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層線:2006年度法國費米娜獎》為21世紀外國文學大獎叢書之一。該小說曾獲得2006年費米娜獎,並獲得2008年英國奧蘭治獎提名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斷層線:2006年度法國費米娜獎》
- 作者::(加)休斯頓 著 陳蓁美 譯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評論,前言,
編輯推薦
小說通過一家四代的歷史,勾勒出20世紀以來歐洲的重大事件。全書文筆清新幽默,感人肺腑。
等我們長大,我將找到你,我會儘快追隨你的歌聲找到你,然後我們廝守終生,是,我們來發誓。由法國外交部和法國駐華使館的“傅雷”圖書資助出版計畫資助出版。
等我們長大,我將找到你,我會儘快追隨你的歌聲找到你,然後我們廝守終生,是,我們來發誓。由法國外交部和法國駐華使館的“傅雷”圖書資助出版計畫資助出版。
內容簡介
從舊金山到慕尼黑,從海法到多倫多到紐約,《斷層線》跨越半個多世紀,從四個六歲孩子的視野,講述這個世界的變與不變。這四個孩子的特殊連續性是:後一個是前一個的子女。一個1940年的德國女孩,和一個21世紀的加利福尼亞男孩,他們之間並無什麼共同點,卻有著血緣的紐帶。每一代人對生老病死、戰爭、和平、幸福、痛苦,都有不同的觀念。
作者簡介
南茜·休斯頓NancvHuston(1953—),生於加拿大,現居巴黎。母語為英語,十五歲到巴黎後學會法語,在巴黎她身為說非母語的人,這使她找到了文學創作上敘述的聲音。她用法語寫作,又把自己的大部分作品翻譯成英語出版。著有二十多部小說和散文集,其中《葬禮的器具》獲得1996年中學生龔古爾獎和國際圖書獎;《天使的痕跡》獲得1998年ELLE雜誌讀者獎。
《斷層線》獲得2006年費米娜獎,並獲2008年英國奧蘭治獎提名獎。小說通過一家四代的歷史,勾勒出20世紀以來歐洲的重大事件。文筆清新幽默,感人肺腑。
《斷層線》獲得2006年費米娜獎,並獲2008年英國奧蘭治獎提名獎。小說通過一家四代的歷史,勾勒出20世紀以來歐洲的重大事件。文筆清新幽默,感人肺腑。
媒體評論
南茜,休斯頓有以細微筆觸復活童年時代悄悄發生的悲劇的天才。她直擊人心:童年的期待和夢幻在日常小事上撞碎,令人難為情地哭泣;未履行的諾言;愛和等待落空。沒有評判,沒有論證,人物一個接著一個上場,既是犧牲品,也是劊子手。
——法國《新聞》雜誌
南茜.休斯頓把她在敘述上的創造力發展成特長,每一部小說都有新意。
——法國《費加羅報》
——法國《新聞》雜誌
南茜.休斯頓把她在敘述上的創造力發展成特長,每一部小說都有新意。
——法國《費加羅報》
前言
南希·休斯頓說她寫作《斷層線》的動機源於閱讀吉塔·塞倫尼的《德國創傷》(GittaSereny,TheGermantrauma),以及那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傷痕“Lebensbolm”(生命之源);那是納粹為了繁衍純種日耳曼後代而建立的“種馬場”,而繁衍的手段除了有計畫地進行交配之外,還有在納粹占領區竊取具有雅利安特徵的孩童,再予以洗腦、教化。
不過,通往這個神秘過去的道路卻繞了好幾個彎。2004年住在加利福尼亞州的索爾與20世紀40年代住在歐洲的外曾祖母乍看之下並沒什麼關聯。南希·休斯頓將全書分成四條脈絡,分別由同一家族的四位小主人翁為出發點描述所見所聞與所感,讓讀者依序進入個性迥異、生活環境不同但卻都是六七歲的索爾、杭達、莎荻、克莉絲汀娜這四人主觀的世界,看他們如何在為一些乍看瑣碎、互不相干的事欣喜或煩擾。四條脈絡,前後呼應,環環相扣,故事的結束也是開端,而讀者成了唯一可以拼湊事實原貌的全知旁觀者。
