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說繞口令》是由劉增鍇創作,劉增鍇、朱德剛表演的相聲,於2006年1月28日在《2006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中首播 。
該相聲講述了中國台灣相聲演員劉增鍇、朱德剛上央視春晚比拼繞口令的故事。
2006年2月12日,該小品獲得2006年中央電視台“我最喜愛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評選曲藝類三等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說繞口令
- 創作:劉增鍇
- 表演:劉增鍇、朱德剛
- 相聲時長:7分43秒
- 演出場合:2006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 首播時間:2006年1月28日
- 播出平台: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等
創作背景,作品台詞,角色介紹,幕後花絮,獲獎記錄,作品評價,
創作背景
劉增鍇和搭檔朱德剛已經合作《新說繞口令》多年。馬季在台灣演出時,就曾經看過這個段子。該段子最經典的版本是郭榮起的,其中的一段“倒口”(模仿方言),郭榮起是倒的山東口,他們最早也是照搬的。馬季看了後,鼓勵他們可以大膽地加以創新,不必拘泥於傳統。他們於是想到可以改成適合年輕人口味的高山族口音,並壯著膽子把倒的高山族口音帶進了2006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作品台詞
【台詞】根據2006年央視春晚該節目的字幕版版本的字幕進行整理,請從左至右閱讀。 | |
---|---|
朱德剛:朱德剛。 劉增鍇:給全國同胞拜年了,有這機會上春晚的舞台,感覺是太興奮了。 朱德剛:太高興了,忍不住我要說呀,唉厚,羅嘎嗖嘛哩嘛哩。 劉增鍇:這說什麼呢? 朱德剛:這個叫山的話,跟大家問好啦。 劉增鍇:台灣高山族語言。 朱德剛:我只要一高興我就想講山地話。 劉增鍇:為什麼呢? 朱德剛:你不知道山地人很樂觀很老實,跟他們在一起很快樂,所以我一高興,我就變成山地人了。 劉增鍇:不是不是,您這意思明白了,可你現在不能變。 朱德剛:為什麼? 劉增鍇:說相聲講究字正腔圓,你這可怎么說啊? 朱德剛:沒有關係啦,大家都是中國人,你們說對不對啊? 觀眾:對。 朱德剛:你看到沒有? 劉增鍇:這道理是硬道理。 朱德剛:對啊。 劉增鍇:可說相聲就得國語。 朱德剛:為什麼? 劉增鍇:你看以我來說吧,每天早晨起來對著大樹得練。 朱德剛:練什麼? 劉增鍇:練嘴。 朱德剛:喔,啃樹皮啊。 劉增鍇:我啃樹皮幹嘛呀? 朱德剛:你不是講練嘴。 劉增鍇:練繞口令, 朱德剛:繞口令啊,那個我比你厲害了。 劉增鍇:你。 朱德剛:對啊,你放心你不信我們來比比看啊。 劉增鍇:我隨便說一個你都不會。 朱德剛:不可能啦。 劉增鍇:你聽這個。 朱德剛:好,你講。 劉增鍇:說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朱德剛:講這個啊。 劉增鍇:怎么樣? 朱德剛:哈哈哈哈。 劉增鍇:笑什麼啊? 朱德剛:我不會。 劉增鍇:廢話,說了你不會。 朱德剛:我不是不會,是你講得不對。 劉增鍇:我怎么錯了? 朱德剛:你本來那個在騙人你呀。 劉增鍇:什麼就騙人啦? 朱德剛:你不信你再講一次。 劉增鍇:說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朱德剛:好,你現在有吃葡萄嗎? 劉增鍇:沒有。 朱德剛:你吐一個皮我看看。 劉增鍇:我,這么說它不是好玩嘛。 朱德剛:你看你看你,為了再講好玩在騙人吶你呀。 劉增鍇:你別說那么難聽。 朱德剛:很不應該。 劉增鍇:意思我懂了,這繞口令好像不大合理。 