斷層七)
八、 胼胝體乾層面(斷層八)
九、 第三腦室上部層面(斷層九)
十、 松果體層面(斷層十)
十一、 前連合層面(斷層十一)
十二、 乳頭體層面(斷層十二)
十三、 視交叉層面(斷層十三)
十四、 垂體層面(斷層十四)
十五、 頸動脈管層面(斷層十五)
十六、 下頜頭層面(斷層十六)
第四節 頜面部連續橫斷層解剖
一、 上直肌和上斜肌層面(斷層一)
二、 視神經和視交叉層面(斷層二)
三、 海綿竇層面(斷層三)
四、 眶下裂層面(斷層四)
五、 下頜頭層面(斷層五)
六、 枕骨大孔上方層面(斷層六)
七、 寰枕關節層面(斷層七)
八、 寰樞關節層面(斷層八)
九、 樞椎體上份層面(斷層九)
十、 樞椎體下份層面(斷層十)
十一、 第3 頸椎椎體層面(斷層十一)
十二、 下頜體上份層面(斷層十二)
十三、 第4 頸椎椎體層面(斷層十三)
十四、 舌骨體層面(斷層十四)
第五節 頭部連續矢狀斷層解剖
一、 正中矢狀面右面觀(斷層一)
二、 正中矢狀面左面觀(斷層二)
三、 內囊膝層面(斷層三)
四、 蒼白球層面(斷層四)
五、 殼層面(斷層五)
六、 頸內靜脈層面(斷層六)
七、 莖突層面(斷層七)
八、 顳下頜關節內側份層面(斷層八)
九、 顳下頜關節外側份層面(斷層九)
十、 外耳道層面(斷層十)
第六節 頭部連續冠狀斷層解剖
一、 額竇和大腦額極層面(斷層一)
二、 額嵴層面(斷層二)
三、 篩骨雞冠層面(斷層三)
四、 上頜竇中份層面(斷層四)
五、 上頜竇後份層面(斷層五)
六、 大腦顳極層面(斷層六)
七、 胼胝體膝層面(斷層七)
八、 垂體層面(斷層八)
九、 乳頭體層面(斷層九)
十、 紅核和黑質層面(斷層十)
十一、 小腦中腳層面(斷層十一)
十二、 松果體和四疊體層面(斷層十二)
十三、 胼胝體壓部層面(斷層十三)
十四、 側腦室后角層面(斷層十四)
十五、 小腦鐮層面(斷層十五)
十六、 竇匯層面(斷層十六)
十七、 大腦鐮後端層面(斷層十七)
十八、 大腦枕極層面(斷層十八)
第七節 腦池斷層解剖
一、 大腦縱裂池
二、 大腦外側窩池
三、 帆間池
四、 大腦大靜脈池
五、 四疊體池
六、 小腦上池
七、 終板池
八、 環池
九、 鞍上池
十、 腦橋小腦角池
十一、 小腦延髓池
十二、 小腦溪
十三、 延池
第八節 腦血管套用解剖
一、 大腦的血管
二、 腦基底灰質區的血管
三、 小腦的血液供應
四、 腦幹的血管
第九節 蝶鞍區斷層解剖
一、 蝶鞍區三維斷層解剖
二、 蝶鞍的形態和大小
三、 鞍膈
四、 鞍底
五、 蝶竇
六、 垂體
七、 海綿竇
八、 鞍周血管
九、 鞍周神經
十、 下丘腦
第十節 顳骨CT 解剖
一、 橫斷層解剖
二、 冠狀斷層解剖
第2章 頸部
第一節 概述
一、 境界和分部
二、 標誌性結構
三、 頸部器官的配布規律
四、 頸部斷層解剖結構的特點
第二節 頸部連續橫斷層解剖
一、 會厭和舌骨大角層面(斷層一)
二、 舌骨體層面(斷層二)
三、 甲狀軟骨上份和喉前庭層面(斷層三)
四、 甲狀軟骨中份和喉中間腔層面(斷層四)
五、 聲襞和環狀軟骨板層面(斷層五)
六、 環狀軟骨和聲門下腔層面(斷層六)
第三節 喉斷層解剖及CT 圖
一、 喉套用解剖
二、 喉斷層解剖及CT 圖像
第3章 胸部
第一節 概述
一、 境界
二、 標誌性結構
第二節 胸部連續橫斷層解剖
一、 第1 胸椎椎體上份層面(斷層一)
二、 胸膜頂層面(斷層二)
三、 左、右靜脈角層面(斷層三)
四、 頸靜脈切跡層面(斷層四)
五、 第3 胸椎椎體層面(斷層五)
六、 上腔靜脈合成處層面(斷層六)
七、 主動脈弓層面(斷層七)
八、 奇靜脈弓層面(斷層八)
九、 肺動脈杈層面(斷層九)
