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
新都大蒜俗稱狗牙蒜,蒜頭呈短圓錐形,外皮淡紫色,單頭重25g左右。每頭13瓣左右,多為3~4層排列,蒜瓣多為彎曲形,瓣衣兩層,紫色,緊包蒜瓣,不易剝離。辛辣味濃烈。
自然生態環境
新都大蒜產區位於成都平原,是位於中國四川盆地西部的一處沖積平原。地表鬆散,沉積物巨厚,地勢平坦,平均坡度僅3%~10%,地表相對高差在20米以下。一般海拔500米左右,主要以油砂土為主,土壤肥沃,且保肥性較好。又有自古聞名的都江堰灌溉工程,水渠縱橫,農業發達。產區特有的地形地貌及土壤條件,有利於新都大蒜鱗莖生長發育。大蒜素是大蒜的鱗莖中的揮發性油狀物,鱗莖茁長的發育利於新都大蒜中大蒜素的生成。 新都區四季分明、日照少、氣候溫和,降雨充沛,屬暖濕亞熱帶太平洋東南季風氣候區。全年氣溫變化小,多年平均氣溫為16.1℃,年最高氣溫一般出現於7、8月份。最高月平均氣溫不超過26℃,最低月平均氣溫一般不低於4℃。因此冰凍極為少見,無土壤及地下水凍結現象。降雨充沛是產區氣候特色之一,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優良的氣候條件和豐富的水資源,利於花莖伸長和鱗莖膨大,蒜頭大而整齊,品質好,產量高。
地域範圍
新都大蒜農產品地理標誌的保護範圍為:新都區的斑竹園鎮、清流鎮、新繁鎮、新民鎮、馬家鎮5個鄉鎮30個村。地處東徑103°54′02″~104°16′54″,北緯30°40′40″~30°57′58″。東南與成都市青白江區、龍泉驛區、成華區、金牛區接壤,西連郫縣、北鄰彭州市、廣漢市,距成都市中心16公里。保護面積 11680 公頃,年產量1.8萬噸。
品質特性特徵
4.1獨特的外在感官品質特徵:新都大蒜俗稱狗牙蒜,蒜頭呈短圓錐形,外皮淡紫色,單頭重25g左右。每頭13瓣左右,多為3~4層排列,蒜瓣多為彎曲形,瓣衣兩層,紫色,緊包蒜瓣,不易剝離。辛辣味濃烈。 4.2內在品質指標:大蒜素≥900mg/kg、膳食纖維含量≥3.5%、
抗壞血酸含量≥18mg/100g。 4.3質量安全要求:新都大蒜符合國家最新相關標準。
特定生產方式
3.1產地選擇:新都大蒜根系淺,根毛少,吸收力弱,對生長條件的要求很高。一般選擇地勢平坦、通氣性好、排灌方便、土地宜疏鬆、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溫度適宜且集中連片的土地。同時選擇生態條件好,產區內無工礦企業和醫院等污染單位對農業環境造成污染的地區。 3.2品種選擇:新都大蒜是我國名特優大蒜品種的軟葉蒜,適應性強,不易退化。新都區當地農民自留種,選擇發育良好、無檢疫性病蟲害和機械損傷、蒜瓣大小均勻的留種。 3.3生產過程管理:新都大蒜生產過程應注意以下環節。 3.3.1耕地整理 耕翻深度一般在20cm左右,要細耕、耙平、耙實,沒有明顯土塊,達到“齊、松、碎、淨”。根據水源確定畦的長短,可打長80~100m,寬 4.2~4.4m的畦;也可打長40~50m、寬4.2~4.4m的畦。 3.3.2種子處理和選種 蒜種處理前2天暴曬,蒜種去包膜,選種。人工扒皮掰瓣,去掉大蒜的托盤和莖盤,按大、中、小和蒜心進行分級,小蒜瓣根據具體情況處理,選種要求是純白無紅筋、無傷痕、無糖化、無光皮。原則要求每粒重量5g左右。種子大小是獲得高產的關鍵。分級、分廂排蒜,以免出現大苗擠占小苗生長空間的情況,一般分三級,選蒜舵與瓣成大、中、小三級,一般用一級瓣作種,種子不足時,二級瓣作補充,三級瓣淘汰。 