所以讀者從輕鬆、瑣碎或天真的隻字詞組,越來越能感受到背後隱含的嚴肅、悲痛與深沉,而歷史的洪流也許只是克莉絲汀娜家族史的背景。休斯頓更關心的是杭達為了知道“生命之源”的希伯來語而痛失好朋友大哭一場,令克莉絲汀娜沒齒難忘的創痛只是得不到一個洋娃娃。讀者因為“全知”,面對這種“側寫”的手法時,愈能升起無法抑制的悲慟之情。被納粹偷來的克莉絲汀娜在納粹家庭過著快樂的生活,休斯頓沒有描繪納粹家庭的殘忍,反而驚心動魄地描述克莉絲汀娜與養母分離的場面。克莉絲汀娜得知自己不是波蘭人時,第一件事是躲在浴室里唱著和小白花有關的歌,這是全書極為令人動容的段落之一。這裡,休斯頓超越了對“納粹”、對“人類罪行”的指控,而指向更基本的“人類對立”與“文化認同”的荒謬。
對於喜愛歷史、心理分析、對當代文學理論有興趣的讀者而言,《斷層線》是一座質純量豐的礦山。譯者特別想提出的是,休斯頓在試圖創造一種新的文學形式描述一個“不可說”的題材時,仍不忘提出大膽的歷史對照,譬如當代美國與六十年前納粹的呼應。對於小索爾與希特勒的相似性,南希·休斯頓指出:“我相信美國正往法斯西主義移動,就某些方面來看,美國與納粹統治前的德國確有幾分神似,讓我害怕,不過我並非為了這一點而寫《斷層線》,我想藉此書探索人性不可預測的一面:一個了不起的小孩可以變成庸才,一個有點古怪的小孩可以變成令人讚嘆的大人。”
南希·休斯頓說她的老師羅蘭·巴特一直很想寫小說,但是往往為了決定人物的名字而停頓下來。而“名字”或“語辭”在《斷層線》里是很重要的角色,暗喻人物的性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索爾到德國慕尼黑旅行時,他覺得德語“就好像一道道大門在他面前關上,讓他碰得一鼻子灰”。他發現選單上列了許多worst(最糟糕)的菜,不過卻寫成wurst(德語“香腸”之意),他因而嗤之以鼻,並發願將來有一天統治天下,第一個要實行的法律就是大家說英語。
不同於索爾對外語的排斥態度,索爾的父親杭達因為學習希伯來語而發現“當每個東西有兩種不同的名字後,世界變得不太一樣”。學習希伯來語不僅讓他心情愉快,更讓他從中找到鎮定的力量。後來他遇見美麗的阿拉伯女孩努姿哈,新語言混合初戀的滋味,對他更是充滿魅力。語言的魅力恐怕與語言原本的意義無關了。杭達儘管口中跟著努姿哈復誦除咒語,心裡卻翻譯成:“努姿哈,你有世上最美的眼睛,我瘋狂地愛上了你。”當杭達被周遭局勢擾得無所適從、頭痛欲裂時,他“開始在臥房裡旋轉,作出飛機要墜毀的樣子,並說:‘ROCH,ROCH,ROCHHA—CHANAH。’在這個遊戲裡,ROCH指頭,HA—CHANAH是爆炸(其實ROCHHA—CHANAH為希伯來語‘一年的頭’,也就是新年之意)”。
杭達的外婆愛哈小時候則有太多的“名字”。她原本在德國家庭快樂生活,以為自己名叫克莉絲汀娜,直到有一天她發現自己是養女,她的生活開始變調。後來她遇到來自波蘭的尤安(原來的波蘭名字為亞內克),兩人一起探索自己的身世,尤安猜測她真正的名字可能是克莉絲蒂納或克莉絲特卡。尤安告訴她,她和他一樣是竊童,他們住在敵人家裡,說他們的母語已經被連根拔起,叫她不能再唱德語歌。她跟著尤安學習波蘭語,準備與波蘭家人團聚。戰爭結束,一位美國人卻告訴她,她其實是烏克蘭人,她真正的名字是克拉麗莎。大驚失措的她,原以為自己會回烏克蘭與家人團圓,最後卻送往加拿大,被克莉斯瓦堤夫婦收養。
心神不寧的杭達藉由語言發明戰爭遊戲,而從一堆名字里仍然找不到自己是誰的愛哈似乎把“名字”的多樣性看得更輕鬆、自由。當她問女兒莎荻“什麼是hamburger。”時,莎荻時而回答“漢堡”,時而回答“住在漢堡的先生”。有一次杭達和愛哈的女友梅賽德斯玩文字圖像遊戲,愛哈說:“只有跟梅賽德斯說同一種語言,她的魔法才行得通。如果她說的不是死烏鴉而是Cuervomuerto(西班牙語死烏鴉之意),杭達什麼也看不見。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純音演唱:大家都聽得懂,我的歌曲完全透明……”愛哈想藉由捨棄歌詞、名字,打破語言的界限?消弭語言造成的隔閡、誤解或謊言?杭達的母親莎荻一直以為自己和名字一樣的“悲傷”(sad),卻不知莎荻(saddie)其實是猶太語“公主”之意。沉浸在學語言的樂趣中的杭達,卻也因此留下難以磨滅的傷痛:他忘了除咒語避開努姿哈的毒眼,導致母親莎荻發生車禍,永遠殘廢(杭達自己是這么認為的)。長大後的杭達變成支持美伊戰爭的好戰分子,企圖殺光阿拉伯人……
