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鐫繡像麴頭陀濟顛全傳》是2010年出版圖書,作者是香嬰居士。
基本介紹
- 書名:新鐫繡像麴頭陀濟顛全傳
- 作者:香嬰居士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簡介,內容,
簡介
作者:香嬰居士清康熙年間,坊間刻有《新鐫繡像麴頭陀濟顛全傳》,文前有繡像二十四幅(北京圖書館有藏本,可惜是朱印的,線細色淺,無法複製),香嬰居士即王夢吉,字長齡,杭州人。他重編的《新鐫繡像麴頭陀濟顛全傳》,內容跟《濟顛禪師語錄》基本上相同
內容
自古天台出聖賢,破瓢殘笠見金仙。休拈句字夸聰特,莫向囈痴笑懶殘。兩道眉毛常掃地,一張鼻孔倒撩天。年年獨向空中坐,日日常從酒肆眠。
半臂翦除荊棘嶺,全身透脫淖泥團。君門萬里通呼吸,下里卑田任蜿蜒。混沌譜中藏黑子,太平圈裡射金錢。何妨酒肉穿皮袋,只怕胭脂污嘴邊。佛相不殊龍變化,方知妙里有真禪。這一篇古風乃宋時沈潛夫所作,單道天台山五百聖僧出處,歷代法祖源流。名山志中,謂此山上應台星,故名天台,高一萬八千丈,周亘八百里。從曇華亭右麓視石樑橋,若在天際,宛如獨木危橋,筍背龜形,廣不盈尺。下臨不測深澗,對壁陡絕,僅容一佛龕。有輿夫不識性命,浪欲過之。然萬山呼磕,見者神氣俱索,探頭一窺,即股戰齒擊。上有桐柏九峰,曰紫霄、曰翠微、曰玉泉、曰臥龍、曰蓮花、曰華林、曰玉如、曰玉霄、曰華頂。又有瓊樓玉闕,碧林醴泉,瑤草奇葩,莫可名狀。舊稱金庭洞天,代出古佛聖僧,高賢逸士,不可勝數。山中有國清寺,開山大師曾有一讖,謂寺若成,國即清,乃天台最初之寺。山清,水清,松清,塔清,鐘清,鳥清,橋路與僧衲俱清。旁有隱身岩,乃寒山、拾得兩位頭陀所居,閭丘太守謂是文殊、普賢后身。山罅中有露出席帽半身,猶存馬跡,可見古佛羅漢尚隱於此。代有真僧出現,不足異也。若說真僧,如達摩、馬祖輩,不是兩隻突眼,一部落腮,就是努目張拳,低眉兀首,雖道形容怪異,相貌神奇,一見認得定非凡品。惟是天台羅漢,卻又不同,有功夫磨壠成就的,有資性頓然超悟的,多半是痿黃羸瘦,或是邋遢離坡。口中不道雌黃,舉不露圭角,混俗和光,不入眼相,那個認得他是菩薩聖僧?及至顯出神通,又是電光石火,不知蹤跡,多半覿面錯過,交臂而失。到後來成了傳奇,載入語錄,說來卻也好聽。如今不說別的閒文平常世事,單表宋朝南渡以來,有個金身羅漢,初時不過帶發頭陀,隨波逐流,也不見有十分奇異,後來功行日積,道法融通,隨處救人,沿途顯化,卻也靈怪異常。看官耐心坐著,聽我慢慢說來。也不是西遊東土、北嶽南天,沒影瞞空造出來的,沒巴鼻、沒對會的謊話。這位羅漢從天台山托生顯化,他的前因後果委實神奇,不可當作塵埃草莽間的異聞,實乃盛世熙朝的佳話。楊鐵崖先生曾有律詩道他始末:
孳網掀翻出愛纏,金田得入效金仙。
發隨刀落塵根淨,衣逐雲生頂相圓。
悟處脫離煩惱海,定來超出死生圈。
皇恩佛德俱酬足,一朵爭開火宅蓮。
徑說佛祖便無頭緒。且說宋室傾頹,二聖陷沒,天庇高宗泥馬渡江,來到杭州,卻是繁華地面,改杭州府為臨安府。初猶以府治為行宮,切圖恢復,不料偏安小就,一來地方狹小,二來物力不充,三來聽了秦檜主持和議,又有黃潛善、汪伯彥等諂附而成,雖有宗澤、岳飛、韓世忠、吳玠、吳璘這一班謀臣猛將苦口勸圖恢復,而只是燕雀處堂,一味君臣縱逸,耽樂湖山,無復新亭之淚。悠悠忽忽,高宗已在位三十六年。年已高大,一日萬幾,無心料理,勉就群臣之議,立了孝宗。高宗避位,退居德壽宮,稱為光堯壽聖太上皇帝。孝宗即位之後,仰體太上之意,無不曲盡孝心。蓋因孝宗原非高宗之子,乃太祖七世之孫秀王之子,高宗無子,育以為子。初封普安郡王,後即帝位,於人子之道,極其敬慎體貼。彼時有個贊善大夫姓李名華,字曰茂春,乃先朝駙馬之後,與孝宗有中表之稱。因他隨駕南遷,凡後來戚畹勛舊之家,俱尊讓他一分。為人質性忠實,不擅威權,處己接物,恂恂如文人墨士。凡方伎僧道九流之輩,無不留心延攬;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