朱德剛:對,不合理我們不講啦。 劉增鍇:合理的呢? 朱德剛:那我就講出來。 劉增鍇:行,今兒為了你呀改一改。 朱德剛:怎么改? 劉增鍇:照這么說。 朱德剛:怎么說? 劉增鍇:吃葡萄吐葡萄皮,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朱德剛:這樣講就對了。 劉增鍇:你能說? 朱德剛:我當然能講。 劉增鍇:聽你的。 朱德剛:聽我。吃葡萄吐。 劉增鍇:繞口令得快。 朱德剛:快更簡單。 劉增鍇:快了你說不了。 朱德剛:吃葡萄吐葡萄皮,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你看。 劉增鍇:有點兒意思啊。 朱德剛:很簡單,還像你們要去啃樹皮,這個那么好講的東西。 劉增鍇:你要這態度。 朱德剛:怎么樣? 劉增鍇:我給你來一難的。 朱德剛:男的,你來個女的我也不怕。 劉增鍇:女的幹嗎呀? 朱德剛:你不是講來個男的。 劉增鍇:困難的。 朱德剛:那你要講困難的。 劉增鍇:是是,困難的。 朱德剛:什麼困難的? 劉增鍇:你跟這路人甭廢話,來一厲害的我讓他知難而退。 朱德剛:不可能啦。 劉增鍇:聽這個。 朱德剛:你來呀。 劉增鍇:說且南來了個啞巴,腰裡別著個喇叭,且北來個了喇嘛,手裡提了著五斤塌目,別喇嘛啞巴要拿喇叭換提了塌目喇嘛的塌目,提了塌目喇嘛就不拿塌目換別喇嘛啞巴的喇叭,別喇叭啞巴要拿喇叭打提了塌目喇嘛一喇叭,提了塌目喇嘛要拿塌目打別喇叭啞巴一塌目,不知道是提了塌目打了別喇叭啞巴一塌目,也不知道是別喇叭啞巴拿喇叭打了提了塌目喇嘛一喇叭,啞巴吹喇叭,那個喇嘛回家他就敦塌目。 朱德剛:他真的每天有在啃樹皮。 劉增鍇:你就別提那樹皮了。 朱德剛:嘴巴很快呀。 劉增鍇:該你說。 朱德剛:講什麼?聽不懂,你教我講。 劉增鍇:難說,他們在家平常可能不說國語。 朱德剛:你要解釋一下。 劉增鍇:我給說說。 朱德剛:要合理。 劉增鍇:當然了。頭一句啊,且南。 朱德剛:等一下,什麼叫且南?他跟柯南有什麼關係呀? 劉增鍇:柯南幹嗎呀? 朱德剛:什麼叫且南? 劉增鍇:且南就是打南。 | 朱德剛:什麼? 劉增鍇:就是從南邊。 朱德剛:那你就講從南邊就好啦。 劉增鍇:行了,從南邊來了一個啞巴。 朱德剛:你們講話很沒有禮物。 劉增鍇:怎么啦? 朱德剛:看到啞巴說,哎,啞巴, 劉增鍇:這不好聽。 朱德剛:不好聽啊。 劉增鍇:要不然? 朱德剛:你像我們山敵人看到啞巴都叫哎,啊吧啊吧。 劉增鍇:啊吧啊吧。 朱德剛:那個這個啞巴聽會跟你回話,哎,啊吧,啊吧。 劉增鍇:好,這個共同語言了。 朱德剛:聊天呢。 劉增鍇:行,那就是從南邊來了一個啊吧啊吧,腰裡別著個喇叭。 朱德剛:等一下,喇叭那么多,什麼喇叭,你要講啊。 劉增鍇:你會吹什麼喇叭吧? 朱德剛:我,我會那個薩克斯風。 劉增鍇:薩克斯風。 朱德剛:很好聽啊。 劉增鍇:薩克斯風可不行。 朱德剛:為什麼? 劉增鍇:繞口令講究押韻。 朱德剛:什麼,講繞口令還要讓鴨子懷孕。 劉增鍇:還要讓公雞下蛋哪。 朱德剛:那我們做不到啦。 劉增鍇:這什麼亂七八糟,押韻。 朱德剛:什麼? 劉增鍇:你看我這個,且南來了個啞巴,腰裡別著個喇叭,押韻,你倒好,且南來個啞巴,腰裡別著薩克斯風。 朱德剛:不好聽啦。 劉增鍇:沒法說。 朱德剛:那我會那個伸縮喇叭。 劉增鍇:伸縮喇叭,這押韻。 朱德剛:可以啊。 劉增鍇:可以。 朱德剛:好好。 劉增鍇:那就是從南邊來了一個啊吧啊吧,腰裡別了個伸縮喇叭。 朱德剛:你有毛病啊? 劉增鍇:又怎么了? 朱德剛:伸縮喇叭那么長,你別在腰裡怎么走路? 劉增鍇:照你說呢。 朱德剛:你要背在後面才對。 劉增鍇:行行,背著個伸縮喇叭。 朱德剛:這樣才合理。 劉增鍇:且北。 朱德剛:什麼? 劉增鍇:從北邊。 朱德剛:對了對了。 劉增鍇:從北邊來了個喇嘛。 朱德剛:喔,喇嘛啊。 劉增鍇:總算懂一句啊。 朱德剛:長什麼樣子啊? 劉增鍇:你管他長什麼樣。 朱德剛:你講話要讓人家有畫面。 劉增鍇:就跟你長的一樣。 朱德剛:高高大大的喇嘛。 劉增鍇:就這么說。 朱德剛:好。 劉增鍇:他手裡提了。 