十、 肺動脈竇層面(斷層十)
十一、 左、右上肺靜脈層面(斷層十一)
十二、 左、右下肺靜脈層面(斷層十二)
十三、 底段總靜脈層面(斷層十三)
十四、 冠狀竇層面(斷層十四)
十五、 膈腔靜脈孔層面(斷層十五)
十六、 左、右肺韌帶層面(斷層十六)
第三節 縱隔連續矢狀斷層解剖
一、 左靜脈角層面(斷層一)
二、 左胸鎖關節層面(斷層二)
三、 左頸總動脈起始處層面(斷層三)
四、 正中矢狀面(斷層四)
五、 頭臂乾起始處層面(斷層五)
六、 右胸鎖關節層面(斷層六)
七、 上腔靜脈層面(斷層七)
八、 右心房右側份層面(斷層八)
第四節 縱隔連續冠狀斷層解剖
一、 胸骨柄層面(斷層一)
二、 肺動脈口層面(斷層二)
三、 升主動脈層面(斷層三)
四、 肺動脈杈層面(斷層四)
五、 氣管杈層面(斷層五)
六、 食管層面(斷層六)
七、 奇靜脈層面(斷層七)
第五節 縱隔淋巴結斷層解剖
一、 縱隔淋巴結的分區
二、 縱隔淋巴結的數目和大小
三、 縱隔淋巴結的斷層解剖
四、 易被誤診為淋巴結腫大的縱隔內結構
第六節 心超聲解剖
一、 心的位置、外形和毗鄰
二、 經胸超聲心切面解剖
三、 經食管超聲心切面解剖
第七節 肺段與肺內管道套用解剖
一、 肺段的概念
二、 肺內管道
第八節 肺門橫斷層解剖
一、 肺門的概念
二、 肺門橫斷層解剖的一般規律
三、 右肺門連續橫斷層解剖
四、 左肺門連續橫斷層解剖
第九節 肺段在CT 圖像上的劃分
一、 肺段支氣管的CT 表現
二、 在橫斷面上劃分肺段的標誌性結構
三、 CT 圖像上肺段支氣管與肺血管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
四、 肺段在主要層面上的分布
五、 肺段在CT 圖像上的劃分
第十節 肺內管道的斷面追蹤
一、 肺內支氣管的斷面追蹤
二、 肺動脈的斷面追蹤
三、 肺靜脈的斷面追蹤
第4章 腹部
第一節 概述
一、 境界
二、 腹部的重要平面
第二節 腹膜和腹膜腔套用解剖
一、 腹膜反折
二、 隱窩和陷凹
三、 腹膜腔的分區
第三節 腹部連續橫斷層解剖
一、 膈右穹隆層面(斷層一)
二、 第二肝門層面(斷層二)
三、 食管裂孔層面(斷層三)
四、 胃賁門層面(斷層四)
五、 肝門靜脈左支角部層面(斷層五)
六、 肝門靜脈左支矢狀部層面(斷層六)
七、 肝門層面(斷層七)
八、 肝門下層面(斷層八)
九、 腹腔乾層面(斷層九)
十、 腸系膜上動脈層面(斷層十)
十一、 肝門靜脈合成處層面(斷層十一)
十二、 腎門上份層面(斷層十二)
十三、 腎門中份層面(斷層十三)
十四、 腎門下份層面(斷層十四)
十五、 胰頭下份層面(斷層十五)
十六、 十二指腸水平部層面(斷層十六)
十七、 第3 腰椎間盤層面(斷層十七)
十八、 左腎下極層面(斷層十八)
十九、 右腎下極層面(斷層十九)
二十、 腹主動脈分叉處層面(斷層二十)
二十一、 第4 腰椎間盤層面(斷層二十一)
二十二、 下腔靜脈合成處層面(斷層二十二)
二十三、 第5 腰椎椎體下份層面(斷層二十三)
二十四、 第5 腰椎間盤層面(斷層二十四)
第四節 上腹部連續矢狀斷層解剖
一、 結腸左曲左側份層面(斷層一)
二、 結腸左曲右側份層面(斷層二)
三、 左腎外側層面(斷層三)
四、 胰尾層面(斷層四)
五、 肝左上角層面(斷層五)
六、 左腎竇層面(斷層六)
七、 脾前端層面(斷層七)
八、 食管腹部層面(斷層八)
九、 降主動脈層面(斷層九)
十、 腹部正中矢狀面(斷層十)
十一、 下腔靜脈和腸系膜上動脈層面(斷層十一)
十二、 下腔靜脈和肝門靜脈層面(斷層十二)
十三、 肝門靜脈左支矢狀部層面(斷層十三)
十四、 右腎竇層面(斷層十四)