《斷層線》里對立、誤解、謊言、衝突林立,卻始終溫柔繚繞,雖然有時輕如薄霧但是不曾消失,這種“溫柔”是我個人閱讀這本書時很特別的感受。當我讀著“狂妄”的索爾、“焦慮”的杭達或“憂愁”的莎荻時,仍然感受到一種很特別的溫柔,這種感覺很奇妙,因為字面上是看不到的。
南希·休斯頓是目前國際文壇上用英語與法語兩種語言寫作的雙語作家的翹楚,但她在法國文壇所受到的重視似乎勝過英美文壇:她在法國名列暢銷作家之林,然而英美文壇仍不知道該如何歸類她的作品。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英法雙語文學曾在巴黎交會並擦出燦爛的火花,當時愛爾蘭作家貝克特以法語創作《等待戈多》,成就文學經典。南希·休斯頓承續這條路,以雙語創作與翻譯,雖然還未能像前輩貝克特那樣受到英語文學評論界應有的重視,不過已有學者開始研究這個現象。我們相信南希·休斯頓的才華勢將受到更廣泛的肯定。
《斷層線》榮獲2006年法國費米娜獎,而當年的龔古爾獎和法蘭西文學獎則頒予《復仇女神》。兩書主題都與納粹罪行有關,二位作者都以英語為母語。這是因為法國的文學獎特別慷慨,還是因為非母語寫作能展開更寬宏的視野?南希·休斯頓說:“唯獨語言變得不再理所當然,唯獨母語的偽天性被廢除時,我才找到要說的東西。”《斷層線》譯成二十種不同的語言,卻遲遲未在美國發行,箇中原因,相信讀者可以從書中找到一些答案。
不過,通往這個神秘過去的道路卻繞了好幾個彎。2004年住在加利福尼亞州的索爾與20世紀40年代住在歐洲的外曾祖母乍看之下並沒什麼關聯。南希·休斯頓將全書分成四條脈絡,分別由同一家族的四位小主人翁為出發點描述所見所聞與所感,讓讀者依序進入個性迥異、生活環境不同但卻都是六七歲的索爾、杭達、莎荻、克莉絲汀娜這四人主觀的世界,看他們如何在為一些乍看瑣碎、互不相干的事欣喜或煩擾。四條脈絡,前後呼應,環環相扣,故事的結束也是開端,而讀者成了唯一可以拼湊事實原貌的全知旁觀者。
所以讀者從輕鬆、瑣碎或天真的隻字詞組,越來越能感受到背後隱含的嚴肅、悲痛與深沉,而歷史的洪流也許只是克莉絲汀娜家族史的背景。休斯頓更關心的是杭達為了知道“生命之源”的希伯來語而痛失好朋友大哭一場,令克莉絲汀娜沒齒難忘的創痛只是得不到一個洋娃娃。讀者因為“全知”,面對這種“側寫”的手法時,愈能升起無法抑制的悲慟之情。被納粹偷來的克莉絲汀娜在納粹家庭過著快樂的生活,休斯頓沒有描繪納粹家庭的殘忍,反而驚心動魄地描述克莉絲汀娜與養母分離的場面。克莉絲汀娜得知自己不是波蘭人時,第一件事是躲在浴室里唱著和小白花有關的歌,這是全書極為令人動容的段落之一。這裡,休斯頓超越了對“納粹”、對“人類罪行”的指控,而指向更基本的“人類對立”與“文化認同”的荒謬。
對於喜愛歷史、心理分析、對當代文學理論有興趣的讀者而言,《斷層線》是一座質純量豐的礦山。譯者特別想提出的是,休斯頓在試圖創造一種新的文學形式描述一個“不可說”的題材時,仍不忘提出大膽的歷史對照,譬如當代美國與六十年前納粹的呼應。對於小索爾與希特勒的相似性,南希·休斯頓指出:“我相信美國正往法斯西主義移動,就某些方面來看,美國與納粹統治前的德國確有幾分神似,讓我害怕,不過我並非為了這一點而寫《斷層線》,我想藉此書探索人性不可預測的一面:一個了不起的小孩可以變成庸才,一個有點古怪的小孩可以變成令人讚嘆的大人。”
南希·休斯頓說她的老師羅蘭·巴特一直很想寫小說,但是往往為了決定人物的名字而停頓下來。而“名字”或“語辭”在《斷層線》里是很重要的角色,暗喻人物的性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索爾到德國慕尼黑旅行時,他覺得德語“就好像一道道大門在他面前關上,讓他碰得一鼻子灰”。他發現選單上列了許多worst(最糟糕)的菜,不過卻寫成wurst(德語“香腸”之意),他因而嗤之以鼻,並發願將來有一天統治天下,第一個要實行的法律就是大家說英語。
