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陽新野南關有一條彎曲大街.形如木梳背,故稱“木梳背街”,街的東北頭有個“一百二十四眼井”、這“木梳背街”和“一百二十四眼井”的來歷有一段有趣的傳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眼井
在很久以前、“木梳背街’並不彎,街上住著一個老秀才,60多歲了,還未撈到官職,常常自嘆命薄。一天,他和一位風水先生訴說苦衷,風水先生摸透了他的心思,謊稱給他找塊風水寶地.老秀才很得意,把風水先生請到家裡,賓客相待,又給以重酬。風水先生在城池內外逛了一圈,故作驚喜,對老秀才說找到了龍脈。新野是貴(龜)地,生了個小龍羔子阿斗。這塊貴地圓圓似背,以南門外通衢為首,如果能把祖墳埋在城南門外街中心,後輩人定能出一斗二升芝麻的官,管叫你世代出將入相,功名富貴綿延千秋,說罷告辭而去。老秀才聽後,恨不得馬上把祖墳遷到那裡; 但轉念一想,這裡是出入縣城的咽喉,官府豈能允許當街斷路?他想來想去,最後橫下一條心,自己已風燭殘年,功名無望,但要拼上老命,讓後代飛黃騰達,於是他將兒子們喚到面前,如此這般地交待了一番。第二天,老秀才聽說縣太爺要到南鄉視察,便早早起來,在城南門外等侯。當縣太爺乘轎車過來時,他—頭鑽到車輪下,當場斃命。老秀才的兒子又哭又鬧,糾纏不休,縣太爺願出錢厚葬死者,老秀才的兒子卻說不要花一文錢,只要答應哪死哪葬即可。縣太爺是個嗇吝鬼,認為不花一文錢,讓他埋到街心,這有何妨.於是便滿口答應.兒子們立即抬出來早已備好的棺木,就地殮葬.就這樣街當中拱起一座丈余高的墳丘,堵住了來往行人和車輛.人們怨聲載道,結隊到縣衙請願,縣太爺將錯就錯,下令把那段街道繞到墳丘西邊去。從此這裡成了個“木梳背街”.事後,縣太爺覺得老秀才死的蹊蹺,便差人暗中查訪。不久查出內情,縣太爺大吃一驚.心想:這風水寶地讓老秀才占去了,能出一斗二升芝麻的官.他的兒子豈不很快就要成龍變虎?他們當了官,會不會找我討還血債呢?他越想越怕,終於憂慮成疾,百治無效,只得辭職歸郡。
風水先生得知縣太爺的心病,便登門求見,揚言能治好他的病.縣太爺就把他請到床前求教。風水先生說:“那位老秀才生前給了100兩銀子,才幫他找了塊龍脈.但我會看風水,也會破風水,只要縣太爺肯出200兩銀子,就把‘破法’獻出來.”縣太爺聽後當即送上200兩銀子。風水先生拿到賞銀後說:“只要繞著那座墳打一百二十四眼井.就能截斷龍脈。若從井眼裡取一些土填到自己的祖墳上,地氣就會跟著移過來。”說罷,告辭而去。縣太爺得了“破法”,頓時病勢大輕.他不惜變賣田產,湊足3000兩白銀,讓管家依法打井.此刻,風水先生也匆匆趕至新野,唆使老秀才的兒子到工地上騷擾.正當那管家束手無策時,風水先生又過來,說是有辦法幫助他渡過難關,但要事成之後,餘下的銀子兩人半分。經商定,由風水先生擔任工地總掌,讓工人在打好的那一口井上,蓋上一塊青石板, 板上鑿四個窟窿,井旁植上一株柏樹,樹下擺兩塊長石板。經這么一擺弄,那座墳丘就出現了“一柏二石四眼井”! 管家一見連聲稱妙,遂將余銀平分,包上一點土帶回去向主人交了差.縣太爺認為任務大,工期短,半信半疑,又差人前來查證,差人驗證回去說,在那裡果然見到了“一柏二石四眼井”。因“柏”和“百”、“石”和“十”同音,縣太爺聽不出破綻,便重賞了管家,並把帶回的土精心填到祖墳上,期待著子孫們升官發財。就這樣, 一個風水先生哄死了老秀才,詐欺了縣太爺,空手而來,滿載而去,而受騙的兩家還始終蒙在鼓裡,反而還對他感恩戴德哩。後來,老秀才的兒子也沒當上官,慢慢地把那座寶貝墳地忘掉了,時間一長,墳丘被人們踩平了,那棵柏樹也枯死了,兩塊青石板被人搬走了,只剩下那口四眼井, 如今還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