十五、 肝門靜脈右支分叉處層面(斷層十五)
十六、 膽囊和肝門靜脈右前支層面(斷層十六)
十七、 右腎外側層面(斷層十七)
十八、 膽囊右份層面(斷層十八)
十九、 肝膽囊窩右側層面(斷層十九)
第五節 上腹部連續冠狀斷層解剖
一、 肝圓韌帶層面(斷層一)
二、 膽囊底層面(斷層二)
三、 肝左靜脈下根和肝門靜脈左外下支層面(斷層三)
四、 肝門靜脈左支囊部層面(斷層四)
五、 肝門靜脈左支矢狀部層面(斷層五)
六、 肝門靜脈左支角部層面(斷層六)
七、 肝門靜脈左支橫部層面(斷層七)
八、 肝門靜脈右前支層面(斷層八)
九、 肝門靜脈主幹層面(斷層九)
十、 網膜孔層面(斷層十)
十一、 下腔靜脈前份及左腎靜脈層面(斷層十一)
十二、 下腔靜脈中份及肝右靜脈層面(斷層十二)
十三、 下腔靜脈後份及主動脈裂孔層面(斷層十三)
十四、 左、右腎門前份層面(斷層十四)
十五、 左、右腎門後份層面(斷層十五)
十六、 左、右腎竇後份和脾門層面(斷層十六)
十七、 馬尾和脾門層面(斷層十七)
十八、 脊髓圓錐和馬尾層面(斷層十八)
十九、 脊髓層面(斷層十九)
二十、 椎管後壁層面(斷層二十)
第六節 肝段與肝內管道的套用解剖
一、 肝段的概念和肝裂
二、 肝門靜脈
三、 肝動脈和肝管
四、 肝靜脈
五、 三大肝靜脈與下腔靜脈的方位關係
六、 肝靜脈與肝門靜脈在肝斷面上的鑑別
第七節 肝段在斷面上的劃分
一、 肝裂的標誌
二、 肝段在橫斷層上的劃分
三、 肝段在超聲圖像中的劃分
第八節 腹膜後隙斷層解剖
一、 腹膜後隙的分區和內容
二、 腹膜後隙的延伸
三、 腎與升、降結腸及後腹膜隱窩的位置關係
第5章 男性盆部和會陰
第一節 概述
一、 境界
二、 標誌性結構
三、 橫斷層中男性盆部和會陰結構的配布規律
第二節 男性盆部和會陰的連續橫斷層解剖
一、 第5 腰椎間盤層面(斷層一)
二、 第1 骶椎上份層面(斷層二)
三、 第1 骶椎下份及第1 骶椎間盤層面(斷層三)
四、 第2 骶椎上份層面(斷層四)
五、 第2 骶椎下份及第2 骶椎間盤層面(斷層五)
六、 第3 骶椎層面(斷層六)
七、 第3 骶椎間盤層面(斷層七)
八、 第4 骶椎層面(斷層八)
九、 第4 骶椎下份層面(斷層九)
十、 髖臼上緣層面(斷層十)
十一、 股骨頭上份層面(斷層十一)
十二、 股骨頭中份及股骨頭韌帶層面(斷層十二)
十三、 股骨頭下份層面(斷層十三)
十四、 恥骨聯合上份層面(斷層十四)
十五、 恥骨聯合中份層面(斷層十五)
十六、 恥骨聯合下份層面(斷層十六)
十七、 恥骨聯合下緣層面(斷層十七)
十八、 恥骨弓與坐骨結節下方層面(斷層十八)
十九、 坐骨支層面(斷層十九)
二十、 肛門層面(斷層二十)
二十一、 睪丸下份層面(斷層二十一)
二十二、 陰囊下份層面(斷層二十二)
第三節 前列腺分區解剖
一、 傳統的前列腺分區方法
二、 前列腺的內、外腺分區法
三、 前列腺分區解剖的現代概念
四、 前列腺的基本斷面及MRI 表現
第6章 女性盆部和會陰
第一節 概述
一、 境界
二、 標誌性結構
三、 橫斷層中女性盆部和會陰結構的配布規律
第二節 女性盆部和會陰連續橫斷層解剖
一、 第5 腰椎間盤層面(斷層一)
二、 第1 骶椎上份層面(斷層二)
三、 第1 骶椎下份層面(斷層三)
四、 第2 骶椎層面(斷層四)
五、 第3骶椎上份層面(斷層五)
六、 第3骶椎下份層面(骶髂關節尾端)(斷層六)
七、 第4 骶椎層面(斷層七)
八、 第5骶椎上份層面(斷層八)
九、 第5骶椎下份層面(斷層九)
十、 髖臼上緣層面(斷層十)
十一、 股骨頭上份層面(斷層十一)
十二、 股骨頭中份層面(斷層十二)
十三、 股骨頭下份層面(斷層十三)