不同於索爾對外語的排斥態度,索爾的父親杭達因為學習希伯來語而發現“當每個東西有兩種不同的名字後,世界變得不太一樣”。學習希伯來語不僅讓他心情愉快,更讓他從中找到鎮定的力量。後來他遇見美麗的阿拉伯女孩努姿哈,新語言混合初戀的滋味,對他更是充滿魅力。語言的魅力恐怕與語言原本的意義無關了。杭達儘管口中跟著努姿哈復誦除咒語,心裡卻翻譯成:“努姿哈,你有世上最美的眼睛,我瘋狂地愛上了你。”當杭達被周遭局勢擾得無所適從、頭痛欲裂時,他“開始在臥房裡旋轉,作出飛機要墜毀的樣子,並說:‘ROCH,ROCH,ROCHHA—CHANAH。’在這個遊戲裡,ROCH指頭,HA—CHANAH是爆炸(其實ROCHHA—CHANAH為希伯來語‘一年的頭’,也就是新年之意)”。
杭達的外婆愛哈小時候則有太多的“名字”。她原本在德國家庭快樂生活,以為自己名叫克莉絲汀娜,直到有一天她發現自己是養女,她的生活開始變調。後來她遇到來自波蘭的尤安(原來的波蘭名字為亞內克),兩人一起探索自己的身世,尤安猜測她真正的名字可能是克莉絲蒂納或克莉絲特卡。尤安告訴她,她和他一樣是竊童,他們住在敵人家裡,說他們的母語已經被連根拔起,叫她不能再唱德語歌。她跟著尤安學習波蘭語,準備與波蘭家人團聚。戰爭結束,一位美國人卻告訴她,她其實是烏克蘭人,她真正的名字是克拉麗莎。大驚失措的她,原以為自己會回烏克蘭與家人團圓,最後卻送往加拿大,被克莉斯瓦堤夫婦收養。
心神不寧的杭達藉由語言發明戰爭遊戲,而從一堆名字里仍然找不到自己是誰的愛哈似乎把“名字”的多樣性看得更輕鬆、自由。當她問女兒莎荻“什麼是hamburger。”時,莎荻時而回答“漢堡”,時而回答“住在漢堡的先生”。有一次杭達和愛哈的女友梅賽德斯玩文字圖像遊戲,愛哈說:“只有跟梅賽德斯說同一種語言,她的魔法才行得通。如果她說的不是死烏鴉而是Cuervomuerto(西班牙語死烏鴉之意),杭達什麼也看不見。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純音演唱:大家都聽得懂,我的歌曲完全透明……”愛哈想藉由捨棄歌詞、名字,打破語言的界限?消弭語言造成的隔閡、誤解或謊言?杭達的母親莎荻一直以為自己和名字一樣的“悲傷”(sad),卻不知莎荻(saddie)其實是猶太語“公主”之意。沉浸在學語言的樂趣中的杭達,卻也因此留下難以磨滅的傷痛:他忘了除咒語避開努姿哈的毒眼,導致母親莎荻發生車禍,永遠殘廢(杭達自己是這么認為的)。長大後的杭達變成支持美伊戰爭的好戰分子,企圖殺光阿拉伯人……
《斷層線》里對立、誤解、謊言、衝突林立,卻始終溫柔繚繞,雖然有時輕如薄霧但是不曾消失,這種“溫柔”是我個人閱讀這本書時很特別的感受。當我讀著“狂妄”的索爾、“焦慮”的杭達或“憂愁”的莎荻時,仍然感受到一種很特別的溫柔,這種感覺很奇妙,因為字面上是看不到的。
南希·休斯頓是目前國際文壇上用英語與法語兩種語言寫作的雙語作家的翹楚,但她在法國文壇所受到的重視似乎勝過英美文壇:她在法國名列暢銷作家之林,然而英美文壇仍不知道該如何歸類她的作品。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英法雙語文學曾在巴黎交會並擦出燦爛的火花,當時愛爾蘭作家貝克特以法語創作《等待戈多》,成就文學經典。南希·休斯頓承續這條路,以雙語創作與翻譯,雖然還未能像前輩貝克特那樣受到英語文學評論界應有的重視,不過已有學者開始研究這個現象。我們相信南希·休斯頓的才華勢將受到更廣泛的肯定。
《斷層線》榮獲2006年法國費米娜獎,而當年的龔古爾獎和法蘭西文學獎則頒予《復仇女神》。兩書主題都與納粹罪行有關,二位作者都以英語為母語。這是因為法國的文學獎特別慷慨,還是因為非母語寫作能展開更寬宏的視野?南希·休斯頓說:“唯獨語言變得不再理所當然,唯獨母語的偽天性被廢除時,我才找到要說的東西。”《斷層線》譯成二十種不同的語言,卻遲遲未在美國發行,箇中原因,相信讀者可以從書中找到一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