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縣王大橋村

新野縣王大橋村

王大橋村位於上莊鄉西北部,礓石河東岸,東與老龍鎮相毗鄰,南與柳坡村接壤,西與韓營村、陳家道村相鄰,北與歪子鎮王小橋村相連,南北長3公里、東西長2公里,面積6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野縣王大橋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地理位置:上莊鄉西北部
  • 面積:6平方公里
  • 人口:2502人
建置沿革,人口民族,自然狀況,農業經濟作物種植,畜牧養殖,林果,社會事業教育,衛生,村民生活,

建置沿革

1958年屬歪子公社為王大橋大隊。1975年屬上莊公社為王大橋大隊。1984年屬上莊鄉為王大橋村委會。村委會駐王大橋。轄5個自然村。王大橋明正德年間,王姓自今歪子小王莊遷此定居,因村北礓石河上建大石橋一座,故名。張堂明成化年間,張姓從今鄧州穰東鎮張寨遷此定居,因村東有座三仙堂,故稱張堂。王河灣明末王姓遷此定居,因窯陂河穿村南去繞了個彎,故名。趙莊明初萬姓遷此定居,此姓取村名萬莊。明初趙子海從陝西龍駒寨遷此定居,以姓取名。

人口民族

有13個村民小組,632戶,2502人。其中,男1700人,女1802人,18歲以上勞動力960人,漢族人口2502人,村計生率100%,綜合節育率100%,人口自然增率控制在7‰以內,總人口中國小文化程度占18%,國中文化程度占75%,高中文化程度占4%。主要有趙、王、張、劉4個姓氏。

自然狀況

王大橋地處“四趙路”(南召四棵樹至新野趙莊口)西邊,距四趙路約3公里,窯陂河、礓石河穿境而過,地勢北高南低。土壤以黑粘土為主,四季分明,有利於多種農作物生長。

農業經濟作物種植

全村耕地面積4590畝,人均1.83畝。20世紀70年代前實行的是以生產隊為基礎的集體所有制,糧食產量低,當時,紅薯、薯乾(面)是農民一年的主糧。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以小麥、棉花、花生、玉米種植為主,間有大豆、綠豆、芝麻、紅薯等雜糧作物。

畜牧養殖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畜牧養殖逐步向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工業企業 建國後,村民原開辦的“副業”和“多種經營”多為手工加工和零星的商業、飲食業、服務業等。黨的十一屆三中會會後,企業得到發展,1995年,趙玉忠在鄉工業小區。創辦雪山麵粉廠,固定資產達50萬元。

林果

1958年,王新雲到范潭寨開荒300畝,創建了近千畝的林場,有梨園、桃園、梅園、蘋果園、柿子園。1985年,村種植蘋果760畝。因價格低、品質差,蘋果面積銳減。現在疆石河流域發展片林400多畝。

社會事業教育

建國前,村原有私塾1所。建國後,村投資興建國小一所,占地28畝,有教室、住室46間,校園全部進行了硬化、綠化。適齡兒童入學率99.6%,鞏固率100%,畢業率100%。現在村國小教學樓正在籌建中。

衛生

建國初,村少醫缺藥,後醫療衛生事業有了較快發展。1978年,村有衛生所1個,醫務人員2名。1998年,衛生所發展到3所,醫務人員增加到4名。重點開展地方病防疫和常見病的防治工作。2003年,實行了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村民看病難的問題得到了改善。

村民生活

建國前,多數村民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吃的是半年糠菜半年糧,穿衣主要靠自織的土布料。建國後,經過土地改革和生產互助,村民生活有了改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農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細糧比例占90%以上;蔬菜、禽蛋、肉類消費量大幅度增加。住房由原來的土坯牆薄扎瓦的磚木結構發展為磚混結構的樓房。村民穿著由20世紀70年代單調的青、白、藍色服裝變為色彩豐富、式樣新穎的中高檔服裝。人均住房由70年代的10平方米上升到現的40平方米。部分家庭還擁有機車,電冰櫃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