3.3.3播種 3.3.3.1 播種時間: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種,作為蒜苗的,提早到8月中旬。 3.3.3.2 播種密度:早熟品種以每畝栽4.5萬株右,蒜苗4寸*2寸,250kg蒜種。中晚熟品種以每畝栽3.5萬株,行距5~6寸,株距3寸左右,每畝用種150kg 3.3.3.3 播種方法:播種前,對蒜種進行消毒。用耙或開溝器開溝,溝深5cm左右,定向排蒜種、用“深栽蔥子淺栽蒜”的種植方法,栽後蒜上方蓋土1cm左右,栽種時要澆足水。 3.3.4田間管理 3.3.4.1萌芽期管理:大蒜播種後十五天開始,要經常下地隨機抽樣檢查土壤墒情及蒜瓣發芽情況。對於土壤墒情差、發芽率低的地塊,立即組織勞力進行灌水,水流要小,水速要慢,以免種蒜衝出土面。但不宜積水,以免因缺氧而造成爛母、悶芽等情況。 3.3.4.2幼苗期管理:大蒜出苗後,種蒜的養分已被完全吸收利用,此時植株幼苗細小,光合作用弱,應加強水肥管理,培育壯苗。 3.3.4.3鱗莖膨大期:植株中的養分大量輸送到鱗莖,蒜頭開始迅速膨大,這時期是水肥需求最大期。隔10天左右澆一次水,收穫前10天停止澆水,避免或減少蒜瓣脫落散瓣。 3.3.5施肥 施肥總體原則:分期施肥,長根出苗期、4~5葉退母期、抽苔期; 3.3.5.1 底肥:9月下旬,將土壤深翻30cm,施足基肥。 3.3.5.2 追肥:大蒜栽培上,田間管理的重點是追肥,由於大蒜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弱,故追肥應施速效肥,以免脫肥而出現葉尖發黃,大蒜追肥一般3~4次。作青蒜苗栽培時,由於其生長期較短,宜進行追肥,以促進地上部的生長。苗期一般連續追肥2~3次。作蒜頭栽培時,在苗高4cm左右時,進行第一次追肥,在11月進行第二次追肥,到第二年的2月上旬中旬進行第三次追肥,以視植株生長情況再進行追肥。 3.3.6病蟲害防治:以推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3.3.6.1 物理及生物防治:新都大蒜主要蟲害有斑潛蠅、蚜蟲。可利用害蟲趨光性、趨化性、潛伏習性,採用物理工具誘殺害蟲。同時也可利用保護天敵,以蟲治蟲。 3.3.6.2
化學防治:新都大蒜病蟲害防治主要使用
生物源農藥和
礦物源農藥進行防治。提倡使用新型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禁止使用高毒性高殘留國家禁止使用的農藥。 3.3.7收穫 3.3.7.1大蒜收穫:5月中下旬即可收穫大蒜。收穫後將25~30個蒜頭編成一束晾曬,待晾乾後選擇一間乾燥,溫度適宜的房間打架儲藏待出售。若長期存放,經常檢查翻動,以防霉爛或老鼠啃食。 3.3.7.2輪作:大蒜忌連作,應提倡分片輪作,每年全面輪作一次。一般非蒜類作物可與大蒜輪作,應提倡分片輪作,每年全面輪作一次,與水稻進行輪作。 3.4生產記錄要求:新都大蒜生產全過程要求建立生產檔案,記錄病蟲害發生情況、生產技術措施和投入品使用情況,特別是化肥、農藥的名稱、來源、使用目的、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生育期及收穫日期,質量檢測情況,銷售情況等,並妥善保存,以備查閱。
包裝標識規定
地域範圍內的新都大蒜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在其產品或包裝上使用統一農產品地理標誌(新都大蒜名稱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