十四、 恥骨聯合上份層面(斷層十四)
十五、 恥骨聯合中份層面(斷層十五)
十六、 恥骨聯合下份層面(斷層十六)
十七、 恥骨弓層面(斷層十七)
十八、 陰蒂上份層面(斷層十八)
十九、 陰蒂下份層面(斷層十九)
二十、 大陰唇下份層面(斷層二十)
第三節 卵巢和子宮斷層解剖
一、 卵巢和子宮的解剖學基礎
二、 卵巢的斷層解剖
三、 子宮的斷層解剖
第7章 脊柱區
第一節 概述
一、 境界和分段
二、 標誌性結構和椎平面定位
第二節 脊柱區一般結構
一、 脊柱
二、 椎靜脈系
三、 椎旁軟組織
第三節 脊柱區頸段
一、 橫斷層解剖
二、 矢狀斷層解剖
第四節 脊柱區胸段
一、 橫斷層解剖
二、 矢狀斷層解剖
第五節 脊柱區腰段
一、 橫斷層解剖
二、 矢狀斷層解剖
第六節 脊柱區骶尾段
一、 橫斷層解剖
二、 矢狀斷層解剖
第8章 上肢
第一節 概述
一、 境界和分部
二、 標誌性結構
三、 肌與血管、神經的配布規律
四、 主要關節
第二節 肩部橫斷層解剖
一、 經肩峰的橫斷面
二、 經肩關節上份的橫斷面
三、 經肩關節中份的橫斷面
四、 經肩關節下方的橫斷面
第三節 臂部橫斷層解剖
一、 經臂部上份的橫斷面
二、 經臂部中份的橫斷面
三、 經臂部下份的橫斷面
第四節 肘部橫斷層解剖
一、 經肱尺關節的橫斷面
二、 經橈尺近側關節的橫斷面
第五節 前臂部橫斷層解剖
一、 經前臂部上份的橫斷面
二、 經前臂部中份的橫斷面
三、 經前臂部下份的橫斷面
第六節 手部連續橫斷層解剖
一、 近側列腕骨層面(斷層一)
二、 近、遠側列腕骨間層面(斷層二)
三、 遠側列腕骨層面(斷層三)
四、 腕掌關節層面(斷層四)
五、 掌骨近側1/4 段層面(斷層五)
六、 掌骨中近1/4 段層面(斷層六)
七、 掌骨中遠1/4 段層面(斷層七)
八、 掌骨遠側1/4 段層面(斷層八)
九、 掌骨頭層面(斷層九)
十、 近節指骨底層面(斷層十)
十一、 近節指骨中份層面(斷層十一)
十二、 中節指骨中份層面(斷層十二)
十三、 遠節指骨層面(斷層十三)
第9章 下肢
第一節 概述
一、 境界和分部
二、 標誌性結構
三、 主要血管、神經
四、 主要關節
第二節 髖部
一、 髖部橫斷層解剖
二、 髖部矢狀斷層解剖
三、 髖部冠狀斷層解剖
第三節 股部
一、 股部上份橫斷層解剖
二、 股部中份橫斷層解剖
三、 股部下份橫斷層解剖
第四節 膝部
一、 膝部橫斷層解剖
二、 膝部矢狀斷層解剖
三、 膝部冠狀斷層解剖
第五節 小腿部
一、 小腿上份橫斷層解剖
二、 小腿中份橫斷層解剖
三、 小腿下份橫斷層解剖
第六節 足部
一、 踝關節橫斷層解剖
二、 踝關節冠狀斷層解剖
三、 足部橫斷層解剖
推薦讀物
索引

教學資源

  • 課程資源
《斷層解剖學(第3版)》配套建設有“斷層解剖學(第3版)”數字課程,數字課程內容與紙質教材對應,有參考文獻、PPT、圖片等。
數字課程名稱出版社出版時間內容提供者
“斷層解剖學(第3版)”數字課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
2017年1月
吳均林

教材特色

《斷層解剖學(第3版)》介紹了人體的橫狀、矢狀和冠狀斷層解剖,講授了全身各部的橫斷層解剖,讓學生從中領悟到斷層解剖學的精髓和內在規律。
《斷層解剖學(第3版)》將斷層與整體相結合,增加了部分整體解剖的內容。將解剖標本與斷層影像相融合,力圖使學生完成從解剖到影像的轉化。

作者簡介

劉樹偉,中國解剖學會副理事長兼斷層影像解剖學分會主任委員、山東大學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