朱德剛:什麼叫提了。 劉增鍇:提了不就是提了著嘛。 朱德剛:那你就講提著。 劉增鍇:提著。 朱德剛:奇怪。 劉增鍇:我跟你說話我得累死。 朱德剛:我也不輕鬆啊我。 劉增鍇:手裡提著五斤塌目。 朱德剛:什麼又叫塌目? 劉增鍇:塌目就是塌目魚,在台灣管它叫比目魚。 朱德剛:那你就直接講比目魚。 劉增鍇:你看,比目魚這又不押韻了。 朱德剛:押什麼? 劉增鍇:啊(a) 朱德剛:那我們山地人講就要押韻。 劉增鍇:你們怎么講? 朱德剛:比目魚的啦。 劉增鍇:的啦。 朱德剛:哎對了,這樣講就沒有問題了。 劉增鍇:是,改的挺過癮的,這怎么說啊? 朱德剛:用嘴巴講啊。 劉增鍇:就剛才這詞。 朱德剛:對呀。 劉增鍇:說上來我算服了你了。 朱德剛:很簡單,你聽好。 劉增鍇:聽你的。 朱德剛:從哪一邊啊? 劉增鍇:南邊。 朱德剛:南邊啊,從南邊來了一啊吧啊吧,後面背著一個伸縮喇叭。 劉增鍇:對。 朱德剛:從北邊來了一個高高大大的喇叭,手裡提著五斤比目魚的啦,後面背著一個伸縮喇叭的啊吧啊吧,要拿伸縮喇叭去換手裡提著五斤比目魚的啦的高高大大的喇叭的五斤比目魚的啦。 劉增鍇:是這詞。 朱德剛:手裡提著五斤比目魚的啦的高高大大的喇嘛就不拿五斤比目魚的啦去換,後面背著一個伸縮喇叭的啊吧啊吧的伸縮喇叭。 劉增鍇:對。 朱德剛:後面背著一個伸縮喇叭的啊吧啊吧就要拿伸縮喇叭去打手裡提著五斤比目魚的啦的高高大大的喇嘛的一伸縮喇叭,手裡提著五斤比目魚的啦的高高大大的喇嘛也要拿五斤比目魚的啦去打後面背著一個伸縮喇叭的啊吧啊吧的五斤比目魚的啦,也不知道是手裡提著五斤比目魚的啦的高高大大的喇嘛拿五斤比目魚的啦打了後面背一個伸縮喇叭的啊吧啊吧的五斤比目魚的啦,還是後面背著一個伸縮喇叭的啊吧啊吧拿伸縮喇叭打手裡提著五斤比目魚的啦的高高大大的喇嘛的一伸縮喇叭,啊吧啊吧回家去吹伸縮喇叭,高高大大的喇嘛回家煮比目魚的啦。 (完結) |
角色演員介紹
- 劉增鍇演員:劉增鍇對朱德剛提出說相聲講究字正腔圓,就得國語。他每天早晨起來對著大樹得練嘴,為了讓朱德剛心服,表演幾段繞口令。
- 朱德剛演員:朱德剛中國台灣高山族人,一高興就喜歡說山地話,與劉增鍇口音上有稍許差別,對劉增鍇說相聲講究字正腔圓觀點不心服,說他比劉增鍇練嘴皮厲害,兩人開始比拼,最後模範劉增鍇說的繞口令繪聲繪色。
幕後花絮
- 朱德剛與劉增鍇參加2006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感到興奮,感覺非常光榮。
- 2006年1月16日,2006年央視春晚第一次在一號演播大廳內帶妝彩排,朱德剛與劉增鍇因為對央視的舞台以及台下的觀眾並不熟悉,而且他們的相聲還會經過反反覆覆的檢驗,心裡很沒底,因此會緊張。
- 2006年1月26日,央視春晚經過前5次的彩排後,排定了一個最後的節目單。零點前原本安排了29個節目,到最後變成了27個。同時,3個語言類節目的出場次序也有所調整,其中台灣相聲《新說繞口令》調到了24位,這樣安排也是為了保持收視率,以免小品露面太早讓一部分觀眾提早結束觀看晚會。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類別 | 獎項等級 | 獲獎方 |
---|---|---|---|
2006年2月15日 | 2006年中央電視台“我最喜愛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評選 | 曲藝類三等獎 | 《新說繞口令》 |
作品評價
《新說繞口令》雖然用的是國語,但是也穿插了濃濃鄉音,贏來了觀眾們的陣陣掌聲,也給人耳目一新之感。通過模仿台灣的少數民族用國語說繞口令,製造了諸多引人噴飯的笑料,充分展示了劉增鍇、朱德剛演員深厚的表演功力。(《東南早報》、《華商晨報》、華夏經緯網評)
《新說繞口令》來自中國寶島台灣,自然受人關注。以前也有過台灣節目以小品、戲劇的形式出現在央視春晚,但用最傳統的方式把台灣相聲搬上春晚,卻是頭一遭。該作品回歸到相聲的傳統上,從一定程度上表現了南方曲藝水平。(《四川日報》評)